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狮子山导游词作文

人气:319 ℃/2022-11-21 11:57:29

苏州狮子山导游词作文,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1、首先可以做一个自我介绍,再向游客简单介绍苏州狮子山的历史故事等。2、根据规划好的旅游路线,依次向游客介绍著名景点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3、最后对游客表达美好祝愿即可。

苏州狮子山导游词作文1

狮子林系苏州市四大名园之一,位于城东北的园林路上,始建于元代至正元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园林是元代僧人天如禅师为纪念他的教师中峰禅师所建。第一道门门额上“师子林“的师,就是教师的师后因园内假山众多,状如狮子,在写法上又改为狮子林,一向沿用至今检票处门额上的“狮子林”三个字系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

跨入园内,能够见到一座大厅,这就是贝家祠堂。正中的一块匾上有顾廷龙手书“云林逸韵”四个字,是赞扬狮子林的设计者之一倪云林的设计有虚静清逸的韵味。

两边走廊的木栏杆上雕有牡丹、凤凰及寿字图案,上有带花瓶与贝叶图案的挂屏贝叶为书写佛经所用,既反映了狮子林是禅宗修学佛道的地方,又有纪念意义,因狮子林最终一位园主姓贝。

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宗,族人聚会的地方,在屋顶上塑有福、禄、寿三位神仙和一个小孩的塑像,证明了园主期望他的子孙后代能够出类拔萃、光宗耀祖。再看走廊入口处有砖砌“春华”二字,意思是园内春光烂漫。

传说狮子林里的石狮子是从渐江的天目山飞来的,八仙人铁拐李和李纯阳赴王母娘娘的宴席,骑着一头青狮子走过天目山。山顶传来一溪清泉,铁拐李正感到口渴,见了大喜,忙降落云头,取下自已的宝葫芦,到泉边饮水。那头青狮子也跳进水里嬉耍,过了一刻,狮子爬上岸采抖动身体,身上的水散落在四周的岩石上,顿时变成了一群活活泼可爱的小狮子。青狮与小狮们亲密戏耍,铁拐李见了笑着对吕欲阳说:“瞧,这青狮动了凡心,如今有了这么多子孙,就暂且罚它在此做个狮子王罢。”说罢用铁拐一指,这群狮子翠变回了石头的样貌,青狮因不忍离去,也化作于座山峰。

到了宋仁宗时候,浙江国师寺的中峰和尚佛法高憎,一天云游至天目山,在此结庐诵经,天天清晨应对青狮所化山峰高诵经文,原先他是有道高憎,早已明白山上于奇百怪的狮子岩和狮子峰的来历。狮子在佛门叫狻猊,是佛国之兽,他有心要点化青狮,使它再恢复本相。天长日久,因为经常聆听高僧的说法,居然通灵成精,又变回了一头青狮。

青狮于是成了中峰和尚的坐骑,中峰和尚骑着青狮来到苏州菩提寺看望徒弟天如禅师,菩提寺里本来怪石很多,形状也活脱脱象许多狮子。青狮见了大喜,以为又回到了佛国狮子群中,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座狮子蜂,青狮身上散落的狮毛也变成了各式各样形态的小狮子。有的象是在玩绣球,有的象双狮搏斗,有的张牙舞爪威风十足。天如掸师见了双手合什,连说“阿弥陀佛”,赞叹师父法力无边,功德圆满,菩提寺成了佛国狮国。中峰和尚说:“那不妨就称为狮子林吧。”于是“狮子林”的石狮子就叫出名了。

青狮呆在狮子林里蛮开心,可急坏了铁拐李。他一时发火,罚青狮呆在天目山顶,回去后想想有点舍不得,再回去找,怎样也不见踪迹,铁拐李于是遍访名山大川,均无下落。

一天走过苏州,老远望见狮子林里狮子峰,不就是青狮吗赶忙找吕纯阳商量,两位神仙决定下凡尘去见识一番。进了狮子林假山群,一拐一拐的铁拐李走得慢,与吕纯阳走失了。远远望见吕纯阳就在前方,可怎样也绕不出假山与他碰头。铁拐李心急慌忙,坐在山洞里发急。吕纯阳乎日下棋一向输给铁拐李,心想这次机会来了,就约铁拐李在假山洞下一盘棋,要是吕纯阳赢了,就驮他出来。铁拐李一口答应,因为往日下棋自我输少赢多,不料这天因为身困假山,心神慌乱,被吕纯阳杀了个片甲不安留。铁拐李只好老者面皮,向吕纯阳讨饶。吕纯阳说:“我看这青狮呆在狮子林里也很快活,就留在那里陪狮子狮孙好了”。铁拐李急于出去,一口答应。吕纯阳这才驮了铁拐李定出假山。

