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是可以防病毒的,不过过滤率会根据口罩规格和病毒颗粒大小变化。病毒都是单位以纳米为主的颗粒,在空气中与水和灰尘结合后开始传播。普通口罩的过滤率为80%,一定程度上能减轻飞沫传播的程度,专业口罩还是以n95为主。
口罩是能防感冒病毒的,不过这也根据口罩的规格和病毒大小共同决定。一般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大小都在10~300纳米之间,和空气中的水分和灰尘融合之后,形成大一点的颗粒,就能够被口罩内的很多层过滤纤维层层筛选。
口罩还有一个作用是防止飞沫传播,感冒病毒经常通过打喷嚏、讲话来传染,因此戴口罩可以阻绝一部分的飞沫,使带有感冒病毒的飞沫无法直接沾染人的口鼻,这样就能减轻传染的几率,不过普通口罩的过滤率只有80%。
使用n95系列的口罩,可以阻绝大部分感冒病毒,是一种比较合适的口罩规格。不过n95属于医用防护口罩,使用寿命只有6~8天,如果使用时不注意保养会减少使用时间。使用n95口罩的时候,要记得放置通风干燥处保存。
超详细 防病毒口罩,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大家都在关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扩散。今天我朋友圈微信就在说买口罩,所以说我也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现在的信息非常复杂。各种专业名词n95呼吸阀什么的根本听不懂,所以我就整理了一些关于口罩选购的资料,也查了一些国外的专业网站,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等的汇总了。
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选购合适的口罩,纯干货无推广,首先要选择什么样的口罩防护效果较好的口罩是n95口罩,或者kN95口罩。代表产品是3m的9132或者是1860.貌似这两类已经全网都断货官方推荐的可选。
为什么叫N95口罩和KN95口罩,他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所NIOSH制定的标准,字母代表阻隔的颗粒,N代表非油性颗粒,R代表油性和非油性颗粒,P代表强效阻隔油性和非油性颗粒,数字代表过滤的效果级别,95的效果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99代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100代表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七以上,数字越高防护级别越高,p100肯定是防护效果最好,而N95就是对大小在0.3微米及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物质的过滤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美国cdc认为像SARS(非典)这样的病毒颗粒中的脂肪和油脂含量极低,用N系列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到P。而在SARS(非典)期间,美国CDC和WHO认为,只有和患者紧密接触的医护工作人员和运送疑似患者的医护工作者才有必要佩戴。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N就已经够了,甚至已经绰绰有余了。而KN95级别是中国标准,国标2626-2066中规定的级别之一。我们可以理解成他们和N95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国家标准的称呼不一样而已。
选N95口罩到底要不要带呼吸阀,CDC认为可以,因为口罩有没有呼吸阀主要影响的是呼气,呼吸阀是一个单向阀门。在吸气的时候是关闭的,在呼吸的时候才是打开的,这样可以减轻呼吸时的阻力,对健康的人来说,可以使用户。但对于患者来说,不使用呼吸阀可以保护其他人,不让你的病毒传染给其他更多的人,可以极大地控制病毒的扩散,这也是不使用呼吸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热现在也有很大的争议,所以也有很多建议,包括是医生的建议都是选择不带呼吸阀的口罩。
那是否可以选择医用口罩,医用口罩又三种,普通意义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请注意这三个词,完全不一样,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对照清楚。网上能搜到的大多数医用口罩都是普通医用口罩,这个用处不太大,但是用了总比不用强。而医用外科口罩的防护等级又上了一层。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研究说,N95口罩在临床环境上,用于预防流感或其他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方面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我在CDC的网站上也看到,他们也是建议把这个作为没有N95口罩情况下的最后手段,防护等级最高的是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是在N95的基础上增加了表面抗湿性、血液阻隔等医用防护要求,并且贴合度也很好。唯一的问题是,我用医用防护口罩这个关键词去搜索,但网上并没有找到相关的产品。
当然,按照中南山院士的说法,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毒力也没有那么大,医用口罩也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两点是第一点正确配的不漏气,漏气约等于白带;第二点及时更换,N95是一次性口罩,CDC给出的建议是,只要设备没有被明显的损坏,就可以重新使用。但是在临床情况下,通常建议一次性使用,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有些浪费。所以丁香医生给出的建议是二到四小时更换一次,协合医院的医生给出的建议是最少最少每天更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