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和刀鱼是不是一种鱼

人气:112 ℃/2022-12-13 02:46:04

带鱼和刀鱼是不是一种鱼?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带鱼和刀鱼不是一种鱼,刀鱼是淡水鱼,带鱼是咸水鱼,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论是外形还是口感,都不相同,所以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

1、生长环境不同

刀鱼可以在海里生活,也可以在淡水区生存,而带鱼只能生活在海里,带鱼离开大海就会死亡。

2、外形不同

带鱼眼睛比较大,是凸出来的,牙齿尖尖的,从头部以后基本上都是宽度差不多的,到了尾部就突然变细了。相比于带鱼,刀鱼长得就要低调很多了,刀鱼的外形像一把小尖刀,并且普遍个体也不大,也是银白色的,并且和河豚、鲥鱼并称为“长江三鲜”之一。

3、生存环境不同

带鱼生存的环境是在深海中,分布于中国的黄海、渤海、东海以及南海。刀鱼是温暖性中上层小型洄游鱼类,平时栖息在近海半咸淡水区。

4、口感不同

刀鱼没多少腥味,肉质非常的细嫩,肥而不腻,肉味鲜美。而带鱼的腥味就比较重了,但是鱼刺也要少一些,营养价值很高,相对来说带鱼的口感要差一些。

拓展:带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带鱼是海水鱼。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又叫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性凶猛。青岛、日照黄海沿岸城市称鱽鱼。

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呈黑色,带鱼头尖口大,至尾部逐渐变细,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

中国沿海的带鱼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类,北方带鱼个体较南方带鱼大,在黄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鱼汛,秋天结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鱼汛,南方带鱼每年沿东海西部边缘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东海带鱼有春汛和冬汛之分。带鱼产卵期很长,一般以4月~6月为主,其次是9月~11月,一次产卵量在2.5万粒~3.5万粒之间,产卵适宜水温为17℃~23℃。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刀鱼图片

不道德!江苏钓友发现大量“刀鱼”被丢在岸边晒死,只因不值钱?

刀鱼,学名长颌鲚,又被称为“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根据特性,可分为海刀、江刀、湖刀等不同类型,按照地理分布情况划分,又可以分为长江刀鱼、黄河刀鱼、钱塘江刀鱼等等。

​​不管如何划分,“刀鱼”作为一种顶级江鲜,近年来种群数量岌岌可危已成既定事实,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在长江十年禁渔的情况下,野生刀鱼已经禁止捕捞、买卖。

但在江苏连云港,一位钓鱼人却在河边发现大量“刀鱼”,大大小小有二十多条,和小杂鱼扔在一起,已经被晒死。

​​​​从钓友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出,这些已经风干的鱼鳞片已经脱落,看样子已经死去一段时间。据附近钓鱼人讲,这些鱼应该是一些下地笼的老大爷,捕捞后扔在一边的。

这样名贵的“刀鱼”,难道没人要?为何会被当作小杂鱼丢弃岸边?想一想都感觉很蹊跷。

​​​​有网友称:价值上万的“刀鱼”,就这样被扔在岸边,简直是暴殄天物啊。也有网友称:刀鱼是保护鱼种,难道是害怕被查,所以捞到后就扔在岸边?

事出反常必有因!

​​​​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钓友,看了这些图片后称:这些并不是刀鱼,只是一种和刀鱼长得很像的“凤尾鱼”,也称“凤鲚”。

凤鲚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平时生活在大海里,每年春季会洄游产卵。其实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也并不难判断这些出现在连云港的“刀鱼”,并非长江入海口的“江刀”。

​​​​对此,有网友称:这样的“凤鲚”太小,虽然和刀鲚长得很像,但并不是一个品种。这样大小的鱼,和小白条没什么区别,可能被老大爷当成杂鱼扔在一边了。

也有钓鱼人称这是“湖刀”,眼睛比“江刀”要大一些,这些鱼已经适应了淡水环境,并不会再游回大海。但不管它们是“湖刀”,还是“凤鲚”,在价值上都和“江刀”有着天壤之别。

​​​​不是老大爷不识货,只是因为它们并不值钱。

虽然个体较小的“凤鲚”或者是“湖刀”并不算稀罕,但这样把它们扔在河边,任其被晒死,是不是有些不妥呢?

对于这样的不道德行为,网友们相当气愤,不想要这些小鱼,可以把它们放归河里啊,为何要扔在岸边活活晒死,这样的做法真的很让人费解!

​​​​有钓鱼人称,发生这样的现象,可能是这些鱼误入河里的地笼,长时间没人打捞导致死亡,才被捕捞者丢在岸边。

每年3月至6月份,是传统的禁渔期,江苏很多地方连休闲垂钓都禁止了,而地笼作为一种被明令禁止的渔具,还有人往河里放这种东西来捕鱼,相关部门确实该管管了!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