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9开头的短信哪里发出来的

人气:384 ℃/2023-02-15 19:01:03

0079开头的短信哪里发出来的?今天就跟小编来看看吧。

0079开头的短信是群发贷款电话,一般是某些机构随机乱发的,如果你没有借过贷款,那么很可能是你的个人信息泄露了,最好把这个号码拉黑,它发过来的短信内容如果有链接,也一定不要点。

拓展小知识:0079开头的短信怎么拦截

1、打开短信,点击右上角,选择「设置 」——「骚扰拦截设置」——「 短信智能拦截」。

2、还有一个「短信关键词拦截」的功能,我们可以把垃圾短信里经常出现的关键词,如「回复」、「退订」、「速戳」、「低至」等关键词加进去,以后要是含有这个关键词的短信就会被屏蔽掉。

3、苹果手机系统也有自带的垃圾短信屏蔽功能,开启以后也会屏蔽一些垃圾短信,打开「设置」—「信息」—打开「过滤未知发件人」。

其它注意事项:

平时不轻易相信陌生号码是发送来中奖的陌生号码等诈骗信息,不要点击那些涉及黄赌毒的未知链接,注册网站和软件,如果需要手机验证,一定要先检查这些网站和软件是否正规,可以使用邮箱、微信、QQ注册,不要使用手机号码注册。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收到0079开头的短信

警情通报!

一周电诈警情分析

12月06日至12月12日,根据全量电诈警情统计,全市共发电诈警情97起,同比(88起)上升10.23%,环比(64起)上升51.56%。一周以来,我市******返利诈骗(占一周发案数的49.48%)高发,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占一周发案数的13.40%),虚假贷款诈骗(占一周发案数的12.37%)多发。

从案发区域看,金安27起,裕安23起,霍邱13起,舒城13起,开发区9起,金寨6起,霍山3起,叶集3起。

从受害人性别来看,本周男性34人,女性63人。从受害人年龄来看,20岁以下5人,20-29岁28人,30-39岁47人,40-49岁15人,50岁及以上2人。从受害者职业来看,个体户11人,家庭主妇(含陪读家长)11人,销售人员7人,学生5人,公司职员4人,工厂工人2人,工程建筑人员2人,驾驶员2人,医护人员2人,测绘人员1人,厨师1人,手机店员1人,服务人员1人,广告设计师1人,会计人员1人,教师1人,理疗师1人,特殊教育学校1人,外卖员1人,网络运维人员1人,学校食堂上班1人,政府工作人员1人,待业38人。

▲电诈案件侵害群体预警提示

本周男性34人,女性63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易遭受******返利类电信网络诈骗。电诈案件的主要受害群体年龄段集中在20岁至39岁。

▲电诈案件多发区域预警提示

本周,金安、裕安、霍邱、舒城、开发区发案数有所上升,需重点关注。

▲电诈案件典型类型预警提示

本周,虚假贷款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值得关注。经分析:此类电诈案件受害群体主要为个体户、工程建筑人员、驾驶员、无业群体,其中以男性受害群体为主。

▲典型案例

12月6日,我市裕安区居民陈某(男,工程建筑人员)被虚假贷款诈骗5万余元。经查:陈某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号码是0079开头的20位数字),短信内容是可以办理贷款,内附一网址。受害人陈某为了图方便,点击短信中的网址,下载安装一个叫“花呗”的APP,并按照要求进行注册。陈某在APP内向“客服”询问如何办理贷款,“客服”告知其要提供银行卡号及身份证。陈某按照要求提供信息后,在放款的时候,“客服”告知陈某提供的银行卡号错误,贷款被冻结,需要向“客服”提供的银行卡号转入一笔解冻资金方可解冻。陈某按要求向陌生人的银行卡内转账后,“客服”告知其没有打满额度,需要继续转账。陈某又按要求向另外两个陌生人银行卡内转账后,贷款仍然没有解冻,“客服”则要求其继续转账。此时,陈某发觉被骗,遂报警。

▲诈骗手法

1、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途径广泛发布虚假贷款信息或者主动电话联系受害人是否需要贷款。受害人如果点击网址,下载APP,表示想要贷款后,诈骗分子便利用话术与受害人进行交谈诱导其提供个人信息。

2、受害人在APP内成功申请贷款后无法提现,与诈骗分子联系后,诈骗分子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代办费、银行卡填写错误,账户被冻结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向诈骗分子提供的个人银行账户转账汇款的方式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1、警惕电信诈骗,做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申请贷款时应选择正规资质的贷款机构,切勿轻信贷款广告。

2、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点击、搜索贷款信息时,切勿留存姓名、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3、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和“短信预警”功能,预警功能能够准确识别电信网络诈骗,保护你的“钱袋子”;在收到不明电话、短信、网址时,可以在APP内“我要举报”、“风险查询”模块下录入进行举报、查询。

4、打开并牢记电信运营商通过短信推送的安全提示信息,以及公安机关通过网站、公众号不定期发布的风险防范要点,提高自身识骗防骗能力。

5、如有疑问,可拨打全国反诈热线96110咨询;一旦被骗,请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10报警,切勿相信网络搜索的其他报警联系方式或者挽回损失的方法,留存聊天、交易记录,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相关工作。

来源:皋城反诈先锋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