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酒的种类有哪些

人气:303 ℃/2023-03-10 02:21:13

保健酒的种类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保健酒主要用于调节生理机能,以保健、养生、健体为目的,满足消费者的嗜好。

2、配制酒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花、果、动植物或中草药,或以食品添加剂为呈色、呈香及呈味物质,采用浸泡、煮沸、复蒸等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酒。配制酒分为植物类配制酒、动物类配制酒、动植物配制酒及其它配制酒。

3、滋补酒用药,讲究配伍,根据其功能,可分为补气、补血、滋阴、补阳和气血双补等类型。

拓展小知识

保健酒发展历史

第一代代保健酒也就是较原始的保健酒,它是人类在生活中偶然发现用酒浸泡一些简单的动植物后饮用可产生治病的效果,于是便有意识地生产并将之商品化,由此产生了第一代保健酒。如用单条人参或蛤蚧或蛇类泡的酒,特点是所用原料简单,功能单一,外观、口感均不讲究。

第二代保健酒是在原始药酒的基础上,人们发现多加一些药材浸泡便可使药酒产生多一些治病例功效,于是便按中医药理选用多种药材来泡酒。如目前市面销售的大多数保健酒。这类保健酒的特点是采用药材较多、保健功能增多并综合疗效较显著。但由于未在选料、工艺上下功夫,所以其酒质的外观、口感均不理想。外观一般暗浊无光,口感一般腥味、臊味以及不愉快的中草药味较重。这类保健酒作药很好,作酒则是勉为其难了。

第三代保健酒是在总结了上两代保健酒的优劣及其成因后,刻意在选料上、生产工艺方面加以改良,使该类药酒既能作治病、保健用的“药”,又能作喜庆宴席上的“酒”。目前在国内市场这类酒很少,广西合浦的东园家酒可算得上一例。采用了三十多种动植物药村,制出的酒金黄色清亮透明,口感基本无腥、臊味和不愉快的中草药味。保健功能除被国家卫生部确认外,还通过中国女排等十余个国家运动队使用而加以证实。因此,该酒目前得以在市场独领风骚。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保健酒有哪些品牌

2024-2028年中国保健酒行业预测分析

2023-2027年中国保健酒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保健酒头部品牌重新排兵布阵

国内三大被消费者熟知的保健酒头部品牌,分别是拥有劲酒和毛铺的劲牌、以鹿龟酒为代表的海南椰岛和山西汾酒旗下的竹叶青酒。在新一轮的保健酒热潮中,三大品牌都在进行新一轮的“排兵布阵”。

劲酒营收超百亿,但市场增长瓶颈凸显,重新划分草本品类的毛铺酒,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2022年5月,毛铺发布草本年份酒新品,并开始向中高端市场冲刺。

汾酒竹叶青酒增长强劲。2020年之前,竹叶青酒销售规模徘徊在2亿-3亿之间。2020年,山西汾酒以竹叶青为主的配制酒营收实现6.53亿元。2021年,配制酒营收总额实现12.50亿元,同比增长91.39%,增幅创下新高。

拥有“中国保健酒第一股”头衔的海南椰岛,将旗下鹿龟酒产业升级为“健字号”和“食字号”两大板块,并在2022年糖酒会推出鹿龟酒酱香露酒,不断加码保健酒板块。随着保健酒的升温,近几年业绩有些不振的海南椰岛,也迎来了新的公司实控人,“新主人”的入局也在市场层面带来新动向。

(二)保健酒消费群体年轻化

由于人们长久以来抱有“保健酒等同于药酒”的思维惯性,饮用保健酒的消费群体一直以中老年人为主。现在这一情况已经发生改变,调研发现,一部分年轻人消费群体习惯在小餐饮终端、大排档、烧烤店里即饮保健酒(如劲酒),保健酒已成为盛行的佐餐饮料酒。喝酒,喝保健酒,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关于消费者年轻化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年轻人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普遍存在亚健康问题,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于是慢慢接触并饮用保健酒。另一方面,保健酒企业也在努力改善口感,提高品质,同时在宣传上淡化功能强调健康,引导消费者走出“喝保健酒可以治病”误区,使年轻一代慢慢接受了“喝保健酒就是喝健康”这一健康饮酒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普及。

