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蟹产地包括北太平洋的冷水海域,从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至白令海一带,美国阿拉斯加至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北太平洋两岸等。帝王蟹主要生长在寒冷的海域,适宜生存的水温在2-5℃左右。
帝王蟹,又名石蟹、岩蟹,是深海蟹类,生存深度最深可达海底850米左右,适宜生长在寒冷的海域中,能够生存的最低温度大约是1.4℃。
帝王蟹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只母蟹一年可以生产近万只成活小蟹,不过生育期比较短,比如一只帝王蟹的寿命为30年左右,但是生育期只有4年。
吃不完的帝王蟹,比较好的保存方式是冷冻在-18℃左右的环境中,一般可以保存一年左右。
俄罗斯的帝王蟹论个卖?从泛滥成灾到天价食材,帝王蟹的前世今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海鲜市场或者超市生鲜区注意到过帝王蟹,400-600元一公斤的价格在海鲜中贵得十分突出。
但是大家知道吗,帝王蟹的价格高昂并不是因为它的数量过少,恰恰相反,它甚至在一些海域可以说是泛滥成灾。
在俄罗斯的菜市场,摊子摆满冻硬的帝王蟹,个个都在9斤以上,白菜价就能买到 。
科学家在南极近海大陆架下850米处发现了入侵而来的巨型帝王蟹群,个体数量超过了100万只,密密麻麻地覆盖满了海底。
为什么帝王蟹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为什么帝王蟹会在这个时候入侵欧洲和南极?数量庞大到会危害生态系统的帝王蟹,为什么价格如此高昂?人们能否“吃光”它来改善生态系统?请听小编细细分解。
帝王蟹虽然被称为蟹,却并不是真正的螃蟹,而是属于和螃蟹不同的石蟹科。
从结构上,螃蟹有八只蟹脚和两个蟹钳,而帝王蟹也只有六只蟹脚和两只蟹钳,但这并不意味着帝王蟹的攻击力不如螃蟹。它们的体型非常庞大,帝王蟹的壳宽最长可以达到28公分,蟹脚的长度最高可以达到整整1.8米。
超长的武器搭配坚硬的甲壳,帝王蟹拥有了超强的攻击力。另外,帝王蟹还可以耐得住低温。在1度的水温中也可以生存,而它的天敌们最多只能抵挡6度的寒冷。这就代表帝王蟹在1度的水温中没有天敌存在,帝王蟹变成了低温海域中孤独求败的顶级捕食者。
这种大型食肉动物进入了原本没有海蟹生存的水域,对这里的“原住民”大范围捕食,导致原本生活在此的动物数量急剧降低,生物种类急速减少,甚至导致一些动物的灭绝,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
帝王蟹的优越捕食条件并不是一朝一夕进化成的,既然已经存在这种优势已久,为什么会在近期入侵其他海域?是帝王蟹突然觉醒团结,想要扩大“统治面积”吗?
当然不会是这样,甲壳动物并没有人类那样精密的大脑,不会思考和计划。
帝王蟹的耐寒属性是相较于其他天敌体现的,并不能耐1摄氏度以下的水温。而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逐渐明显,很多原本温度低于1摄氏度的海水出现了回温,变成了适合帝王蟹生存的海水,这是导致帝王蟹大举入侵的最大原因。
既然帝王蟹已经泛滥成灾了,按理说商品已经求不应供,为什么价格还会如此高昂?
帝王蟹并非普通的小蟹小虾,而是深海顶级掠食者,因此捕捉也是十分困难的。特制的捕蟹笼重达300公斤,给捕蟹作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稍有失误就会威胁到捕蟹者的生命安全。
捕蟹人通常在笼中放入鳕鱼为诱饵后,将蟹笼投入深深的海底,等待时机成熟再将蟹笼打捞上船。
由于帝王蟹生存的海洋较为寒冷,经常伴有强烈的海风和巨浪。沉重的捕蟹笼很有可能让船体失去平衡,稍有操作不当,便会导致船翻人亡。
艰难的捕蟹作业导致了前往捕蟹的人并不太多,海底的蟹虽多,捕捉上来的却很少,即使人们想通过“吃光”解决帝王蟹入侵的问题,却很难达到目的。
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俄罗斯,看一下这种摆地摊卖帝王蟹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