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一位是X代表什么

人气:382 ℃/2023-04-15 01:08:48

身份证号码最后一位是X,这个X代表的就是数字10。因为我们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的,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是通过前面17个数字算出来的,而校验码的区间在0-10之间,包括10,但是直接写10的话就会多出一位数,这个时候就规定用X来代替了。

身份证中的X代表什么

身份证是是我们每个人身份的证明,在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出行的时候,不管是乘坐高铁、飞机,还是入驻酒店,都需要用到身份证,而为了更好的区分每个人的身份证,除了身份信息之外,还有一串不同的身份证号码。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身份证号码都是数字,但是也会看到有一些人最后一位是字母X,这个X代表的其实是数字10,我们的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的,最后一位就是校验码,是通过前面17个数字算出来,而检验码的数值在0-10之间,包括10。

但是如果最后算出来的数字是10,那么就会比普通的多处一位数来,这个时候为了保持身份证号码的一致性,就规定同意用X来进行代替,不过身份证数字最后一位是X的话,其是也是很少出现的。

身份证号码最后一位是4

孩子身份证尾数是“4”,宝妈嫌不吉利大闹派出所,民警很无奈

文|文儿

说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大家都听说过改名字的、改户口的,可是你听说过要改“身份证号”的吗?然而,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了,弄得民警也挺无奈的。

近日,江苏南京有一名宝妈,气急败坏地跑到派出所,要给儿子改身份证号。原因是,她家孩子身份证号尾数是“1714”,其中“14”谐音过来就是“要死”,寓意不吉利。该宝妈认为,家里孩子从小体弱多病,为此家里人给孩子改了两次名字,可是孩子偶尔还是会生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觉得“不吉利”的身份证号应该是罪魁祸首,所以坚持要改。后来,还是民警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尾数“1874”现身说法,说这个号码也带“7”和“4”自己也活得好好的,女子才最终离开派出所......

▶孩子的身份证号码,家长不要过多解读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看下来,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因为迷信引发的闹剧。小小的数字“1”和“4”,因为被宝妈过多解读,赋予上了不吉利,所以不惜大闹派出所。

其实,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身份证号码是我国为每个公民从出生之日起编定的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个人想要更改是不可能的。至于公民身份证的编码,是由身份代码、城市代码、区县代码、出生年月日、所在地的派出所代码、性别、校验码组成,过多的解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家长育儿,要相信科学,少一点迷信

妈妈因为嫌弃孩子的身份证号码不吉利,大闹派出所,就是相信了所谓的“数字决定命运”的说法。然而,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家长,养育孩子,应该让自己和孩子相信,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要盲目迷信,担惊受怕,不然没有任何的好处。

①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很多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因为科学知识文化有限,还有爱子心切,所以“病急乱投医”,很容易相信一些迷信。但是,过于相信迷信,只能是害苦了孩子。比如,孩子生病了,按照科学的方法就是,送去医院,求助医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治疗。但是,迷信的家长,总是觉得孩子是因为某种神秘力量导致的,不带生病的孩子及时就医,反而纠结“身份证号”不吉利这些小事,结果就只能延误了病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②家长和孩子相信命运,忽略个人努力

迷信的家长,往往有一个“通病”就是,容易认命。他们认为,很多事情早就已经注定了,非人力所能够改变。所以,家长在遇到难事的时候,可能就会把“命中注定”挂在嘴边,不去改变不好的现实。而孩子长时间受家长的影响,他也容易忽略个人努力,比如会把学习不好,当成是“命”;把遇到的各种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劫数”,然后止步不前,不去进步。家长和孩子容易认命,就难以扭转自己的境遇,去争取好的生活,白白浪费了大好人生。

③孩子性格变得懦弱、不上进

相信科学的人,相信用自己的双手,可以争取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相信迷信的人,把自己的人生、命运,寄托在子虚乌有的事情上,则容易变得消极被动。如果家长养育孩子过于迷信,孩子生病了,就带孩子烧纸钱;孩子学习成绩差,就带孩子求神拜佛。结果,孩子也会变得迷信,变得懦弱,不上进,不积极。

▶如何做一位科学育儿的家长?

科学育儿,关系到孩子的个人成长,还有身体健康。所以,家长不得不重视。可是,如何做一位科学育儿的家长呢?

①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当一位合格的家长,不是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算是合格了,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平时多看书,多跟有文化的人学习,学习先进的思想,科学的育儿经验,就会较少受到迷信的影响。

②育儿的过程中,遇到别人传递的育儿知识,要多问“为什么”。很多家长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因为育儿知识的欠缺,总是容易相信老一辈人,或者所谓有经验人的说教。但是,养育孩子的问题,千万不能马虎,家长面对任何关于养育孩子的说教,都不要着急相信,要三思而后行,多问“为什么”,不要因为轻信,就容易迷信,甚至上当受骗。

【话题讨论:你在育儿的过程中,还听说过哪些迷信的说法?】#2020生机大会#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儿童发展,时尚教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