此刻你到狮子林里的假山去玩,也要当心留意才好,别象铁拐李一样出不去,而当年他输了的一盘棋,至今还留在假山洞里。

苏州狮子山导游词作文2

各位朋友,欢迎来著名的江南园林狮子林游览。

狮子林系苏州市四大名园之一,位于城东北的园林路上,始建于元代至正元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座园林是元代僧人天如禅师为纪念他的教师中峰禅师所建。第一道门门额上"师子林"的师,就是教师的师。后因园内假山众多,状如狮子,在写法上又改为狮子林,一向沿用至今。检票处门额上的"狮子林"三个字系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

跨入园内,能够见到一座大厅,这就是贝家祠堂。正中的一块匾上有顾廷龙手书"云林逸韵"四个字,是赞扬狮子林的设计者之一倪云林的设计有虚静清逸的韵味。两边走廊的木栏杆上雕有牡丹、凤凰及寿字图案,上有带花瓶与贝叶图案的挂屏。贝叶为书写佛经所用,既反映了狮子林是禅宗修学佛道的地方,又有纪念意义,因狮子林最终一位园主姓贝。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宗,族人聚会的地方,在屋顶上塑有福、禄、寿三位神仙和一个小孩的塑像,证明了园主期望他的子孙后代能够出类拔萃、光宗耀祖。再看走廊入口处有砖砌"春华"二字,意思是园内春光烂漫。请往前走。

此刻我们已到了燕誉堂,燕誉是安祥、欢乐的意思。出自于《诗经》"式燕且誉,好尔无射"。再请大家看看脚下是个什么字,对!是个"寿"字,边上是五只蝙蝠,取五福祝寿之意,五福"寿"为先,所以寿为中心。说明园主期望他和他的家族健康长寿,多子多孙、安祥、欢乐。该厅堂的建筑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鸳鸯厅。前面称为厅,后面称为堂。前厅接待贵宾或男宾,后堂则用于女眷聚会之处。在建筑风格上绝然不一样,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我们此刻来到了小方厅,因为其厅方正,所以得名。请看两边的大型空窗,让我们感觉是两幅图画,东窗外是素芯腊梅,西窗外是城市山林,这是苏州园林的一种造园艺术手法,叫框景。它能够随季节的变化,脚步的移动而变化画面,我们不妨试一试。

前面就是由湖石假山堆砌成的九狮峰,细心寻找,会发现不一样形态的九只狮子,憨态可掬,天真可爱。狮子林共有大小不一样、形态各异的狮子五百头,我们以后还能见到不少狮子。

穿过有砖砌"涉趣"(取自陶渊明"园日涉以成趣"句)二字的圆洞门,我们便到了指柏轩。那里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唐代禅师从谂(号称赵州法道)在传授禅教宗义时,不论弟子问他什么,他总是一句话:"庭前柏树子",意思是要参禅者从玄妙的暗示中自行体会。故取名为指柏轩。那里也是贝家亲属们聚会的地方。厅堂上方悬挂了由王同愈所写的"揖峰指柏"匾,"指柏"是指禅宗公案一事,"揖峰"则取宋代米芾见石峰作揖典故。以下是1988年由著名书画家合作的《寿柏图》,张辛稼画红梅、吴牧木写古柏,徐绍青绘湖石,费新我题词。厅堂前假山林立,柏树龙盘虬绕。卧云宝座落在假山丛中,这座假山峰是目前古典园林中最著名的湖石假山,其中有4条山道,互相缠绕,错综复杂,当年乾隆皇帝在其中转了两个时辰也没转出去。里面还有一个棋盘洞,传说是吕洞宾和铁拐李下棋的地方。假山峰上有含晖、吐月等名石。石缝间长着奇松怪柏,恰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传说乾隆皇帝曾在此绘像留影,请各位抓紧时间在此摄影留念。

经走廊往西,我们便到了花篮厅。花篮厅因厅内柱端雕有花篮状,饰有花篮图案而得名。1945年在此厅曾举行日本人投降仪式,屏门上刻有巨幅《松寿图》,隶书横匾"水里风来",点出了在夏天那里是赏荷花的好地方。

