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允许穿汉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汉服,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汉服。汉服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专注学习,且穿着汉服行动不便,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另外,汉服还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攀比,不利于更好的学习。
汉服作为汉族的民族服饰,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有许多学生都十分热衷于穿汉服,这也是年轻人重视传统文化的表现。但是在学校学生会经常运动。运动型的衣服穿着比较方便,而汉服觉得部分都不适合学生跑跑跳跳。
学校是有权利规定学生们能不能穿什么的。尤其是正规的中小学校,几乎是对自家学生的衣着打扮以及仪表仪容。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而且学校如果允许学生穿汉服就可能会会扰乱教学秩序,所以有的学校不允许穿汉服也是无可厚非的。
如果有的学生穿汉服,就很可能导致着装不统一,就感觉是在拍一部大型的古装剧一样,女生光顾着打扮,就会扰乱教学秩序。而且如今汉服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的汉服通常质量也比较差,穿几次就没法穿了。这样下去也不太合适。
“把校服改为汉服”弘扬传统文化,为啥很多人反对?无外乎3原因
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服受到了诸多人的喜爱和追捧,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个“汉服圈”。穿汉服这不仅是对老祖宗留下的艺术表示尊重认可,也是发扬传统文化的做法,但让学生穿汉服上课这件事上,社会各界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网上,有些教师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汉服变得更受欢迎,如在上课的时候穿汉服。虽然这样的视频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觉得新鲜,也让学生更有兴趣面对老师,但这样的做法依然无法全面推行。
有些人觉得把校服改成汉服,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却对这种提议持反对意见呢?无外乎3个原因。
1.汉服价格高,部分家庭承受不起虽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汉服少则两三百多则上千,这样的消费水平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得起,尤其是学生每天都穿在身上,毁坏的几率更大。在学校不仅要长时间坐着学习,也要外出运动,会增加衣服的折损率。即便对汉服非常热爱而且不是每天穿的人都觉得这项爱好很“费钱”,更何况是处于纯消费阶段的学生。过于推崇只会徒增家长的经济压力。
2.穿汉服上课不方便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课,还要提高身体素质进行户外运动,特别是上体育课要跑步、跳远等。但汉服设计较为复杂,不适合运动的时候穿,可能会让人觉得累赘,而且汉服的穿戴比现在衣服更繁琐,对于学习紧张的学生们来说,每分每秒都是不能耽搁的。
3.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包括服饰。虽然汉族人数较多,但也不应该抹杀其他民族的特色,让所有的同学穿汉服上课。这样“一刀切”的方式可能会影响民族之间的关系,也不符合民族大团结的思想。
穿不穿汉服是个人的选择和喜好,不应该成为强制的要求。虽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发扬,但我们也要分情况看待,对于学生穿汉服来说弊大于利,偶尔搞活动穿一穿还可以,但若是将其变成日常,可能会给学生、家长还有老师带来麻烦。
在汉服的圈层中,还存在着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部分人对“汉服”的态度过于激烈,甚至延伸到线下进行人身攻击,这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潜在的威胁。衣着服饰和生活习惯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提倡保护中华民族的瑰宝,但也应当符合时代的潮流,如果喜欢汉服,可以私下里穿着收藏,正式场合还是要穿现代的服饰,千万不要过于极端,毕竟时代不同。
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喜欢的服饰也不一样,我们应该尊重差异,不能戴上有色眼镜,认为穿汉服就是奇装异服。对于学生来说,汉服有诸多不便,虽然好看复古,但相比来说还是宽大的校服更方便,也更舒适。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私信“育儿”,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
(配图均来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