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指的是东北地区的窗户纸是糊在窗子外面的而不是在窗子里面
二怪,姑娘叼着旱烟袋
这个可能和东北的民风有关,据说东北的男人和女人都比较的彪悍
三怪,大缸小缸淹酸菜
冬天的大白菜不易储存,所以说聪明的东北人就选择了腌泡的方式,防止白菜变质
四怪,冬天包豆讲鬼怪
这个指的是当时人们制作豆包的过程,如果小孩子需要帮忙的话,爸爸就要讲鬼故事给他们听,其中也包含了吉祥如意的含义
五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因为东北的人民经常出去劳作,所以说就把小孩子放在家里面的篮子里面,系绳子拴在大梁上,做一个摇摇车,免得小孩子乱跑
六怪,翻穿皮袄毛朝外
将皮毛衣服毛朝外的原因是东北人冬天经常出去打猎,因为雪比较大,就将衣服反着穿,雪花掉在身上就可以滑下去,不至于把衣服打湿
七怪,草皮房子篱笆寨
这个指的是以前的东北人民的房子是草和泥巴和在一起做成的砖,修成的土坯房,然后在屋子的周围还要围上一圈篱笆
八怪,狗皮帽子头上戴
因为东北很冷,所以说冬天必须戴帽子,但是名贵动物的帽子非常贵,所以说农民大多数带的就是一些狗皮帽子,狗皮帽子也是很暖和的
你可能听过"东北八大怪",但是你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吗
东北,顾名思义,地处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吉辽三省,因地处山海关以东,所以从前常被称为关东或关外。另外东北是满族人的发祥地,故也曾被叫过满洲。东北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在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人民不得不采用一切可行的办法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这是对环境的一种依赖,也是一种改造。又因为过去交通不便,通讯困难,各地域间很难进行交流与沟通,所以一些地域的风俗习惯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就会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觉得奇怪,于是就以各种的“怪”来描述。
过去东北有八大怪,它们是:一怪,窗户纸糊在外;二怪,姑娘叼着大烟袋;三怪,大缸小缸渍酸菜;四怪,养活孩子吊起来;五怪,吉祥喜庆粘豆包;六怪,翻穿皮袄毛朝外;七怪,草皮房子篱笆寨;八怪,狗皮帽子头上戴。
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我们看武打电影,常有这样的镜头:漆黑的夜晚,一个夜行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一个房间外,屋里灯火通明,但窗上却糊着纸,里面的情况看不甚清。于是他伸出舌头一舔,用唾液润湿窗户纸,然后伸出食指,轻轻一捅,露出了一个小洞,屋里的一切便尽收眼底。还有歇后语说:窗户纸——一捅就透。
但这不是东北的窗户纸。过去东北的窗户纸用的是一种很厚实的麻纸,制作这种纸时,在纸浆里放入了一定量的麻纤维,因此就十分结实有韧性。如果买不到这种麻纸,人们就将两张普通的窗户纸中间夹上横七竖八的细麻丕子,用浆糊糊在一起。我小时候,这种普通的窗户纸在供销社里还有出售,一般是用麦秸或稻草打成浆制作的。