出花篮厅往西便到了真趣亭。"真趣"二字由乾隆皇帝亲笔御题。这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清代乾隆游园,状元黄熙接驾,见乾隆题"真趣味"三个字,觉得其中的"有"字太俗,便请皇上恩赐"有"字,而留下了"真趣"二字。亭上有"秀才帽"的装饰,寓意深远,有道是"秀才本是宰相根苗",要成为状元首先要从秀才做起。园主意在教育子孙后代发奋学习,期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得中功名。高楼万丈平地起,这个道理在今日同样适用。此刻,我们能够一边欣赏湖心亭、九曲桥、石舫、飞瀑、池湖等景色,一边摄影留念。过后我们在石拱桥东面空旷地集合,钻洞爬山,真正领略一下闻名中外的"假山王国"的韵味。

〔钻假山后〕我们此刻来到的地方叫立雪堂。那里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北宋时期,杨时和游酢二人冒雪在门外候见堂内的程颐教师,以证明虚心好学,所以又叫程门立雪。这充分体现了园主旨在宣扬尊师重教的思想。请各位再看看庭院中的三块湖石分别像什么对!像牛、螃蟹和狮子。牛想吃螃蟹,不知从何处下口,螃蟹是张牙舞爪,毫不示弱,而狮子则在边上好奇地静观,这一组湖石十分趣味,名称叫做"狮子静观牛吃蟹"。还有狮子滚绣球、刘海戏金蟾两组湖石。我们细心一点,能够发现一个趣味的现象,瞧,狮子的尾巴往上翘,金蟾仅有三只脚,这并不是疏漏,而是园主为了暗示一种禅宗教义,为人处世不要太认真,糊涂一点为好,而"牛吃蟹"也是反映了一种马马虎虎的意思。这只金蟾,本来在刘海身边,是乘刘不注意的时候逃出来的,刘海之后明白它躲在了贝家园林的一口井里,便用金钱串成钓杆把它钓了上来。从此,金蟾的真身回到了刘海的身边,而肉身却留在了贝家,贝家以此为荣,认为它象征了荣华富贵,从此三脚金蟾成了贝家的族标。

再过去就是燕誉堂,又回到了我们进园的地方了,经右拐能够出园门,整个游程到此结束。在此视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苏州狮子山导游词作文3

苏州的狮子林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它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它在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里都有仿建。

走进了狮子林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迷狮阵。大大的石头,黄色的建筑,一不留意你就会迷了路。这个迷狮阵有九只狮子,它们是藏在很隐蔽的地方,是很难找到它们几只狮子的哦。据说当年康熙和乾隆皇帝个性爱到那里玩,就特地把狮子林仿建在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的。

下方我给大家讲一个狮子林的故事吧。

传说,八仙中的铁拐李和吕纯阳,有一次结伴游园,一头钻进假山,绕了半天走不出来。铁拐李一瘸一拐走得很吃力,坐在一个山洞里不肯动,嘴里直喊:“走勿动哉!走勿动哉!”他对吕纯阳说:“我呢歇歇力,下盘棋,啥人输,就把赢家背出去!”铁拐李晓得吕纯阳棋艺不高,必须输,哪里明白吕纯阳偏偏赢了这盘棋,铁拐李没办法,只好向吕纯阳求饶。吕纯阳到了洞口双手一拂胡须,口中念念有词,天上飘落两朵祥云,两位仙人这才驾云而去。狮子林中的棋盘洞,至今还留下了吕纯阳用宝剑刻的棋盘呢!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苏州狮子林导游词100字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来这里——苏州狮子林全景解说词

(重要提示:本文来源于全国导游考试教材,权威而且全面。喜欢苏州园林或者准备参加导游考试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一、景区概况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曾是佛教讲经的场所,因而无论是园名还是建筑,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乾隆六下江南,五次来到狮子林,对狮子林情有独钟,在北京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分别仿建了狮子林。

狮子林的主要特点:一是寺庙园林;二是与皇家颇有渊源;三是园内假山极具特色。

二、各景点介绍

1、狮子林

大家在照壁上看到的贴金砖额是乾隆为圆明园狮子林所题的御笔,严谨、大方、大门入口处的匾额也是乾隆题写,字迹洒脱、奔放。再看东门口的师子林,是老师的师。这是由于“狮子”古写为“师子”的缘故。林,即丛林,即寺庙。后来有人解释“师子”含有天如禅师为纪念他的师父中峰禅师而建的意思,权当另一种解释吧。中峰禅师居住在浙江天目山狮子岩,作为弟子的天如禅师自然用了“狮子林”这个极富宗教色彩的名称。因此,从园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座与其他文人园林不同的寺庙园林。

