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和殿的故事

人气:160 ℃/2023-02-14 02:05:15

关于太和殿的故事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据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底登基时,年仅3岁,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沣把他抱扶到宝座上。当大典开始时差,突然鼓乐齐鸣,吓得小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家去。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哄着小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们认为此话不吉祥,后来3年后清朝果真就灭亡了,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太和殿的结构是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长约64.24米,宽约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

太和殿平时不是是用于上朝的,太和殿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乾清宫、还有养心殿,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拓展:

紫禁城有哪些宫殿?

乾清宫:位于北京市故宫内廷中路。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所建,殿前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14位皇帝的寝宫。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武英殿:武英殿,是一组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外朝熙和门以西,现为故宫博物院的典籍馆和书画馆的所在地。

保和殿:是明清传统宫殿建筑,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几经焚毁、重建。现如今主体梁架仍为明朝时期的建筑。

英华殿:英华殿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更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

宝华殿:宝华殿。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位于雨花阁后昭福门内,是清宫中正殿佛堂区中主供释迦牟尼佛的一处佛堂。

长春宫:长春宫,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太极殿之北,咸福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复称长春宫。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助大家。

关于太和殿的故事50字

太和殿的故事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可就是这样一座大殿,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失火焚毁。

第一次是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初一,奉天殿(太和殿)举行盛大朝会,庆祝北京宫殿正式启用。永乐皇帝召见钦天监管时间的漏刻博士胡奫(yūn),让他占卜三大殿吉祥。胡奫受命占卜后,跪着奏道,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午时,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会遭火焚毁。这里说的午时,是指11点到13点,午正是12点。永乐帝听后勃然大怒,下令把这位胡博士下狱。

过了正月、二月、三月,三大殿都平安无事!到四月初八这一天,永乐帝静心地等待正午的时刻。报时官员奏报:现在是午正时刻!永乐帝既高兴又愤怒——高兴的是三大殿太平无事,愤怒的是胡奫胡言乱语,扰乱官心、军心、民心,也扰乱朕心。这时,狱卒报:以正午无火,胡奫在狱中服毒而死!但正午刚过三刻,突然接到奏报:奉天殿被雷击着火了!三大殿都着火了!胡博士狱中自杀,永乐帝深为惋惜。然后朱棣一直没有重修,直到过了20年,朱棣的重孙子才进行太和殿的重修,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修好,这次修好使用时间较久,用了116年。

第二次是在三大殿重建后,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四月十三日,惊雷引火,三殿尽焚。嘉靖时期三殿重修,等修好后嘉靖把三大殿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这一版本的太和殿用了也没多久只有30年

第三次是在明万历二十五(公元1592)年六月十九日,归极门(熙和门)起火,火势蔓延,三殿再毁。然后再次重修,直到天启7年(公元1627)才完工,

第四次是在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十二月初三日,太和殿火灾。(《清圣祖实录》卷八十一)这次大火是由御膳房起火,火乘风势,金銮大殿,化为焦土。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