一般南方的窗户纸都糊在窗棂的里面。我想也许是这样的原因:我国南方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建筑多以美观为第一考虑因素。那里的建筑雕龙画栋,勾心斗角,就连窗棂也都做得精致无比,有着考究的造型。在南方要是把窗户纸糊在窗棂的外面,那么造型古雅别致的窗棂就难以对外展现,因此,他们为了美观的考虑,一般窗户纸都糊在里面。但东北不同,东北环境恶劣,冬季严寒,所以实用是第一考虑要素。如果把窗户纸糊在窗棂里面,就容易被窗棂和窗户框里所存的雨水浸破,而且东北冬季风大,窗户纸糊在里面,风一吹,很容易鼓开,而糊在外面时,风吹的压力就会传递到里面的窗棂上,不容易被吹坏。
为了增强窗户纸的强度和利于防雨,人们还常常把豆油刷在窗户纸的外面。这样油干后,窗户纸就十分结实,而且雨水也淋不透,用手拍打时会“嘭嘭”地响,犹如鼓面。这样的窗户纸用舌头是沾湿不了的,即使用手指头也很难轻易捅破。
我小的时候早已经有了玻璃,因此我们东北就很少有人在窗户上糊窗户纸了,但为了防止冬天冷风从窗户的缝隙间钻入室内,每到入冬前,人们还是会去供销社买窗户纸。用白面打好浆子,窗户纸裁成一寸多宽的条,糊在窗外的缝上,叫溜窗缝。
如今的东北农村,家家户户早已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房,用的都是三层玻璃的塑钢窗户,根本看不到窗户纸的影子了。
二怪:姑娘叼着大烟袋。
烟袋是过去用来吸旱烟的一种工具。前面一个铜制的烟袋锅,里面用来放置旱烟末。中间是烟袋杆,烟袋杆多是硬木做成,有乌木,枣木,花梨木、李子木等等,杆有长有短,短的不过一拃,长的二尺还多,中间钻孔,用于走烟。烟袋嘴多为石质,种类繁多,汉白玉、玛瑙、玉石都可制作。
东北人嗜好烟草,过去家家园子里都会栽种旱烟。夏季抽烟可以熏蚊子瞎蠓,甚至于草棵中的长虫。冬季吸烟不但可以暖手暖嘴,更是猫冬时用来打发时间的主要娱乐。东北冬季漫长,男人们上山打猎、钏冰窟窿捕鱼或是聚在一起喝酒玩牌,女人们无所事事,就都盘坐在热炕头上。小姑娘玩嘎拉哈,小媳妇们唠嗑,老太太眯着眼抽烟袋。一袋烟抽完了,磕掉烟灰,重新装上,孙女们就争着过来给点着。有时候小姑娘会拿来奶奶的空烟袋,放进嘴里装模作样地抽,久而久之,加上奶奶的怂恿和鼓励,慢慢地就开始装烟点着抽了。那时候,女人到了十七八,十有八九都会抽烟,一般也都要配制一个烟袋。
男人因为要经常干活的原因,为了方便,多用短烟袋。女人没啥活计,多用长烟袋。据说过去的老太太,每多添一辈人,烟袋杆就会加长一些。我见过我的太奶,那时她的烟袋杆就有二尺多长,口里衔着烟袋嘴,手就够不着烟袋锅,都是晚辈们帮着点烟。我就曾经很喜欢给她点烟,因为我喜欢看着她瘪着嘴抽烟的样子,滑稽又可爱。
那时家家炕上都有一个烟笸箩。烟笸箩一般是圆形,直径一尺左右,多用柳条、竹篾或秫秸蔑编制而成,为了防止烟末从缝隙中漏出去,又在里外各糊上一层彩纸。过去旱烟是待客的首选用品,就像现在的茶水一样,家里来了人,必定热情地让其脱鞋上炕,然后顺手推过来烟笸箩,让客人装在烟袋里抽。
我太奶去世后,我们家的女人就再也没有抽烟袋的了。不唯独我家,现在东北会吸烟的姑娘也不常见了。偶尔看见一个,但她却是穿着时髦的衣服,涂着鲜红的唇膏,用纤细的手指夹着一根极细的女士香烟优雅地喷云吐雾。
三怪:大缸小缸渍酸菜。
这里说的酸菜是用白菜腌制的食品,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
东北冬季严寒,没有新鲜蔬菜可吃,为了保障冬季餐桌上的需要,当地人除了用地窖储藏萝卜,土豆,白菜外,家家还都会用大缸小缸腌渍酸菜,又叫积酸菜。秋后,把新鲜的白菜扒去外面的烂叶老帮,整棵码放在大缸里,一般每码放一层就要撒上一层大粒盐。码完之后缸里注入清水,最后白菜上放一块大石头压住。大约一个多月后,白菜发酵,酸菜就腌好了。
酸菜是东北人的家常菜,可炖、可炒、可以涮火锅、可以包饺子。我小时候冬天的主食就是小米饭,苞米面大饼子,苞米碴子,菜多以酸菜为主,常做的菜就是酸菜炖土豆。从酸菜缸中捞出两棵酸菜,切成细丝,用清水投洗两遍,然后就和土豆块一起下锅炖。炖前用猪油炝锅,条件好的家庭会做猪肉炖酸菜,里面也常常放进粉条。
小时候没有水果可吃,尤其冬天,小孩子常啃菜窖里的红萝卜,或是大人切酸菜的时候吃酸菜里的嫩心。我就常生吃酸菜心,酸酸的,要是蘸点白糖会更好,可是那时白糖也是稀罕物,一年也吃不上几次。
