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芋头饭,有腿脚不会抽筋的说法。立秋吃芋头饭是广东茂名一带的习俗,所以一到立秋这天,该地区就会有很多户人家开始做芋头饭或者芋头糖水,来迎接这一个节气。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之一。
芋头又叫芋艿,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芋头可以用来蒸、煮、煨、烤、烧、炒、烩等方式烹饪制作。
立秋到了,我们的芋头饭走起!你那有什么传统的习俗吗?
今天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立秋的到来,意味着丰收成熟的日子即将到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瓜果等作物成熟上市,在天气方面会开始慢慢转凉。
在古时候,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我国各时期、各地有着不同的庆祝活动:
立秋节多以祭祀、奠祖为主的仪式,迎秋庆贺丰收的活动,这个节从周朝开始,延续到明清,直到现在,虽然很多地方已没有了立秋节的仪式,但是立秋节的一些饮食风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比如说:吃西瓜、吃四季豆、蒸茄子等。
秋忙会古时的秋忙会相当于现代的贸易展销会,旧的贸易主要是以交流为主,在秋忙会期间,各类牲畜、粮食、生产工具、布匹、杂货等都有形成大市场,有需要的人们可以在市场上买卖或交换。秋忙会期间还会有各种演出活动,秋忙会的活跃程度反映当时社会的繁荣程度。
祭神立秋祭神,是人们祈祷一年平安健康,秋收有好成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经常闹蝗虫灾害的地区,还会立秋当日在稻田里插上三角旗,驱赶蝗虫。
民以食为天,在我国二十节气里,在每一个节气里都有着一些特别的饮食,立秋这天各地的要吃的东西都不一样,最常见的有吃西瓜、吃秋桃、吃茄子、吃清凉糕、吃桂圆、吃饺子等等。不管吃的是什么,这其中所包含的意思无非有两点:一是顺应天时,吃合宜的东西;二是寓意美好,取个好兆头。
在我们当地,立秋当天是要吃芋头饭的,一直以来的说法就是“立秋吃芋头,腿脚不抽筋”。我呢,则是因为胃不太好,医生说芋头是属于碱性,可以多吃点,所以立秋,我家的芋头饭自然是少不了的。今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都吃上了,芋头饭制作非常简单,厨房小白也完全胜任,看看我的安排吧:
1、芋头去皮切小块,放适量的盐和少许十三香腌一下。
我喜欢原味的芋头,所以连生抽蚝油这些材料都没有放。
2、腊肠三根切薄片,备用。
3、珍珠米洗净,加适当水、盐、花生油拌匀,再加上芋头块一起放在电饭锅里开煮。煮芋头饭的水比平时煮饭少一点就可以了,这样煮的芋头饭比较干爽,层次分明。选用珍珠米煮的吃起来比较有嚼头,长粒粘米煮起来比较软糯,看你喜欢哪一种。
4、电饭锅里的米饭干水时,在饭面铺上腊肠。
5、电饭锅的电源跳到保温状态,再焖上5分钟即可开吃。
因为是早上,吃芋头饭会比较干,特意煮了芥菜鸡蛋汤,配着吃,特别开胃。
从立秋开始天气候向凉、向冷逐渐过度,从阳盛转为阴盛,为保有身体健康,以下几点的养生知识是可以关注的:
1、饮食以滋润为主
立秋之后还会有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炎热,俗称“秋老虎”,容易引起体内燥热,包括口干舌燥、鼻干咽痛、大便硬结等,这段时间宜多喝温开水,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莲藕、红萝卜、玉米等,这些食材可以熬汤也可以煮糖水,总之这个时节的汤汤水水都少不了。
2、养好脾胃
在长长的夏天里,人们多吹了空调、风扇,部分人还多吃了冷饮、冰镇食物,经历一个夏天,大多数人的脾胃功能都会有所弱化。在立秋之季正是调养脾胃的好时机,既可以对夏季的损耗进行相应的弥补,也可以对即将到来的冬季贮存体能,积蓄力量。芡实、山药、板栗、小米、芋头、南瓜这些都是很好调养脾胃的食材,可以多煮粥喝
3、规律作息
立秋后夜间凉,人比较容易入睡,睡眠质量相对会提升,做到早睡早起,根据自身情况做适当的运动。保持充分的睡眠和运动有利于修复身体的疲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为冬天的来临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