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过节孤单的诗句

人气:357 ℃/2023-03-11 16:24:16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些古代诗人过节孤单的诗句。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3、《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对你有用。

一个人孤单过节的诗句

唐朝诗人春节漂泊在外,写下一诗,每个字都透着孤独寂寞冷

搜寻关于春节与除夕的古诗词,会发现,那些能够轻易触动人心的、令人有更深感触的,大都是诗人们在离家万里,无法归家时写下的,比如高适写“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戴叔伦写“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袁凯写“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一字一句,都在书写独自一人在外度过春节的孤独寂寞冷。可无论古今,春节这个意味着万家团圆的节日里就是有那么多的人身在天涯,心却系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别家有多欢乐,映衬着自己沦落天涯的身影就有多孤独。

唐代时有一位不知名的诗人,名叫戎昱[róng yù],有一次除夕漂泊在外,写下一首《桂州腊夜》抒发自身感受。诗仅有短短40字,却通过梦里梦外的情景,将在这一晚独处的孤独与落寞刻画到了极致。

春节

这一夜,真的好漫长,漫长到一个人独自难以度过。或许,有思念有挂牵,就是这般煎熬吧。诗很冷门,但抒发的情感却是共通的。

《桂州腊夜》

唐·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首句诗人直入主题,将深夜里一个孤独的人影写了出来:他在除夕夜晚,一个人一直坐到三更将尽,为什么?为了守岁,也因为回乡之路远隔着千里万里。人在异乡,无法归家,本就是一种孤独;而在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就更增添一分孤独。

夜深人静,梦外诗人耳中听闻的是簌簌落雪,遗在疏疏翠竹旁;而下一句,诗人则转入了梦境的描写,在此凄寒之夜做的梦,总与家有关。雪落,花落,风吹叶落,都是自然界多么细微的声音啊,除非万籁俱寂,否则难以听闻。而这静微之中的一点点声响,也更增加了寂寞之感。

雪压翠竹

长夜漫漫,时序渐渐推移到天将明之时,耳中,传来的是破晓的号角声替代残夜漏声,而眼前,看到的则是一盏孤灯将要燃尽,掉落下一点点碎灯花。

“寒梦不离家”“孤灯碎落花”,诗人用一个“寒”字和一个“孤”字突出了此刻的主观感受,在这一夜,总归是寒冷又孤独的,读诗之人即使隔着千年的时光也能感受到这种心伤。

如果说春节回家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为了团圆,那春节不归家的背后,就可能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在这个千家万户都团聚的日子里,诗人为什么还一个人在远方独自煎熬?他为什么不回家?最后两句诗与开头相呼应,写之所以此刻还在外漂泊,是因为要跟随骠骑,艰辛劳苦,以至于岁暮仍滞留天涯。

孤灯

而读到此诗的你,是正在春节归家的途中,抑或是,仍坚守在节前的岗位上,更或是,回乡路迢迢,已经无法归去?

无论如何,都愿尘世中的每一位,能够有梦都成真,有愿终得偿,新的一年里,越来越好!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