那时每家都有几个酸菜缸,一般都一米多高,上口直径将近半米。一般儿子分家单过时,父母都会分给他分一两个大缸,两三个小缸,和几个小坛子,这些东西是过去人家过日子的重要家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如今的东北,即使是在冬天也有和夏季一样多的新鲜蔬菜,不但有本地的品种,就是南方的蔬菜也很常见。腌酸菜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只在一些偏远的农村还能看见。但东北人爱吃酸菜的习惯却依旧保留着,因此就有了专门生产酸菜的工厂,每年都大批量地生产,想吃酸菜,去超市里就能买到已经切成丝包装好的。
去年回家,我还看见我家的院子里有两口大酸菜缸,然而却被母亲放了杂物。
四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把孩子吊起来,实际就是把小孩子放进“悠车子”里。“悠车子”是以前东北一种哄小孩的工具。用“悠车子”悠小孩最早属于满族人的风俗习惯。古代,东北还十分荒凉,野兽随时出没,满族人多以渔猎为生。大人怕不注意的时候野兽把孩子叼跑,于是就把小孩子装在筐里,用绳子吊起来,逐渐就演化成了后来的“悠车子”。随着满族势力的发展壮大,后来“悠车子”就逐渐发展成了整个东北人都用的一种哄小孩的方法。
“悠车子”一般都三尺多长,二尺来宽,高约一尺,上面敞口,下面有横梁和木板做的底,多用榆木或柳木破成的薄木板做成,样子像一条小船,侧看如同猪腰子。“悠车子”的两端是圆形的,制作时要把薄木板用火加热烤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有些家的“悠车子”外面还会请画匠画上花鸟等吉祥如意的图案。
过去各家人口都多,房屋紧张的人家一个房间就有南北两铺炕,南炕住着爹娘,北炕住着儿子儿媳。屋地中间上方常有一根幔杆,用于晚上悬挂帘子,好隔开南北炕。一般“悠车子”就吊在这根幔杆上。“悠车子”上有四根麻绳,用时吊在幔杆上,孩子躺在“悠车子”里,大人推着”悠车子”,让“悠车子”悠起来,就如同荡秋千一样。我们小时候管荡秋千就叫“打悠悠”,可想而知,躺在“悠车子”里的小孩一定会觉得很自由舒服,因此就很少哭闹。
我们哥仨小时候都用过“悠车子”。我家的“悠车子”是父母向我家的一个远亲借的,他家日子过得很好,用过那个“悠车子”的两个孩子也都很有出息,一个做了小学的教员,一个在我们公社当了一个什么官。那时候有个讲究,一般人家都不自己请木匠做“悠车子”,而是喜欢向一些日子过得红火,最好是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的人家去借。据说自己家的孩子用了借来的这个“悠车子”就没病没灾,长命百岁,甚至长大后还能光宗耀祖,给自己和家族带来荣华富贵。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我们哥仨虽然都用了这样的“悠车子”,但却没有一个人因此就大富大贵起来。
我家借来的这个“悠车子”一直没有还回去,到了八十年代末,我三叔家的我的两个妹妹小时候还曾睡过这辆“悠车子”,那时已经住了砖瓦房,不得已我三叔在屋里弄了一个钢架子,专门用来吊“悠车子”。我那时常去他家,有时就在“悠车子”上方挂些五彩的气球和塑料花,来逗引我的两个妹妹玩。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三叔搬了几次家,那个“悠车子”也不知了去向,而且我的两个妹妹也早已长大,嫁到了远方。
五怪:吉祥喜庆粘豆包。
粘豆包又称黄豆包或豆包,最早是满族的特有食物。东北冬季寒冷,在这里生活的满族人冬季要长时间在户外进行狩猎、砍柴等活动,普通的食物消化快,饿得就快,而粘豆包粘性大,在胃里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被消化掉,这样肚腹就会一直呈饱满状态,也就没有了饿的感觉,所以深受满族人的喜爱。
