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谚语都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1、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2、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3、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4、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5、小寒不寒寒大寒。
6、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7、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8、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9、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10、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11、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12、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13、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14、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15、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16、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17、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18、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19、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20、该冷不冷,励志人物,不成年景。
21、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22、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拓展小知识:大寒节气诗词鉴赏
《大寒出江陵西门》
(宋)陆游
平明赢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孤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村居苦寒》
(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间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篙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施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珑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咏廿四气诗 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永乐沽酒》
(元)方回
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壶绝少约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冻面微温尚带冰。
爨仆篙工莫相讶,向来曾有肉如陵。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冬行买酒炭自随》
(宋)曾丰
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
木叶随风无顾藉,溪流落石有依归。
炎官后殿排霜气,玉友前驱挫雪威。
寄与来鸿不须怨,离乡作客未为非。
《游慈云》
(宋)陈著
老怀不与世情更,才说閒行兴翼然。
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
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元沙院》
(宋)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今日大寒: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大寒,农历年最后一个节气。至此,胸中生出了些岁月不饶人的意味。时间如白驹过隙,在须臾缝隙里,我们看到了一年风云变幻:风光风情,风俗风味,还有风波风险……
唐代诗人卢照邻却并不担心过去的一年如何,他满怀憧憬地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因为四季轮转,一直是世上最美的变幻。它意味着无论曾经如何,都会过去,而我们只要顺着时间之河趟过去,就又走进春天。
这便是大寒的浪漫,一应终末,皆为新生。
起源寒气逆极为大寒
每年1月20日或21日,太阳就走到了黄经300°,进入大寒时节。
何为大寒?古人有不同的看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的,得经历将近90日寒气的积累,才能聚合大大的一团。大寒之大,是寒气极致膨胀的表现。
图2|淸凉地儿-了琹 ©
不过,在《授时通考》有另一番记载:“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当这颗皮球膨胀到不得了时,就在大寒这天,长抒一口大气,把所有冰冷一点不剩地,彻彻底底地吐露出来,呵成了万丈雪地,呵得人哆哆嗦嗦。
