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河南的河是哪个河

人气:188 ℃/2023-04-23 07:48:35

河北河南的河是黄河,河北因为在黄河之北而得名,而河南因地处黄河以南而得名。河北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其南部与河南省衔接;河南位于中国中部,北部与河北、山西衔接;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

河北河南的河是指黄河,河北省的省名是在1928年开始使用的,使用这个名字就要因为河北位于黄河的北部。而河南在淮海战役胜利后保留淮河以南地区,撤销平原省,因其行政区域在黄河以南而得名。

黄河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河,也是我国第二长河,它全长大约为5464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份,黄河流域主要以旱地农业为主,流域降水量较小。

河北河南的特色

河北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环抱首都北京,地处沿海开放地区;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其粮食总产量达到中国的将近十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河南河北的河指的是哪个河

山东山西是哪座山?河南河北是哪条河?

自古以来,我国就多以山川河流作为天然的分界线,来划分地理区域。

譬如《新唐书·地理志》中曾记载:“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

意思是说,唐太宗最初将所有州县都合并起来,后来又根据山川河流,将全国分为了十道,作为监察区。

这是由于山川湖泊不仅是区分两个区域最明显的标志物,而且在自然山川的阻隔之下,两地的民俗风情文化也有着巨大差异。

因此,在山川湖泊的阻隔下,我国诞生了许多“兄弟省”,如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这些省份名称中的山、河分别是什么山,什么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山西——山东

从今天的地图来看,山西和山东并不相邻,中间隔着河北、河南等省份。但在古代两省其实一直相邻,且山西与山东的名称有紧密联系。

“山东”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名词——“山东六国”,这是秦国人的发明,秦国经常把位于崤山以东的韩、楚、赵、魏、齐、燕六国称为“山东六国”,这里的山指的是秦国边界的崤山。很明显,当时的山西就是指秦国的关中地区。

由此可见,最初“山东”、“山西”一词发明时,只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区域,不是今天的行政区域。而战国时期所谓的“山东”,也比今天的山东要大得多。

不过到了东汉时期,山东的涵义就发生了改变。这里的“山”不再指崤山,而是指太行山。人们把太行山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太行山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

这时的山东地区涵盖了今天的河北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北部地区。地理范围比战国时期大大缩小了。

辽代,山西成为了西京大同及其以北地区的称谓,相当于今天的雁北、张家口和内蒙古中部等地区。

直到金朝时期,“山东”才正式作为行政单位出现在地图上,成为了有明确分界线的山东行政区。而山西也逐步缩小,成为西京大同府的专称。

到了明代,全国设置了“两京十三布政司”,其中,山西布政使司包括今天的山西省,以及河北省的一部分;山东布政使司包括今天的山东省、河北省,以及北京市、天津市。这就意味着,在明朝时期,山西和山东的确是相邻的两省,而太行山就是两省的分界线。

清朝在明朝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全国划分为18个行省。这一划,山东和山西之间就多了一个直隶省,也就是后来的河北乃至京津。

随着地理区域的多次调整,现在河南、河北也都成了独立的省份,和山东的关系并不是很大了。

我们今天地图上可以看到,太行山是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山西与山东也不再相邻,但是大家在习惯上还是说太行山是山东和山西的一个分界山脉。

河南——河北

河南、河北最初源于唐朝,即唐太宗划分全国为十道,其中两道就是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包括今天的河南、山东、江苏等一些地区,河北则包括今天河北、山东以及河南的一些地区。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最初的河南河北是以黄河为界限划分开来的。

直到元末明初,情况发生了变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北上灭元,在越过黄河,攻占了河北三府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以后,把原属河北的这片地区划给了当时的河南管辖。

从此,河南、河北的划分与黄河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此后的明朝、清朝沿用了元朝的区划范围,河南河北已经和今天的河南省、河北省没有太大区别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河南省与河北省相邻地区,人们的方言以及风俗习惯,河南与河北又相互置换了一些土地,最终形成了今天这的格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黄河就是河南与河北的分界线,虽然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河南与河北的分界线发生了变化,但河南河北的“河”其实指的就是黄河。

湖南——湖北

湖南与湖北的称呼是清朝康熙年间才出现的。在此之前,湖南与湖北曾多次被划分在一起。两汉时期同属荆州,唐朝时期分属山南道、山北道,元朝时期又划分到一起,同属湖广行省地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行省。

到了康熙年间,湖广地区因为占地面积太大,且占据了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

于是康熙大笔一挥,将湖广行省以洞庭湖为界限,分为了湖南省和湖北省两省,并分别设立巡抚来监督两省,来抑制两省的势力。

也许今天人们会觉得洞庭湖规模不够大,不能作为划分界限,但其实古时候的洞庭湖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洞庭湖大得多。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中,洞庭湖湖面广阔一直是全国之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如今洞庭湖虽然因持续萎缩从两省边界处转移到了湖南省境内,但人们依然认同洞庭湖是两省的分界线。

广西——广东

广西与广东的“广”取自广信城的“广”。

而广信城之名源自汉武帝。当初汉武帝南征平定南粤地区后,在当地建立了一座广信城,意为:“出开粤地,宜广布恩信”。

到了宋朝时期,重新划分时保留了“广信”的寓意,将广东和广西地区合称为了“广南路”。

之后,宋太宗又重新细分,将广南路以广信城为边界,分为了“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简称广东、广西。

时至今日,广信依旧是两广的分界线,位于今广西苍梧县至广东封开县一带。

历史就这样平静地流淌了两千多年,中国各省的名字来源虽然不一样,但背后都浸透着数千年的文化根脉,我们读之亦是一种享受。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4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