2、贝家祠堂

进大门后这个宽敞的大厅是贝家祠堂,两侧门额“敦宗”、“睦族”,显示了家祠的特点,即家族成员间要诚恳相待、和睦相处。在上海做颜料生意的苏州人贝润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人急于回国,将生意给了他而使他迅速致富。1918年,贝润生买下了狮子林,花八年时间大规模地改建了狮子林。他首先重建的便是东部的贝家祠堂,当今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便是贝氏家族成员。

大厅屋脊上有福、禄、寿三神仙塑像,寓意三星高照,大吉大利。大厅内悬顾延龙“云林逸韵”四个大字。云林逸韵是称赞元代大画家倪云林所作的《狮子林图》有虚静清逸的韵味。此画现存于中国台湾地区。

3、燕誉堂

今月洞门向前是燕誉堂,取《诗经》中“适燕且誉,好尔无射”,燕,安闲;誉,欢乐;无射,不厌。燕誉堂是典型的鸳鸯厅建筑。即一个大屋顶下分为两个屋顶,两侧两个屏风将厅一分为二。鸳鸯厅内的朝向、功能、摆设均不同。南厅叫燕誉堂,北厅叫绿玉青瑶之馆,绿玉、青瑶均为美玉,比喻君子之德行;南面梁架为扁作、雕梁,北面梁架为圆作、无雕刻;南面地砖大、为菱形铺设,北面地砖小,为方形铺设;南厅门窗装饰精致,北厅无窗;此外南北陈设及灯具也均不相同。南、北两厅不同的装饰、装修相互映衬,富于变化,别有情趣。通常情况下,南厅接待男宾,北厅接待女宾,同时,不同季节、温度不同,南、北厅功能也会变化。

燕誉堂前左、右侧门上方有砖额“读画”、“听香”,是对堂前小院布置的诠释粉墙前置石笋、太湖石峰以及玉兰树两株,构成一幅花木山石画面。中国画讲究布局、意境。画,实际上是用毛笔以线条的形式“写”成的,同时配以诗文做序、跋,点出画之象征意义;这是“写画”的第二层含义。因而赏画时,不仅要观察画的形态美,更重要的是借读画中文字,解析画者附会上去的个人情绪和感悟,因此“读画”。中国人相信五官感觉相通的“通感”,当春意“闹”时,花香可以“听”,故称“听香”。厅前铺地为花街铺地,由砖瓦、卵石组成的“五福捧寿”图案。五福指长寿、富裕、康宁、好德、善终。

4、小方厅

鸳鸯厅北,走过院子经半亭,来到小方厅。小方厅东、西两侧为矩形洞窗,东窗外为腊梅,西窗外为山林。半亭西侧有一条进大假山的通道,一进门右侧是棋盘洞,传说是铁拐李和吕洞宾下棋的地方。传说两人在狮子林假山中绕了半天出不来,索性用吕洞宾的宝剑在石头上刻出棋盘下起棋来。

5、九狮峰

小方厅北,是著名的九狮峰。它由许多太湖石堆砌而成,细看可辨九只姿态各异的狮子。九狮峰后的粉墙上有琴、棋、书、画四幅漏窗,琴棋书画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寄托,才能的展现,境界的追求。值得一提的是,狮子林较多地保留了20世纪富商建园的风格,虽也想继承文人园的情调,以“读画”、“听香”“琴棋书画”等点缀其间,但这种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恰恰违背了文人园回归天然、启迪联想的本意,终有点附庸风雅的牵强。

6、大假山前

经过“涉趣”月洞门走进另一院落。涉趣,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高大的二层建筑是“揖峰指柏轩”。揖峰,取自米芾拜石的典故;指柏,是指禅宗公案“赵州指柏”的故事。弟子问禅宗初祖达摩为何从西方来,从谂答“庭前柏树子”。再问,仍答“庭前柏树子”,意为达摩来自西方佛国,与释迦牟尼一脉相承,如同柏树与柏树子是一脉相连。