做粘豆包前,先把大黄米或粘玉米放在屋里的大缸中浸泡,发酵后磨成面,再用这样的面把豆馅包在里面,攥成团状,入锅蒸熟,就成了粘豆包。豆馅多用红小豆,也有用饭豆的。把红小豆或饭豆烀熟揣成泥,团成球状,放在大盆里,包豆包的时候随包随取,十分方便。
过去在东北,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会开始包粘豆包,而且一般要一连包上几天,包好蒸熟后放到屋外的大缸中冻上,一直能吃到出正月。我父亲每年入冬后就开始泡米,因为大黄米的产量低,所以我家常泡的都是粘玉米。粘玉米一般要泡一个月左右才行,泡好的粘玉米闻着发酸,用手一蘸米汤会扯出粘条。粘玉米泡好后,要用清水反复淘洗,直到没有酸味为止,然后用水磨拉成面,装进面袋子里用石头压上,到里面的水基本压净为止。
在农村,包粘豆包时亲戚邻居都会互相帮忙,你家包完我家包,场面很热闹。女人们围坐在炕上,中间放上案板,旁边放一大盆粘面,一大盆豆馅。女人们边包边拉家常,男人在外屋负责蒸豆包,蒸熟后放在盖帘上端出去冻上。
我喜欢用刚出锅的粘豆包蘸白糖吃,味道很好,粘性十足。
现在,在一些农村也还保留着包粘豆包的习俗,只不过一般都包得很少罢了。俗话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现在确实是这样,粘豆包早已不是东北人的主食了,包粘豆包只图吃个新鲜。
六怪:翻穿皮袄毛朝外。
东北苦寒,虽然现在已经感觉不到那么冷了,但这是全球变暖的原因,过去可不这样。那时东北的冬季天寒地冻,平平常常温度都在零下三十度左右,北风呼啸,雪深过膝,而且还常常会刮起让人睁不开眼的“大烟泡”,风裹夹着雪粒子,打在脸上如同刀割。
为了对抗寒冷,当地居民几乎每人都有一件皮袄。当时东北地区对外经济交流很少,棉花和布匹相当紧缺,但当地却生存着大量的野兽,因此当地人就都用兽皮做起了冬衣,御寒效果相当不错。
最初,人们考虑到保暖的效果,认为把皮袄上的毛朝里会更好,但通过实践证明,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那时男人们冬季多数会进深山老林里,或狩猎,或“倒套子”,经常要在茂密的树林间穿行。这样一来,皮袄外面的皮面就经常会被树枝、荆棘刮破。外面的皮面一破,里面的毛就跟着一绺绺地脱落下来,这样不但失去了保暖的作用,而且也不美观。于是,一些人就开始尝试着把皮袄的毛朝外穿,结果很令人满意,皮面不但不容易刮破,而且遇到雨雪天气,皮袄也不会被浸湿,从外面回到屋里,脱下皮袄,用力一抖,上面沾附的雪粒子就都被抖了下来,十分方便。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的皮袄多是用兽皮缝制的,狍子皮,鹿皮,熊皮,狼皮都可做皮袄,甚至听说有人还穿过虎皮的大衣。到了后来,慢慢地山里的野生动物减少了,想获得一张兽皮及其不易,迫不得已,人们开始用羊皮和狗皮做起了皮袄,尤以羊皮居多。
我有三个舅爷,大舅爷和二舅爷每年冬天都会赶着马车进山里“倒套子”,三舅爷冬天不进山,他常赶着马爬犁去松花江上伙同他人钏冰窟窿捕鱼。(“倒套子”就是冬天进山,用马把伐下来的松木顺着雪坡拉下山。)他们每人都有一件羊皮的大皮袄,我小时候曾经试过他们的皮袄,皮袄很沉实,一件就有二三十斤重,下摆都能盖住了我的脚面。
现在东北不再有人穿翻毛的皮袄了,虽然城里的军人服务社里也有小羊皮的大衣出售,但却是毛朝里的,外面套着草绿色的毛呢混纺布料。当然,现在也有一种裘皮时装是毛朝外的,在东北多是水貂皮的,每件至少都要上万元。去年我家邻居的姑娘处了个对象,因为非要男方给她买一件黑色貂皮大衣,小伙子没钱买,最后俩人就黄了。看来现在穿毛朝外的裘皮大衣更多的作用就是为了漂亮或显示身份,而保暖的用途已经不再重要了。
七怪,草皮房子篱笆寨;
