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cie考试内容

人气:361 ℃/2022-12-25 10:22:23

华为hcie考试内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hcie分为很多个方向,每个方向的考试内容都不相同,比如:

DataCenter方向考试内容为数据中心概述、SDN网络、存储、服务器、云计算、容灾备份、统一管理、华为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等。

Routing & Switching方向考试内容为对企业网络的规划、设计、实施、维护、排障、优化、割接等。

考试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笔试、实验考、面试。

Hcie需要培训吗

考hcie没有要求必须参加培训,可以直接报考,但由于考试难度大,建议进行报班学习,报班学习有很多优势,可以很快的掌握重要的知识点,有比较好的设备进行练习,面试方面也有模拟面试,能过大大提高通过几率。

HCIE是什么

HCIE全称为Huawei Certified ICT Expert,意思是华为认证ICT专家,是华为认证体系中最高级别的ICT技术认证,是业内最受尊重、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之一,在国内有很高的权威性,主要为技术融合背景下的ICT产业提供新的能力标准。

华为hcie考试内容lab实验

一份学霸级的华为HCIE学习笔记

晚上好,我是老杨。相信关注我的粉丝朋友们,多少都对思科认证还有华为认证有点概念和想法。

但是吧,印象归印象,很多人对一件事情感到好奇,却不会深入去了解,只会停留在好奇这个层面,止步不前。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比如,华为认证学了对我自己有啥用?

再比如,学习难度是多大,和我现在的工作难度差不多吗?

还比如,开始学,到底要从哪些方面了解?

除却基本的信息,比如考试地点,考试时间,考试费用等,可能更多人想知道的是:

我第一步,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去了解呢?

题长啥样啊?我能做的来不?

今天老杨就邀请了一位我的大学生粉丝,讲讲他的故事。

作为学习笔记,他的学习思路清晰,调理分明;

作为小白科普,他的学习历程,很适合萌新;

作为考试经验,他的考试细节,相当仔细。

这位大学毕业前就拿下HCIE的年轻小伙,从认识考证,到选择考证,再到拿下证书,他是怎么个想法?今天就来和你唠一唠。

今日文章阅读福利:《 华为认证入门VIP课程(3节)》

私信老杨,备注“华为课程”,即可获得该份课程资源(下载版),24h内添加好友的粉丝朋友,额外获得老杨1v1职业解答一次。

大家好,我是小钟,今年大四,是俱乐部的粉丝之一。

在历时一年之久的时间下,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华为 HCIE - R&S 的证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回想起这一年的 HCIE 学习之路,虽然艰辛,但是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

在学习到备考 HCIE 的过程中,几乎不亚于当年的升学考试。

对于非网络本专业的人来说,去挑战华为最招牌的数通方向专家级别的认证确实不向一般人所说的那么容易。

2021年的时候,我仍是一个大三的在校学生,我一直是一个需要有具体的方向指引前进的人,当时我迷茫了,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该怎么做。

这时候,我接触到了华为认证这一高水平的网络工程师认证,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快速作出了决定,考取这一专家级别的认证。

并秉承着要学就要学最好,要考就要考最高的想法,我在朋友推荐下,了解到了网络工程师俱乐部的公众号,研读了不少文章,也加上了老杨好友。

在加上好友的一个多月里,我和老杨大大小小都聊了不少次,在他的建议下,我下定决心报考了 HCIE 的直通车课程。

记得刚刚被报完名,被班主任小姐姐拉进HCIA的班级群时,看着当时群里大佬们的侃侃而谈,作为一个零基础的小白,什么都不懂,我有种刚刚报完班就想退缩的感觉。

上课时,我很怂的问了句,零基础真能一年就拿到 IE 证书吗?

我到现在任然还记得张总开班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当你想成为一个 IE 的时候,你已经是一个 IE了”。

作为一个刚刚获取到 IE 证书的小菜鸟来说,我现在真的很认可这句话。

我是 IA 184 班,IE 126班的学员,当时IA 的开班时有将近 90 个人,也不知道最终能坚持下来的 IE 究竟有多少个,但我所知道的同班同学里,坚持到现在的确实也都成为了 IE 。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01我的学习方法

科比说的一句话:“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好吧,我确实没见过。

但是你见过凌晨四点的生成树吗?或者 RPT 树和 SPT 树怎么成长的风景?

这是只有网络工程师这一行业,能够欣赏和感知到的。

作为一个一开始连 IP 地址都搞不明白的小白来说,我是如何入坑,并且一步步艰难的上岸的?

