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各市县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名单一览

人气:198 ℃/2023-03-11 16:31:35

甘肃各市县国家级公共图书馆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

甘肃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创建于1916年,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初名甘肃省公立图书馆(1932年更名甘肃省立图书馆,1942年更名甘肃省立兰州图书馆),1944年,国立西北图书馆(1947年更名国立兰州图书馆)创办,1949年10月两馆合并为兰州人民图书馆,后更名西北人民图书馆。

2

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综合性大中型公共图书馆;是兰州市文献收藏利用中心、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图书馆馆际协作和业务研究发展中心及为广大市民服务的文化传播中心,是引导全市市民进行读书活动、创建学习型城市、建设阅读社会的重要载体。

3

嘉峪关市图书馆

嘉峪关市图书馆始建于1980年,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2015年9月,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坐落于南市区“两湖一河”中的明珠文化公园西侧,建筑面积10858平方米,总藏书规模约30万册,阅览休闲坐席1173个,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4

金昌市图书馆

金昌市图书馆始建于1987年,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原馆借居于市群艺馆(现更名为市文化馆),新馆位于金昌市建设路82号,是一座综合性市(地)级公共图书馆。金昌市图书馆现有馆藏书刊25万余册、年征订报刊500余种,年接待读者20万人次,年均图书借阅量21万册次。

5

敦煌市图书馆

敦煌市图书馆总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图书馆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共设少儿区、阅览区、借阅区、书吧、影视资料室、3D互动立体书体验区、研讨室、自修室、古籍资料室、老年阅读区、视障阅览区、地方文献资料室、报告厅和咨询处等14个功能区。

6

天水市图书馆

天水市图书馆始建于1916年,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甘肃省文明图书馆,馆舍占地6.95亩,主体办公大楼6600平方米。现有各类藏书30余万册,其中古籍藏书60000余册,馆藏地方文献2500余册,各类报刊合订本50000余册,儿童读物5000余册,拥有各类阅览坐席500个。

7

白银市图书馆

白银市图书馆成立于1995年,是一座综合性市(地)级公共图书馆,现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拥有藏书33.2万册(件),阅览座席600个,电脑80台,相对稳定读者1.1万人。年征订报刊600余种(份)。年接待读者达30万人次,书刊流通阅览80万册次。

8

兰州市西固区图书馆

兰州市西固区图书馆是兰州市西固区政府兴办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始建于1974年6月,1998年4月机构独立。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拥有馆舍面积2993平方米,馆藏图书78460册,年接待读者56916人/次,年图书流通达103464册/次。

9

肃州区图书馆

酒泉肃州区图书馆新馆是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5070平方米,设有电子、综合、报刊、少儿等多种阅览室,有800多个阅览席。馆内现有藏书101773册,实行藏、借、阅三位一体的开放式管理,对读者全天候开放,是市民学知识、强素质的平台和阵地。

10

镇原县图书馆

镇原县图书馆前身是原镇原县民众教育馆图书室,设立于1934年。1949年7月更名为镇原县文化馆图书室,1986年8月正式成立镇原县图书馆。于2018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1600㎡,总藏书5.4万册,提供阅览席位100多个,设有成人阅览室等9个阅览室、书库、展室。

甘肃国家级公共图书馆名单

序号名称所在地区图书馆等级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嘉峪关市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金昌市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敦煌市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天水市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白银市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兰州市西固区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镇原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定西市安定区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兰州市安宁区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嘉峪关市少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天祝藏族自治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陇西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榆中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环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金塔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武山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山丹培黎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定西市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天水市秦州区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民乐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康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凉州区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通渭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白银市平川区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靖远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武都区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西峰区少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天水市麦积区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玉门市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平凉市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静宁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庄浪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临泽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渭源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甘南藏族自治州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庆城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皋兰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会宁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高台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一级图书馆

崇信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瓜州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二级图书馆

迭部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灵台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正宁县图书馆甘肃省国家三级图书馆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甘肃省各市图书馆排名

书卷相约!甘谷图书馆冲进陇原“文化场馆范”TOP榜前三

图书馆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和谐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12月14日,“抖音美好城市指数——甘肃周榜”最新数据显示,甘谷县图书馆成为逆袭“黑马”,在全省文化场馆繁荣度排名中一举占据“季军”榜单。

“冠亚军”文化场馆分别被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和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夺得。紧随其后的是横店电影城武都店和兰州音乐厅。

书卷相约,甘谷“图书馆+”让阅读更“亲民”

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曾有一些基层领导这样评说,筹建一座图书馆容易,运营好一个图书馆很难。

的确,在“指尖阅读”时代,作为公益性专业阅读服务机构,图书馆在很长时间里被大众遗忘。此次甘谷图书馆的“逆袭”,可以说为“基层同行”趟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了解,近年来,甘谷县委县政府持续增加投入、优化图书馆功能、加强特色文化建设,让图书馆更开放、服务更科学、群众参与度更高。相关资料显示,该县图书馆馆藏普通图书、古籍图书、电子图书超过6.3万册,普通阅览席座110个,多媒体室席位50个,电子阅览室席位40个,年接待读者近10万人次。

此外,图书馆紧扣党史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宣讲等内容,以优化阅读资源配置、更好服务人民群众为切入点,借助“世界读书日”“六一儿童节”等节庆日,把服务举措做实做细。

例如,在“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全民阅读·书香甘谷”活动,倡导全民阅读,向图书爱好者推荐优质书籍;在儿童节期间,举办“庆六一、让书香溢校园”活动,激励孩子们从小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

另外,不定期开展“图书走基层”活动,在鼓励大家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增强阅读的同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

从县城到乡村、从学校到社区……甘谷县图书馆把深化服务精神、强化阵地建设、优化文化服务做到了乡亲们身边做进了群众的心中。

科技赋能,基层图书馆为阅读者点亮“心灯”

当下,尽管数字化阅读浪潮“扑面而来”,但纸质阅读还是很受众人喜爱。

如今,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对图书馆的设施和服务要求有了更高标准;另一方面,作为基层图书馆,转型升级补齐软硬件“两块短板”亦势在必行。

鉴于此,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支持力度,出台利好政策,使基层图书馆以全新面貌走入大众视野——阅读设施好了、图书种类多了、读书氛围舒适了,甚至书籍陈列方式都趋向于年轻读者的审美需求。

那么“内核”建设是否紧跟呢?比如,在服务方面,基层图书馆的电子借读卡是否有借阅时间期满信息提醒功能;管理系统能否通过近期的图书阅读种类,分析了解读者需求,并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补充等。

有专家这样评述,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基层图书馆必将会转型升级向智慧化迈进。而要走“这条路”,就必须科学统筹“内”“外”兼修,不仅要对自身服务和管理模式进行革新,还需提高图书馆管理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守正拓新,新时代图书馆的新担当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对于国家层面而言,阅读的重要性则能够从政府的持续关注中深切感受到——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2017至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均明确提出推动和保障全民阅读。

今年,“十四五”规划纲也要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可以说,推动全民阅读,是图书馆的天然使命。

诚然,时代在变,阅读习惯在变,“图书馆”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图书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网文“碎片化阅读”。这也给各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课题、探究和服务方向。

今年12月1日,中央网信办适时出台《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纲要》明确指出,未来 15年,图书馆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方面大有可为,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其中,就提到“守正”与“拓新”。《纲要》要求图书馆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利用培训、讲座、文献检索课程等形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履行教育职能。强调图书馆应该在新时代展现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新作为、新担当,以更好地服务于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