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的戏剧叫什么

人气:415 ℃/2023-04-25 09:05:46

明代戏曲包括传奇戏曲和杂剧两种,清朝时戏曲叫京剧,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明代戏曲的主要形式是传奇戏曲,它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清朝时期地方戏蓬勃发展,剧目丰富,表演艺术家超多,影响广泛。

明代时期的戏剧主要包括传奇戏曲和杂剧两种艺术形式,传奇戏曲的前身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南戏,比较著名的有姚茂良的《精忠记》、王济的《连环记》和沈采的《千金记》等。明代杂剧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产生了不少作品。

清朝时期是中国戏曲发展蓬勃的事情,特别是地方戏。清朝时期是京剧第一次出现在1876年的《申报》上,在我国历史上,它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

戏剧的特点

戏剧是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综合艺术,它的起源目前不可考证,一般以对话、歌唱或者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戏剧包含四个元素,分别是演员、故事、舞台和观众。

明清两代的戏剧叫什么传奇话本

中国文学史(第四十章 明代戏曲 )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2、明清传奇:“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 一类;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 戏剧的总称。

3、三大传奇: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的三部传奇作品。它们分别是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篇、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的到来。

二、论述题

1、徐渭的《四声猿》在杂剧史上有何成就?

《四声猿》在思想内容上,打破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洋溢着狂傲的反抗思想。体制音律上,有不少创新:一是写成最早的一部杂剧合集。二是徐渭是大量写作短剧的第一个作家,或一出,或二出,或五出,长短不一,从此短剧大为盛行。三是在音乐上或用 北曲,或用南曲,不拘一格,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

2、临川派和吴江派有什么主要分歧?

临川派和吴江派两大派别的主要分歧在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分歧。临川派主张 “以情格理”的至情论,反对封建的理学思想和礼教观念,而吴江派则重视封建伦理的宣扬,正如吴江派的重要作家吕天成说沈璟的戏曲“命意皆主风世”。

二是对曲律的看法不同。吴江派是强调“合律依腔”,主张格律至上,认为戏曲第一位的是作品是否合 律,为了合律可以牺牲抒情表意。所以他说:“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而临川派主张内容重于曲律。

三是重文采还是重本色的不同。吴江派主张本色,反对过于重文藻骈俪,临川派注重文采。

3、明杂剧体制变化有何特点?

明杂剧体制变化的特点是传奇化。

(一)结构上不遵守 四折一楔子,体制自由多样。出现了很多短剧。

(二)音乐上可南可北,南北兼用。

(三) 演唱形式灵活自由,可多人唱,也可连唱、轮唱。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