在东北的农村,早些年几乎没有砖瓦结构的房子,那时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坯草房。土坯草房的房顶都用草苫盖。那时常用来苫房的草多是羊草,也有用茅草和苇子的。
羊草又名碱草,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及内蒙古东部为其分布中心,羊草一般高约一米,杆径分节中空,有如南方的毛竹。用这种草苫房盖,不但沥水而且保暖抗腐烂,是过去东北地区苫房的主选材料。
割来羊草后,用闸刀切齐根捎,扎捆墩齐,苫房时一层层均匀地铺在房盖上,再用专门的工具拍打整齐。一般用羊草苫完的房盖连续三五年都不烂不漏,有的人家甚至十几年都不用再换房草,年久的羊草房盖上生出了许多绿色的苔藓,雨水一琳,绿意盎然,但屋里却滴水不漏。
那时也没有砖墙和现在的铁栅栏,为了防止野兽或牲口进来祸害院子里的东西,家家户户都会在房子的周围圈上一圈篱笆。篱笆是南方人的说法,从字面上就能知道,材料是竹子,东北人房子的周围是杖子。最开始的时候山上有的是松木,人们把松树砍回来,截成轱辘,用利斧一劈两半,直接就埋在土里夹成杖子。后来松树减少,国家又禁止砍伐,于是人们就开始用柞木等来做杖条夹杖子。我记事的时候一般家就已经没有了那种用松木夹的杖子,多数都是柞树的,手腕粗细,秋天一下雨,上面还会生出木耳。
现在东北的农村早已没有了土坯草房,代替它的是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彩钢盖砖房,有的地方甚至盖起了楼房。当然,所说的杖子也早就消失了,房子周围是铁艺栅栏或高达两米左右的水泥砖墙。
八怪:狗皮帽子头上戴。
以前东北太冷,小时候就听说过许多冻掉耳朵的故事。原先我们屯就有个老头,据说年轻时喝多了酒,醉倒在雪壳子里,过了大半夜才被人发现,然而却冻掉了两只耳朵和四根手指。这个老头我是见过的,小时候我们不懂事,就喜欢好奇地问他咋没有耳朵了呢?他也许是很不好意思,也许是喜欢逗我们小孩子玩,就跟我们说那时他家里穷,没有一顶狗皮帽子,绝口不提他喝多的事。
东北天冷,冬季必须带皮帽子,好的有狐狸皮帽、貉子皮帽,甚至是貂皮帽,但这些兽皮都太贵,不易获得,所以平常百姓通常都戴狗皮帽子。
虽然东北的原住民是满族人,但这个习俗却不是他们传下来的。满族人对狗十分敬畏,传说满族的祖先努尔哈赤就曾被一只黄狗救过性命,另外,狗是满族人狩猎时的主要伙伴,不但可以做向导,还可以追捕野兽。用狗皮做帽子是后来迁徙到东北的汉族人发明的。过去东北几乎家家养狗,那时东北农村狗的品种主要是笨狗,体型大,毛长,颜色以黄色居多,其他的颜色也有。用这样的狗皮做的帽子结实耐用,柔软防潮,戴在头上厚重、暖和、压风,而且经济便宜。
做狗皮帽子的狗必须进入冬季后才能宰杀剥皮,因为夏季的狗毛稀疏,只有进入冬季后,为了抵御严寒,狗身上才会长出更多的绒毛,这时的狗毛就厚实,柔软。另外,狗皮做帽子前必须要经过鞣制,这样不但皮质会变软,而且没有腥味。
我小时候就有一顶狗皮帽子,是黄色的狗毛,蓝色的布面,我从小学一直戴到中学,后来上了高中,怕被人笑话就再也没戴。听母亲说,前些年他收拾厦屋的旧物时还翻找出了我的那顶狗皮帽子,可惜早已发霉沤烂了,最后被我母亲连同其他的废物一同当做垃圾丢进了垃圾箱。
岁月犹如一趟没有起点与终点的列车,从遥远的过去轰隆隆地来到现代,然而它不会停歇,还将一往无前地驶向未来。旧时的一切事与物,不过是车窗外转瞬即逝的风景,而这风景又是不断变换的,永不重复,亦无止境。
列车不断前行,时代在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兴盛,曾经的东北“八大怪”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今,我们只能凭借着零星的记忆,才能朦朦胧胧地看到它远去的身影。
作者简介:王善常,男,黑龙江人,作品见于部分报刊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