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是一个汉语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源远流长这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源远流长的近义词:
1、源源而来: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出自《孟子·万章上》。
2、源源不绝:意思是形容连续不断。出自《孟子·万章上》。
3、源源不断:意思是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出自《孟子·万章上》。
4、积厚流光:意思是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出自《荀子·礼论》。
源远流长的造句:
1、由于美国的诞生,第一次使一个国家不是来自源远流长的历史,而是诞生在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
2、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语言文字学,源远流长。
3、中国珠算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4、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5、追溯人类社会的历史,儿童游戏源远流长,儿童生活于游戏之中。
“源远流长”还是“渊源流长”?成语用不对,容易闹笑话
很多人在形容历史悠久时,喜欢用“源远流长”这个词。但遗憾的是,我们在很多文章中经常会看到“渊源流长”这种写法。
打开百度学术,输入“渊源流长”,结果如下:
甚至,还有其他的“李鬼”,比如“渊远流长”“渊缘流长”等等。
那么,到底是“源远流长”还是“渊源流长”呢?这就让人产生的疑问。
1.“源远流长”的出处?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卷六中:“彦和以为文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其源远流长之一面,亦有其日新月异之一面。”
在唐代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中也出现了这个词:“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2. “源远流长”是什么意思?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中“源”指源头,而源远流长的“流”指江河的流水,是个名字,不是“细水长流”的流(动词)。
3. 二者的区分
“源远流长”是一个意义对照的并列结构;“渊源流长”则不是,其意义前后不连贯,是说不通的。
4. 为什么会混淆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语音比较接近。源、渊、远在普通话中只在声调上有区别,不理解成语来龙去脉很容易搞错。
二是语素意思相近。“渊”是会意字,古文字形,外边大框像一汪深深的水潭,里面是打着漩的水。“源”是形声字,从水,原声,本意指水源。二者都与水有关,不深究就会出现混用。另外,渊源这个词,作为一个常用词,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源远流长”这个成语的正确使用。
汉字就是这么有趣而奇妙,相信大家读了这篇文章,肯定不会再写错“源远流长”这个成语了。你的身边有哪些错用汉字的现象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