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加入了留学大潮中,然而对于这些小伙伴而言,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在与语言,而是适应美国的课堂氛围,因为这是中美教育文化当中差异最大的一点,因此小编想在这里给留美新人们提供一份美国课堂适应攻略,希望你们能赶快度过适应期,安心留学。
许多演讲老师会告诉你在演讲前要事先明确自己的演讲主题 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一点对于很多国际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通过做详尽的研究,不仅可以加强自己的专业研究,而且可以拓宽词汇量。通常在课堂陈述结尾阶段的问答过程中,这些词汇迟早会排上用场。
即使你也有拖延症,也要至少在课堂演讲前几天开始做准备。不管你有多聪明,如果不提前针对你所演讲的主题做充分的准备,那么可能在课堂陈述过程中没有头绪。并且如果不准备,可能课堂上一紧张就忘记一些最基本的英语表达,这样会很糟糕。
许多演讲老师会告诉你在演讲前要事先明确自己的演讲主题 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一点对于很多国际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通过做详尽的研究,不仅可以加强自己的专业研究,而且可以拓宽词汇量。通常在课堂陈述结尾阶段的问答过程中,这些词汇迟早会排上用场。
即使你也有拖延症,也要至少在课堂演讲前几天开始做准备。不管你有多聪明,如果不提前针对你所演讲的主题做充分的准备,那么可能在课堂陈述过程中没有头绪。并且如果不准备,可能课堂上一紧张就忘记一些最基本的英语表达,这样会很糟糕。
即使演讲者母语是英语,也会因为讲得太快而出错,因为他们通常希望尽快结束。如果你的母语不是英语,那么语速太快会使得听众听得尤其困难。所以要充满自信,放慢语速,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你的逻辑并理解你所表述的内容,这样做也有助于同学和老师抓住你的演讲重点。
一张图片的表述效果胜过上千个单词,如果你不想用无数个单词费尽心思去表述自己的想法,可以利用简洁的图表形象的表述自己的观点。我曾听过一个充分利用图表做课堂陈述的,时至今日,我对此还记忆犹新。
大多课堂陈述最后都有一个答问环节,在回答任何一个问题前确保你理解了题意。即使因为一个单词使得你不理解这个问题,不要害怕反复问,可以让提问的人再重复下问题。同时我也会用自己的话再重复下问题,这样不仅帮助缕清思路,而且可以让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同学听清楚问题。最后的这个问答环节最好是作为一场简单的对话,你是和一群人沟通而不仅仅是一个人。
如果你的课堂陈述比较精彩,许多学校教授会给你的成绩加分,所以这是一个提高GPA的好机会。亲爱的同学们,了解到这儿,是不是不再那么迷茫了呢,是不是已经清楚该如何做,未知的学习生活可能充满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充满信心肯定会学业有成,小编期盼同学们学成归来!
【小编总结】:所以,想要在美国留学的课堂上走出成功的第一步,学好怎样进行一次完美的课堂陈述可是十分重要的哦!
从陪读、住家到寄宿学校,美高留学生的寄宿生活“开箱测评”来了
对于选择低龄留学的中国孩子而言,前往美国高中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学业与生活上的双重挑战。
学业上,陌生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对该修读何种课程的判断、对自我未来发展方向的探寻等等问题可能会让此前从未“独立”做出选择的他们踏出独立学习的第一步。而在举目望去好像并没有相似中国面孔的异国他乡,他们往往也要学着如何照顾自己、融入群体,度过一段四味交织的异国之旅。
在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低龄留学热虽然暂时被“降温”,但在美国仍有超过6000个中国孩子正在继续自己的留学生活。[1]
“漂泊”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如何适应迥异的教学模式?选择陪读、住家、寄宿的他们,是否有自己的烦恼?
在由腾讯教育摄制组携手樊登读书共同录制的《世界的孩子》第一季“我在美国读高中”纪录片中,我们将以学生、家长、学校校长、留学专家等多个视角,深入体验中国留学生的真实生活,一同探索美国高中教育。
来源:[2]
一
陪读、住家与寄宿
彼此包容与体谅是相处之道
除了举家移民美国,低龄留学生在美国还有另外三种选择:由一位父母在美国租房陪读、住入当地的住宿家庭之中或者选择可提供寄宿的寄宿学校。而每一种住宿方式,都决定了孩子们一天中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如何度过的。三种选项,不免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与缺点。
在纪录片中,主持人樊登从安全、出行、饮食、学业四个方面对三种选项进行考察,展示了一份完整的“开箱测评报告”。
1
陪读
由于孩子就读于走读学校且担心孩子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崔女士选择全职陪读,在校外租了两居室。为了孩子的教育被迫与家人分离、面对陌生的语言环境与各种挑战……崔女士有着她的不易与艰难。而更令她感到无奈的是,在美国一年多的陪读生活中,她与孩子之间经常发生“信任”冲突。
“真的有的时候,他觉得妈妈你不相信我、你不知道、你没有看见,但是我觉得他没有用心......气哭了很多次。”
接受采访时,崔女士的儿子并未住在此处,而是住在了一个住宿家庭,是学校的一位老师家,已经在那里住了20多天。为了缓解与儿子之间的冲突,崔女士只能选择妥协。面对樊登“那他去了寄宿家庭,你还有必要一直在这住着吗”这一问题,崔女士显得也有些犹豫:“那我现在就是在观察,有没有我需要帮忙的”。
当“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或者是你的目标?”这一问题被抛向崔女士,她脸上的笑意渐收。在这一集的最后,沐浴在阳光之下,随着崔女士拿起小提琴缓缓演奏的画面定格,她也做出了当下对于她、对于孩子都更好的决定:规划自己的未来,给孩子留下更多空间。