(二)品类创新是行业破冰的重要利器

近些年来,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一些保健酒企业开始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探索保健酒品类的创新,以此来开发新的市场。目前,品类创新最为显著,也最具关注价值的两个方向就是以葡萄酒为基酒和以枸杞酒为基酒的保健酒品类。

众所周知,常见的保健酒大多是以白酒、黄酒作为基酒来制造的,以葡萄酒为基酒和以枸杞酒的保健酒完全改写了传统保健酒的形态,无论从酒体、还是口感上都完全得以改观,更加适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从而拓展了传统保健酒的消费群体。如劲牌公司开发的韵酒,就是以葡萄酒作为基酒,专门针对年轻女性消费群体而开发的。还有宁夏红枸杞干红酒,宁夏红传杞枸杞干红更多的迎合了消费者需求,以品质为基础,携健康、时尚基因,为市场注入了全新思维。传杞的出现,打破了千百年来枸杞只能入药、煲汤、泡酒的传统局限,使枸杞的深加工有了突破和创新。

二、不利因素

(一)保健酒行业面临挑战

首先是保健酒品类缺乏差异化优势。在电商平台,保健酒产品被分为了人参酒、枸杞酒、养生酒等几大类。相似的外观、相似的酒体颜色往往会让消费者陷入“不同保健酒之间有什么区别”以及“如何购买自己需要的保健酒产品”等困境。

其次是面临赛道头部品牌的挤压。在线下商超等终端店,除了劲牌的劲酒,其他企业的保健酒产品占比很少,甚至很多店都是没有的。

最后则是作为企业立身之本的质量问题。数据显示,在保健酒行业内约3000家酒企中,拿到“蓝帽产品”标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的企业不足20%。

(二)保健酒企业利润均处于下滑状态

首先,行业内企业竞争蚕食,瓜分蛋糕。由于近几年保健酒行业的火热,各大品牌趁机进入行业瓜分蛋糕,从此竞争激烈起来,想实现增长和突破就要通过彼此的竞争来争取消费者和市场。而新企业、新品牌的进入抢夺了部分老企业、老品牌的市场和消费者,导致部分企业的微增长和下滑。

其次,酒行业深度调整,考验企业的运营能力。因为整个行业的调整及变革,导致大部分保健酒企业的战略及运营方向需要随着行业的变化而调整。目前看调整较好的企业只有劲酒,应该说劲酒从品牌到产品、从组织到资源都优于其他企业,在行业的深度调整中实现了销售业绩的微增长,而其他企业则考验了他们的整体运营能力。

第三,健康白酒、养生白酒抢夺保健酒市场。劲酒的毛铺苦荞酒(打造健康白酒新概念)、洋河的微分子酒(打造生态健康概念)、泸州老窖的绿豆大曲酒(打造健康白酒新概念)等一众类似产品也在纷纷介入保健养生市场,争夺消费者。

(三)中国保健酒行业数据低于国际水平

第一,各地不同的风俗,很难让保健酒品牌做大。由于区域习惯,目前除了劲酒通过快消品的模式完成了全国化外,其他的品牌都有特定消费区域。例如东北的保健酒多以当地的人参为主要原材料,而西藏多以红花等药入酒,各自都有特定的消费人群。

第二,目前保健酒多对应自饮场景,这个场景很难让保健酒品牌完成规模化和高溢价。大众聚餐或商务宴请时很难看到保健酒的身影,就在于保健酒一是无法大量饮用,实现商务目的;二是男性主力消费人群,大多忌讳公开场合喝保健酒。

第三,功能不明晰,消费者无法有效选择。保健酒行业按规定不能宣传治疗功能,基本上都围绕免疫调节、养生等概念做文章。不同的中药入酒,却有大同小异的保健概念,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