我觉得我的经验很适合小白萌新食用,可以参考。

对于我来说,如果脑子里没有清晰的理论和框架,一上来就让我直接听直播课,我会犯困,会硬着头皮想去听懂,但是听不懂就是听不懂,无论老师讲的多清楚,我也能听懂后马上忘记……

所以,之后我就改变了我的学习方法:

(1)在上直播课之前,我会先看一遍录屏课,无论是否能够看懂,让大脑有个大概的框架,并且将不懂的知识记录下来。

(2)直播课时,当老师讲到不懂的点时,此时认真听,如果能解决问题,马上就能够将问题解决完并且记住。

如果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直接在课堂上提问出来,并且也马上解决。

(3)一般课后也会有答疑时间,一定要在直播课上把记录的所有问题都解决完成。

(4)一般在第二天的时候我会去看前一天的直播录屏,此时会做上自己觉得重要的笔记。

(5)老师布置的实验作业都很重要,一定要认真的去做,在实验中不仅能够验证上课缺漏的知识点,并且能够加深自己对于课程上知识的理解。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可能实验并不能每次都能一次性做完就通,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连通性故障。

对于我来说,出现了连通性故障之后,或者实验的现象没有出来的时候,我都不会马上直接找老师提问。

如果一开始自己的理论知识也不够清楚,我会先去再看理论的知识。

如果自己是在没有办法排出来,就一直排,最后对比着答案一条命令一条命令对比也要自己把错误找出来。

因为只有这样找出来的错误记忆才会深刻。

有故障我从来不会拖着放着第二天解决,一定要当天就解决掉。

所以直到现在,我还记得 IA 的结课实验,因为一台交换机没有配置缺省导致我的连通性一直出现故障……菜鸟中的菜鸟的我,配了IA结课实验配了3 、4 个小时,出现了三四个错误,硬着头皮也不重开,排错又排了 3 、4 个小时。

当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排错的思路,也没有具体排错的方向,又不熟悉流量的走向。遇到错误就硬看命令。

也许现在做这个实验可能只需要十多分钟,但是谁不是又从那个敲一条命令看三四次文档的小白过来的呢?

和其他人不同,身为小白的我认为, IE 最难的阶段在于 IA 。

无论在这一阶段有多难,多不容易,坚持下来,培养完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后,IP 和 IE 都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02学习IE不仅要毅力,并且还要勇气

作为华为末班车的忠实眷顾者,总需要选择是否爬上末班车。

如果在21 年年底,我早早做了决定去冲刺6月底的 RS 版本,我可能会提早拿证了。

但是我退缩了,退缩之后也只能等 datacom 了,在历时了 3 个月的 datacom 学习之后,中间度过了很长的一段空窗期。

从二月份到六月份,只能看着一批又一批往 RS 冲刺的兄弟们拿到证书,心里也是羡慕不已。

此时的我,只能将学过的知识拿出来再复习,时间线拉的太长,不仅会让人变得怠惰,也会磨平心里原本考 IE 坚定的心。

幸运的是,在五月底,华为宣布延期了。

这次无论如何我也不能退缩了。

考完了笔试之后直接约了俩个月后的实验考位,开始逼迫自己学习考证。

03耗时了三个月的 LAB 实验准备

(1)LAB TS TAC 部分

笔试之后,我马上开始进行了 LAB 学习。虽然说有 LAB、TS 的备考资料。但是仍然需要去学号对应的理论知识,有好的理论知识作为底子。

才能够看的懂答案,并且才能够加快效率,在考试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轻松应对。

比如 LAB 中标签传递、次优路径等问题,如果考试的时候出现了错点,自己也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及时的排障。

其他知识点也是如此,死记硬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幸运的是,华为又再一次眷顾了我。

早上的 TS 考试,出现了我未见过的错点,下午的考试 LAB 配置全丢。

考官给加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一个考试十个小时的时间的考生没见过吧?

所有人都走了,就只剩我一个人在敲实验。所以,平时不仅仅要将材料练会,并且还有将知识理解透彻,不然遇见了这种情况心里总是没底空荡荡的。

(2)论述部分

论述部分也是 HCIE 最难的部分,仍然很幸运,在备考的过程中,遇到了论述变题。

这时候又要做出自己的决定,究竟是硬着头皮上,还是观望等待呢?

最终,我还是选择上了,因为考 HCIE 真的需要勇气。一等再等就像我之前一样等 datacom 了,那么 IE 总会离你遥遥无期。

对于论述,每一道论述题的知识点都需要清楚,这样复习起来才没有那么吃力。

老师提供的资料,不一定是百分百正确的答案。自己需要通过实验,以及产品文档各种资料的对比来确定、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知识一定要融会贯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考试的时候各种影响因素,把关键的部分给遗忘了,或者重要的步骤给记错了,那考试的结果可就不容乐观了。

并且现在随时也不知道是否会出现新题,一定要准备对知识理解深入,并且不要害怕新的题目,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约了考位就上,不要一拖再拖了。

考了将近十个小时的考试之后,整个人的状态就是很晕,甚至很想吐。但出考场的一瞬间,确实感觉一年的重担都放下了。无论过没过,至少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了。

经过了 5 天时间的等待之后,手机一震, HCIE 的成绩如期而至,恭喜俩个字映入眼帘的时候,泪水当时就一直在眼里打转了。

最后,我要感谢思博陪我日日夜夜备考的小胖老师,还有给我考前用面试的难度考验我的张总。

思博的老师都是十分负责的老师,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相信老师,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考完数通之后,我仍然不会停止学习的步伐,相信思博讲师们的指导能力,并且复购加入云计算新的方向的课程。

希望所有接下来冲刺旧版本 RS 的兄弟还有冲刺新版本 datacom 的兄弟,都能够坚持下来,大家一定能够拿到属于自己全球唯一的 IE 编号的!

原创:老杨的粉丝丨9年资深网络工程师,更多网工提升干货,请关注公众号:网络工程师俱乐部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