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一重是指什么

人气:452 ℃/2023-04-23 15:37:30

“两新一重”中的“两新”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重”是指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两新一重建设是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它既可以促进消费,也可调整社会结构。

两新一重是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其中,“两新”就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重”是指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指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指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改造老旧小区;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有利于国家发展。

两新一重项目推荐的关键

“两新一重”项目是一个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并且需要多种融资渠道打通,才可以更好的扩大投资。做好两新一重建设,可以促进消费,让民众真正感受到优惠,并且调整社会结构,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更好。

两新一重是指什么内容

什么是“两新一重”?如何激活城市发展新动力?书记市长这样说

5月28日下午,2020年全国两会圆满落幕。在这个特殊节点召开的两会,一系列有关城市发展的命题牵动着人心。

两会期间,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发现,“两新一重”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心城市、韧性城市等热点城市话题,受到代表委员中的党政主官的最多关注。

“两新一重”启动新型城镇化

“两新一重”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被首次提出,其被视作“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有力抓手。

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再次强调了“两新一重”的投资重点,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核心。为了让城市“更宜业宜居”,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建议,实施一批基础性、先导性、标志性工程,抓紧补齐城市功能短板。

城市“补短板”,也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的认同,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已实施多年,新型城镇化进程也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亟待补上在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短板。

张海波说,2019年威海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72%,驱动农民进城的,就是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和更高的生活舒适度,这意味着要完善公共服务,加大在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

新型城镇化的另一个抓手是县城。除了大城市、超大型城市,张海波认为,现在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县城,县城也越来越注重产城融合和人的聚集。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特别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张海波看来,《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县城”与此一脉相承,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和普遍趋势。

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被持续看好,其中“互联网 ”是重要引擎。“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作为推动消费回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农货上行、产业带复苏,是消费复苏的两大重要原因。”拼多多物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5月以来,拼多多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已超过6500万个,较2020年3月的5000万个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数增加了30%。

今年2月以来,不少市县长变身网络主播,为家乡农产品代言,令县域经济发展焕发了新生机。拼多多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市县长直播间”累计售出助农产品超过4.25亿公斤,新入驻“外贸转内销”企业达到11.3万家,产业带订单成交额超过58.9亿元。

新基建:紧抓数字经济浪潮

“新基建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既是对冲当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拉动投资、提振经济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长远之计。”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市长陈晏在谈到新基建布局时表示,2020年贵阳市预计启动相关项目投资230亿元以上。

贵阳市是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的主战场。陈晏说,贵阳将把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同时,重点抢抓贵阳市作为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机遇,加快5G基站布局组网,全力扩大5G民用和商用范围;贵安新区则重点要加快数据中心建设,今年确保建成苹果数据中心和华为数据中心,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数据中心服务器达到400万台左右。

传统石油产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的命脉,对于克拉玛依这样的资源型城市,也在以新基建为抓手,快步转型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克拉玛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刚在两会期间表示,目前,克拉玛依市正依托全疆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园区和联通内地的链路基础,全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信息中心建设。

“我们要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创新发展面向政用、民用、商用领域的IPV6业务,大力开展‘互联网 行业示范工程’,全力打造全疆数字经济产业园示范园区。力争‘十四五’末,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11亿元,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王刚说。

不过,“两新一重”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回报慢,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东营市副市长冯艺东建议,应重点考虑以国有资本、中央预算、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等投入为主。

在新基建方面,比如5G基站、充电桩等,冯艺东表示,因为其能带来稳定现金流,应该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可以考虑采取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但同时,也要注重合理规划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一定要优选项目,以应用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比如,5G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在有丰富应用场景的各类工业园区布局,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建设,有效解决安全、环保的监测管理问题。

多地提出“中心城市”的小目标

针对城市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

两会期间,“中心城市”也被地方管理者频繁提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就表示,徐州要建设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把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四个中心”。

“中心城市,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体现在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周铁根说。

5月22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就对青岛的下一步发展目标提出六个“恳请”,其中特别提到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沈阳市长姜有为在辽宁团会议上也提到,恳请支持并批复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据悉,沈阳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这被视作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动沈阳经济区发展、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不少城市也把“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比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被武汉写入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武汉将通过打造“武汉购”品牌,激发潜在消费,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重塑新时代“货到汉口活”。

重庆的目标也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实施国际消费集聚区建设等十大工程,提档改造中央商务区,建设智慧商圈和国际邮轮母港,培育首店经济,发展夜经济。

提升城市韧性

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城市的抗风险能力推上考场,“韧性城市”也因此成为热词。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表示,在这次疫情中,成都作为管理人口超过2100万的超大城市,主要是依靠韧性城市的建设成果,让经济社会秩序快速恢复。

城市的韧性,是指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城市能够承受冲击,快速应对、迅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

作为超大城市,在未来依旧可能会面对其他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对此罗强表示仍需进一步提高城市韧性。而成都今后将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综合应急能力这三方面具体着手。

与此同时,“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同样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在人才大战、抢人大战中‘战绩辉煌’的城市,无一不是既宜业又宜居的城市。”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宜业宜居的城市在复工复产方面也一定会抢占先机。

在他看来,一个城市只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才能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另一方面,城市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医疗服务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才能吸引各类人才到此就业、创业和生活。

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在由资源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城市的发展要成功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看能否吸引和留住各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为这些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各类人员。

要让城市更宜业宜居,蔡继明认为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要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同样起决定性作用,由此才能校正土地资源在城乡之间、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东部与中西部之间以及工商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配置失衡;二是赋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同等的权能,赋予农村宅基地完整的用益物权和抵押物权,扩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规模,通过增加城市住宅用地的有效供给降低地价和房价,由此才能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的住房门槛,让迁徙的人口能够定居,让各类人员在城市安居乐业。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4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