正冷得苦不堪言的时候,古人又有了另一种想法。正是天地毫无保留地抒发寒气,一切才来到了临界点。冬的临界是春,寒的临界是暖,旧的临界是新。
大寒之大,是一种盛大的来临。
物候冬春之间正交锋
大寒,北京什刹海的冰结到了正中央。《帝京岁时纪胜补笺》记载:“什刹海、护城河冰上蹴鞠,则皆民人练习者。”
人们携妻带子,走出家门,到冰湖参加冰雪运动,称“冰嬉”。这项娱乐持续到现代,但逢晴天,父母孩子或爷孙两个,或独自一人,就来到湖面骑着冰上自行车,溜到湖正中央。
不过冰嬉很短暂,只要人们在某夜里听到“冰吼”的声音,也就是湖正中央冻得瓷实的冰块突然膨胀开来,发出的沉闷低响。冰裂水解,不再能游玩。
冰吼被老北京人称为是地底深处的春声。这便是大寒的物候。它们充满颠覆性,因为里面藏着春与冬的交锋。
大寒 | 三候一候鸡始乳 | 家里的母鸡提前感知到了春气,开始下蛋孵小鸡,孕育新生。
二候征鸟厉疾 | 征鸟指的是远飞的鸟,如鹰隼这类猛禽。在大寒,因为太过冰冻,绝大多数动物不敢轻易出没,饥肠辘辘的鹰隼,只能猛烈地盘旋空中寻找猎物。
三候水泽腹坚 | 湖水中央的上上下下都已经被冻瓷实,说明湖水深处已有坚冰。
大寒 | 花信风时近年节花市兴。尤其在南方,如广州正常年份春节前几天,各个区都开办花市,一位老广说他最期待了:“整条马路封起来,真的可以大摇大摆地走在中央,挑挑拣拣,然后扛回家。”
年桔、黄菊、红掌、雪柳、水仙、桃花......这些称为年宵花。颜色越是饱满鲜艳,越是受人们欢迎。等到年花住到家家户户去的时候,年就近了。
图1|清可 ©
在自然界,一些没有被广泛请进家门的花,也在大寒悄悄开放。不过大寒花信风的三花,除了兰花外,其余两种在我们这个时代,都不大常听。
且它们花朵细小,叶子清长,颜色浅淡,与常见的鲜艳之花相比,不容易吸人眼球。然而香浓,又开在岁末新春时分,便被称为了祥瑞之香。它们的盛开,便也预示着新春的到来。
一候瑞香 | 瑞香,在宋代《清异录》中有记载。一比丘在大白天于一颗石头上睡觉,梦中被花香熏醒,醒后寻见是几朵小花团簇,隐在绿叶深处,浓香袭人,以为是花中祥瑞,便称“瑞香”。
二候兰花 | 兰,雪中四友之一。一两朵花,三五片叶,香气幽幽,是文人岁朝清供最喜欢之物。
三候山矾 | 山矾是一种小野花,花朵细小,但是繁白如雪,常常伴随着瑞雪而开。
农事且喜人间小团圆
与别的节气不同,大寒的短短十几天里,蕴含了众多传统节日,尾牙、小年、除夕、春节等。 这与古人浪漫地看待时间有关。
《礼记》记载:“是月(农历十二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
是说,在这个月里,太阳走完一年行程,月亮完成了与太阳最后一次相遇,星宿绕天也运行了一周。时间从一而终,即圆满;时间从一而始,即新岁。
于是“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未来的事情交给天子来做,民间的人们就尽管吃吃喝喝,玩耍欢乐,告别这一年。
“尾牙祭”便是告别的开始。做“牙”,指的是每月农历初二、十六要拜土地公,供桌上摆放各种供品,让土地公“打牙祭”。二月初二做头牙,吃春饼;十二月初二做尾牙,吃白斩鸡。
当中有个趣闻,据说鸡头朝向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不过不会这么狠心,老板会主动把鸡头朝向自己,让大家一起好好吃个饭,好好告别过去,好好犒劳自己。
而以后的每一天,都将带上年味儿。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大寒,拉开了年的序幕。人们无心工作,只待过年。
那么,眼下我们也不论过去的阴晴圆缺,且喜人间小团圆。
习俗甜甜黏黏待来年
黏,宛如年的限定美食。宁波的水磨年糕,四川的叶儿耙,闽南的红桃粿,以及各自五花八门的糍粑,都是“黏”。
黏住游子的心,劝他快快回家;黏住年的到来,愿它绵绵不断。
【打年糕】
打年糕,又叫搡年糕,是大寒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人们把淘洗好的糯米,拿去磨成粉末,然后蒸熟,就可以抹在面板上,把粉团用杠子上下一一压实,这就叫“打年糕”。最后切成圆圆胖胖的长条形,在过年时或水煮,或油煎着来吃,有年年步步高之意。
【舂糍粑】
糍粑是直接把煮熟的糯米倒在石舂里,一人负责用木槌捶打,一人负责翻置。大冷天里,劳累半天,身体都热乎起来,糍粑还是没能碾磨得如粉末细腻,所以只能说是“舂”。然而那种颗粒的口感,会给人一种实在的具体的满足。
【红桃粿】
广东潮汕人过年拜“老爷”(“老爷”是当地人对神的统称),一定少不了红桃粿。
颜色是可爱的粉色,是将粘米粉和澄粉煮熟搅匀,揉搓好,然后塞进“寿桃”外形的模具里“印粿”。印出来的每一个红桃粿,都有着古朴的“回字纹”,或一个大大的“福”字。
在我们这个时代,节日有了许多现代的味道或者现代的习惯,红桃粿却始终如一地传承了传统节庆的风味。
心事大寒过后又一春
不知不觉,我们又从立春走到了大寒,一年终将结束。
事实上,曾有过这样的疑惑:起源而发扬于农耕的廿四节气,在我们这个已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是否还有关注的必要。
于是我们从立春开始追寻答案。经历了吹面不寒杨柳风,才知道冬寒完全过去;来到小满,发现那是鸟儿叽叽喳喳的时节,人与万物欢欣;原来只有苦苦熬过大汗淋漓的三伏天,才能在立秋迎接盛大丰收的到来;最后雪落无声,梅花暗香,四时自然成岁。
在激流勇进的时代里,我们随廿四节气走来,生活仿佛有了四季。我们依节气而喝茶而赏花而出游,时间仿佛有了美的痕迹。
恍然明白,廿四节气所蕴含的是,一种以美的眼光应对生活的智慧。
更重要的是,人们按照节气,祭祖、庆祝。比如此刻郊外缓缓升起炊烟,等待遊子归来。城市街角渐渐响起了过年歌,催促行人步伐。万丈雪地的大寒,因一张张春联、年画,有了秾芳红翠。
廿四节气不但没有远去,还传承着中国人最温暖的记忆。
图|清可 ©
节气的更迭,还给了我们深深的盼望。这一日是大寒,最后的节气,但没有人因此心灰意冷,反而摩拳擦掌,心情振奋。
因为等待旧时节过去,是新年如期而至。
因为今日之别,是他日在春天相逢。
图|清可 ©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