在新型冠状病爆发的这段时间,口罩成了供不应求的一种东西,大家对于自身的防护意识还是非常高的,所以使得很多的朋友在选择口罩的时候也会多加进行考虑。其中N95口罩以其超高的防护效果成为卖得最火的一种,而对于一次性的医用外科口罩来说,很多朋友也会对其防护效果有所担忧。
那么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有什么区别呢?现在就来和大家详细聊一下。
所谓的N95防护口罩也就是美国NIOSH所验证,非油溶性细颗粒物过滤效果≥95%的一种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虽然没有N95口罩的过滤效果好,但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样是可以防止呼吸道感染,还可以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而在特点上来说,N95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最大的差别就是N95防护口罩能够防雾霾,医用外科口罩不能防止雾霾。仅仅是为了防止呼吸道感染的话,那么N95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的实际效果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在疫情期间,这两种口罩我们都可以进行选择,都能起到很不错的防护作用。
从价钱上来对比的话,N95防护口罩要比医用外科口罩贵一些,如果是平常人使用的话,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就行了,性价比会更高。
小贴士:
在配戴防护口罩时,应留意口罩是不是干净卫生,最好是每过4个钟头就可以更换一次防护口罩,N95型防护口罩能够使用1~2天再进行更换。假如防护口罩弄脏或者是遭受污染了,也请立即更换防护口罩。
普通口罩打个结秒变N95?真有那么神?
近期,一则标题为“普通口罩秒变N95”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简介称“医用口罩普通戴法只能降低84.3%的传染性气溶胶,打过结的可以降低95.9%,相当于n95”。
网传视频截图
【网易健康鉴定】:
系误传!
经查证,原视频为美国CDC于2021年4月发布的,基于医用外科口罩容易在佩戴者面部留下缝隙的这个问题,推广的一种叫做Knot & Tuck(打个结,再把布料朝里塞)的口罩戴法。
原视频中并没有提及任何这种口罩戴法能提高防护效力或“让普通口罩秒变N95”的说法。
“打个结防护效力可以提高10个百分点、相当于N95”这些夸大的说法均为视频转载者擅自添加的信息。
按照视频中所演示的方法,确实可以提高普通医用外科口罩的密闭性,防止病毒从左右两侧缝隙处直达呼吸道。
在开展科普宣传之前,美国CDC曾在2021年2月左右公开了相关的实验报告。报告显示,打结塞入后再佩戴,能提高过滤效率。
我们平时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上:
在过滤效率上:
N95口罩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九种颗粒物防护口罩中的一种,n指的是不耐油,95表示对空气动力学直径0.3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达到了95%以上。
医用外科口罩主要针对的是细菌过滤,在盐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的指标要求上低于n95口罩。
在材质上:
N95口罩与医用外科口罩的过滤层采用的都是聚丙烯熔喷材料。
在层数上:医用外科口罩分为三层,外层为阻水层,中层为过滤层,内层为吸水层。N95口罩层数一般大于3层,通常为4-6层,外层和内层的作用与外科口罩相同,但中层不同品牌有不同的层数,作用为过滤。
综上所述,二者相比,N95口罩是防护级别较高的。
医护人员在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必须佩戴N95口罩;
如果普通人要去医疗机构就医或陪同就医、取药时,探视高龄老年人、婴幼儿或有基础性疾病人员时,在商超、公共交通、公共楼宇电梯等人员密集及通风差的密闭场所时,有条件的建议佩戴N95口罩,为自己提供更强的保护力。
日常生活中,如去空旷、空气流动性好的户外活动,在通风性较好的场所等,佩戴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就能阻挡大部分带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
无论哪种口罩,规范佩戴都非常重要,一定要保证盖住口鼻,使口罩和脸部保持紧密贴合。
本文转载自公号:网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