纪录片并未对此后崔女士与孩子的故事进行更多的跟踪,我们也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会如何书写。或许崔女士一家仅是个例,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种提醒。陪读,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牺牲。而在这种牺牲之前,作为一个家庭,家长与孩子更应该慎重、仔细地进行沟通,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2
住家
圣杰纳维夫高中九年级学生史健琦如今住在加州一位有着十年住家经验的菲律宾移民家庭之中,17年来这个家庭已经送走了十几位大学生,几乎没有孩子会从这里转走。
对此,住家妈妈自豪地分享道:“我这里接受的通常都是男孩子,因为我没有儿子,所以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可能这就是我跟别的住宿家庭的不同之处。”对于史健琦,住家妈妈给他打了99分:“他很有礼貌有道德心。”唯一的一分扣在“英文总说错”这一小毛病上。
住家妈妈在收拾卫生
但从史健琦的视角来看,他也有着颇为不同的评价。“我们学校门口不太好停车,她都说等你所有事情搞完发短信给我,比如说有一次我东西落了,我要去拿一下,她就以为我在里面玩,然后就发火。有时候还忘记给我做晚饭。”
当被问到“有没有想过让父母与中介沟通,再和住家沟通”,史健琦很通透地答:“我自己和住家沟通会比较快一些,如果我那样做我们之间会更难沟通,就是能包容就包容一点,相互包容一点。换住家很麻烦,然后我觉得这里也不错。”
而另外两位不怕麻烦的女孩儿则历经各种沟通与调换,终于选到了一家十分满意的住家。对于住家的选择,曾换过三个住家的班克罗夫特中学十一年级学生雯雯给出了评判标准:食物、交通与隐私。
一方面,中介提供的合同是标准版本,不能附加额外的条款;另一方面,在不同年级,每个孩子的个人日程也在变化,因而,选择一个合适的住家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在现在的住家,由于住家家庭重视孩子的安全,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和照顾孩子们,住家家庭和两位女孩彼此相处的也十分和谐。
由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找到好的住家就像是“碰运气”的事儿,并且,即使是口碑再好的住家,也许都会有孩子们不太满意的地方。而在住家的过程中,对于日常的一些“小碰撞”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对于底线问题决不妥协,才能更好地适应住家生活。
3
寄宿学校
谈及寄宿学校,班克罗夫特中学十年级女生陈诺儿分享了她同学的经历:“寄宿学校每天会到很晚,老师会盯着学生写作业。周六也要早起自习。在学校吃的东西会比住家更差。”
为了探究是否真的如此,樊登以学生的身份住进了要求严格的泰伯高中的宿舍。
在晚自习时间前,所有男孩的手机都会被放入楼道。同时,男孩们在晚自习时间需要坐在桌前写作业,电脑屏幕需让宿管老师能看得见,房门也应该保持敞开的状态。
在普遍被认为“自由”、“宽松”的艺术类院校内,也有一些学校要求十分严格。核桃山艺术高中设有宵禁时间,在周中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周末则取决于学生的年龄或家长所规定的时间,学生需要按时返校。学校充分重视学生安全,如果学生参加活动后时间很晚,学校也会安排保安接学生回校。同时,学校应用了专门的软件Reach App对学生实时定位,保证学生的安全。
学校十一年级留学生杨焕翊分享道:“今天有点儿尴尬,我今天要去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结果晚了来不及改了,他们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哪,告诉我得有惩罚。这星期不能出去,周五晚上被禁足,把你关在一个教室里,只能学习,待两三个小时再走。”
在美国的大多数地区,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人们都需要待在家中。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温彻顿中学也是一样的重视。十二年级学生张鑫龙分享道:“我们进出许可的话,周三、周四就要发,老师会通过一个软件,经过你家长确认,老师要知道你具体住哪儿,是谁来接你,你去干嘛。每周五必须在5点之后才能退出登录。周日7点之前要回学校。如果一旦老师发现偷溜出去,直接就会记过,两次记过就会被开除。”
不仅如此,为了让孩子能够以正确的方式面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学校学生每周都会进行火警演习、恐怖袭击等安全训练。张鑫龙分享了一个小插曲:“学校的烟雾报警器松到了一定境界,就是我烧一壶水然后响了,整个宿舍楼所有人都出去了,就因为我烧了一壶水。”
二
结语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住家做的饭难吃,但是这是因为与你之前吃了十七年的饭不同”、“别太敏感”、“能包容就包容一点” ……从这些孩子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她们保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能够为自己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而在一个此前完全陌生的国度,无论是选择陪读、住家还是寄宿学校,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不小的挑战。况且,即便在自己家中居住,父母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处;住家家庭不会十全十美;寄宿学校更是有着严格且相对复杂的程序。
但这对留学生们而言,就是一道需要闯过去的难关。同时,这也将是一段学习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学会包容、理解、遵守规则,而这些,对于他们的大学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资料:
[1] 《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正式发布,2022年6月,资料来源:https://page.om.qq.com/page/ODblRVOBd2keXgq03ArvjOjA0?source=cp_1009
[2] 图源:https://v.qq.com/x/search/?q=世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