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组词语二个字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把:
葫组词语二个字有:葫芦,葫瓜,葫瓢,葫笛,葫丝,葫藤。
葫芦,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
葫瓜,葫芦科葫芦属,属于葫芦的一个变种,也叫瓠瓜。而在不同地区,称法上也是各不相同,造成了各种误会,既叫做瓠子、瓠子瓜,也有把葫芦瓜也叫葫芦的,甚至还有葫瓜这样的变种称法。实际上是没有葫瓜这种学名,但是在不同地区仍有这种叫法,在于和瓠字的读音相似。
葫瓢,即葫芦瓢,葫芦瓢用葫芦干壳做成的勺,是我国古代民间常用的一种舀水工具。
葫笛,即葫芦笛,竹制竖笛又名葫芦笛:以省力的用气方式,比正常竹笛简单许多的指法好吹容易上手而得到很多吹笛子的人的认可。
葫丝,即葫芦丝,葫芦丝是西南少数民族用葫芦制作的乐器。葫芦丝又名葫芦箫,它是阿昌族、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乐器。它用葫芦做音箱,葫芦的细长顶端开口作吹口。
葫藤,即葫芦藤,葫芦藤的特点是细长和叶片茂密。它是葫芦目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长出来的藤蔓。葫芦是一种一年生的、具有攀附生长能力的草本植物。它的藤蔓非常长,能够长到5米以上。如果生长条件适宜,它的藤蔓上会长出很多叶片,显得非常茂盛。等到了花果期,它还会结出小葫芦。
葫:
拼音:hú,部首:艹, 笔画:12,
hú:声母:h,韵母:u,声调:第二声。
释义:
1、〔芦〕
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
b、这种植物的果实。
2、大蒜的别称。
字源解说
形声字。艹表意,其古文字之形像草,表示葫是草本植物大蒜;胡表声,亦表示葫为胡地所产。本义是大蒜。现指葫芦。
「新说文解字」“胡”部(胡、湖、糊、醐、葫、蝴)
【新说文解字】“胡”部:
胡、媩(女胡)、㗅(口胡)、鬍(髟胡)、䠒(足胡)、㾰(疒胡)、
餬(食胡)、䭌(胡/食)、糊、醐、瑚(王胡)、䩴(革胡)、衚(行胡)、
湖、煳(火胡)、葫、箶(竹/胡)、楜(木胡)、猢(犭胡)、蝴(虫胡)、
鶘(鹕):
一、字源字形:
二、含 义:
古(hú):熟食进到口中被咬嚼成烂糊了,表示:烂糊。腐烂。烂糊后再通过咽喉垂直吞咽到胃里,表示:下垂。垂落。
月:这里其实是“肉”字。肉(ròu):1.本义:动物的肌肉。2.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胡(hú):字形为“古月”,表示:在吃食物肉。本义:食物在口中咬碎并咀嚼成糊状再咽下。
把食物咬碎,表示:细小之物。小。
咀嚼成糊状,表示:柔软之物,糊状之物。
咀嚼成糊状,表示:任意、隨便。混沌。混乱。
在咬嚼食物时,将肉骨头、鱼刺等杂质吐掉,剩下的精华部分再咽下。表示:精华之物。
在咽下前已将精华部分与杂质分开了。表示:隔离。隔绝。疏远。
食物的精华部分是垂直咽下的,表示:下垂。下垂的软物。垂直下垂。约90度的弯曲下垂。以此表示: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称“胡”,外国或外族的称“胡”。表示:疏远、隔绝。
牛脖子下的垂肉称“胡”,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称“胡”。表示:垂直下垂。软物下垂。
以下为“胡”的孶生字,表达相应的人、事、物、运动或状态:
1.媩(女胡)(hú):古女子人名用字。
2.㗅(口胡)(音胡):咽下垂也。
3.鬍(髟胡)(hú):长在嘴边的毛。(注:即嘴边的毛约90度弯曲下垂。或内部烂糊。)
4.䠒(足胡)(音瑚):[類篇]䠒跪,屈厀也。(注:即约90度弯曲似的。)
5.㾰(疒胡)(音胡):物阻咽中也。(注:即像咽不下去。)
6.餬(食胡)、䭌(胡/食)、糊(hū):涂抹。本义:同“餬”。稠粥。(注:即像嚼烂的食物。)
7.醐(hú):〔醍醐〕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注:即表示:精华。)
8.瑚(王胡)(hú):1.本义:珊瑚。2.古宗庙盛黍稷的礼器。(注:即表示:精华。)
9.䩴(革胡)(音乎):〔䩴簏〕箭室。(注:即垂直下垂。因为箭一般竖起来放入盛箭器内。)
10.衚(行胡)(hú):小巷。(注:即小。或把街分隔开。)
11.湖(hú):1.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2.湖泊,积水的大泊。(注:即把水隔绝开。)
12.煳(火胡)(hú):食品经火变焦发黑;衣物等经火变黄、变黑。(注:即精华之物经火变杂质了。)
13.葫(hú):1.蔬菜名。即“大蒜”。[尔雅翼] 蒜有大小,大蒜为葫,小蒜为蒜。(注:即大蒜自秦汉从西域传入的。)2.〔葫芦〕2.1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2.2 这种植物的果实。(注:即下垂。)
14.箶(竹/胡)(hú):1.古书上说的一种竹。2.〔箶簏〕盛箭器。(注:即垂直下垂。因为箭一般竖起来放入盛箭器内。)
15.楜(木胡)(hú):〔楜椒〕同“胡椒”,果实可作调味品。(注:即胡椒原生在西域。)
16.猢(犭胡)(hú):〔猢狲〕猕猴的一种,产在中国北部的山林中,能耐寒。亦泛指猴。(注:即猴中的精华。)
17.蝴(虫胡)(hú):蝴蝶。(注:即估计为精华之物。)
18.鶘(鹕)(hú):〔鹈鹕〕水鸟,喜群居,捕食鱼类。鹈鹕觅食时张嘴,以囊袋捞入大量水,滤去水后吞食其中的鱼。(注:即吃精华部分。)
厉明忠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