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需要选择合适长度的跳绳,注意手脚协调,跳绳要采用正确的姿势跳起来才不会很费力,绳子的转动应匀速有节奏,跳绳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呼吸情况,尽量保持气息的平稳。
跳绳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是:第一,跳绳要选择长度合适的跳绳,可以用一只脚踩住跳绳中间,两只手柄向上拉直,手大约到胸口的位置就是合适的。
第二,跳绳要注意手脚协调,还要控制自己跳起来的高度,很多人跳绳时会跳得很高,这样不仅很容易就会累,而且跳得也不快。
第三,跳绳时要放松,呼吸要自然有节奏,尽量保持呼吸平稳,跳绳的时候要保持稳定的跳绳节奏,这样跳绳才不容易累,跳得也多。
掌握正确的跳绳方法
原标题:掌握正确的跳绳方法
跳绳作为一种兼具燃脂、锻炼耐力、强化肌肉力量和增强肺活量的有氧运动,近年来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跳绳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容易,对于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均有一定的要求。
跳绳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前脚掌起跳,膝盖微微弯曲,最后双脚合并,前脚掌着地。需要注意的是,跳绳时要保持匀速呼吸,起跳高度不宜过高。
很多人都关心跳绳是否会损伤膝盖?
其实在姿势正确的情况下,跳绳落地瞬间踝关节受力最大,对膝关节的冲击力反而相对较小。当以正确的动作跳跃时,地面反作用力对骨骼造成的瞬时压力能够使它变得更加坚韧,并不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当然,一些错误的动作可能会带来伤病,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跳得过高导致冲击力大。部分初学者容易跳得过高,导致下落的距离变长。长期如此,会因落地瞬间冲击力较大而损伤踝关节。跳绳不是跳高,高度以3~5厘米为宜。
不要故意抬腿。有些人在跳绳时会把腿往后倾,认为腿抬得越高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摆动后腿的跳法,脚跟通常先落地,就会失去利用足弓的缓震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全身受力不均伤害关节。正常情况下,跳绳时双腿着力均匀,但有些花样跳绳,如双脚交替跳,可能会导致受力不均而受伤。建议初学者先并脚跳,熟练掌握后再尝试其他的花式跳法。
双腿过直伤膝盖。如果双腿伸得过直,膝盖缺乏缓冲角度,同样会造成伤害。跳绳时应保持膝关节的自然弯曲,不必刻意绷直。
急于求成。为了尽快看到减脂或增肌效果,会出现盲目加大运动量和训练时间的现象。这会导致踝关节和膝关节因长时间受力而受伤。
此外,场地选择也很重要。跳绳和跑步类似,尽量不要在水泥地、瓷砖、大理石地面进行训练,最好选择在软硬适中的草坪、木质地板或橡胶操场上锻炼。(■金成昊 李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