7、大假山

现在我们来到了狮子林大假。假山曲折幽深,山路回转,假山分山水假山和旱假山两部分,九条道路,二十一个洞口,局部假山分上、中、下三层。石峰间古树枝干交错,绿叶掩映,野趣横生,故有“桃源十八景之说”。游人行在假山中,时而拾级登至峰巅,时而盘旋落入谷底,或平缓开阔,一目了然全园风光;或险峻幽深,侧身局促于山洞石峰之间。每当雨季,水假山道路即被水淹没,鱼儿在假山中畅游,个中情趣,他处不可得。上山后可见东侧一古建筑,叫卧云室。古人称石为云根,山为云山,取名卧云室再贴切不过,有“人道我居城市中,我疑身在万山中”之意境。此地原为禅室,是和尚打坐的地方。

与文人山水园林不同的是,狮子林并不追求“一峰则太华千寻”的富于象征意义的意境,而是用大假山具体地指代天如禅师心目中的天目山狮子岩,将怪石比作听经书法的僧人,因而峰回路转的大假山并不像通常人们认为的如孩子们玩耍般的浅俗,而是在朴素迷离的布局中,暗藏着佛家玄机。

8、石舫

穿过大假山,走过接驾桥可见石舫,是贝家所建,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的建筑特色,水泥船体,彩色玻璃为当时之时兴。狮子林与拙政园截然不同的石舫建筑反映了商人与文人的不同追求。

9、真趣亭

这座金碧辉煌的亭子,无论从建筑样式还是色彩都更像皇家园林。这是因为此亭与乾隆的一段趣事有关。1765年乾隆到狮子林游玩过假山后兴致很高,在此写下“真有趣”三字。一姓黄的随从官认为不雅,又不便直说,便跪请皇上将“有”字赐给他。乾隆听出话外之音,便剪下“有”字,而将“真趣”二字做成匾悬于此。由于是皇帝亲临之地,便带上浓厚的皇家色彩。

10、花篮厅

面水而筑,前面平台。厅南14扇落地长窗,刻有唐诗各一首,厅北6扇长窗均刻有山水人物故事。厅中间设屏门4扇,南刻松寿图,北雕王同愈撰汉代仲长统《乐志论》。花篮厅这种建筑在苏州并不少见,厅内的柱子不落地,而在柱子的上端雕成花篮和梅兰竹菊,刻内插花枝。横匾“水殿风来”取自苏东坡“水殿风来暗香满”,水边的房屋在微风中可闻到荷香阵阵,为夏天赏荷的好地方。

11、暗香疏影楼

从花篮厅北面穿过五松园、听雨楼藏帖碑廊,来到暗香疏影楼。楼名取自“梅妻鹤子”的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梅以疏为美,因而“疏影”指代梅花。

问梅阁的窗及水泥地上均有梅花形。问梅典故与禅宗有关。唐僧法常问马祖是什么佛,答“即心事佛”。法常感悟了“即心事佛”的理论,获得了自我的精神觉醒,不受外在世界人事、物境的牵累。师父说他的觉醒是“梅子熟了”。

12、扇亭

长廊的拐弯处是扇亭,扇形建筑避免了直角拐弯的唐突。

13、文山祠

文天祥在1275年兼任过平江府知府。苏州人十分敬仰民族英雄,建造了文山祠,祠前小巷命名为文丞相弄,并珍藏他的草书诗碑《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

14、御碑亭

乾隆五游狮子林,共题写了十首诗、三块匾额。这是其中一首《游狮子林》。碑与帖都是石刻。碑为竖石,法帖为横石;碑文多歌功颂德的纪念性文字,法帖多为名臣、文人的诗歌、书札等墨迹。

15、立雪堂

走过复廊,来到立雪堂。这里原为和尚传法之所。立雪,讲的是禅宗二祖慧可初次参见菩提达摩,在风雪中等候一夜,积雪没膝的故事,表示求道诚笃。儒家“程门立雪”讲的也是相似的诚心求学的故事。院前有湖石造型“牛吃蟹”、“狮子戏绣球”和“三角金蟾”。

和苏州的其他园林比,总的感觉是狮子林内的许多厅堂,以及大假山的布局、造型和石峰的表现手法,都较多地含有宗教色彩。加之乾隆的五次驾临,部分地添加了皇家色彩。20世纪初的大修,又使它不可避免地带上较多当时的烙印,因此可以说狮子林柔和了元代以来各个时代不同阶层的特征。而佛教与世俗两种特征并行不悖,“一园两制”,在苏州众多园林中是独一无二的。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