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是右衽。右衽与上衣下裳、系带等特征是汉服在千百年来传承中依旧保留的特点之一,和一个流传盛广的形容少数民族的词语“披发左衽”相互对应,右衽就是汉民族的代表。汉服中左侧的衣襟和右侧的衣襟是交叉在胸前的,因此也被称为“交领”。
实际上蒙古人、不丹人与藏族人也是交领右衽形制。而从元朝历代黄帝皇后画像中,皆从汉制,为交领右衽的形式,近的来看,目前的不丹国王穿著的传统服饰也是交领右衽的模样。
而左衽也不是少数民族独有的特征,在我国明代初期,除了少数民族服装之外,汉族人穿左衽汉服也是非常常见的,特别是汉族女装。但是随着明朝政权的稳固,华夏服装恢复了右衽。
另外,袖宽且长也是汉服的主要特点,但却不是唯一的款式特点,汉服的短袖、小袖也较为多见。有时历史上各朝代的经济文化与审美关注不同,在袖型上也会有着不同的表现。
汉服科普,入门基础知识(三)基本特征
汉服的基本特点有3个,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系带隐扣。
交领右衽
交领就是左侧的衣襟和右侧的衣襟相互交叉在胸口,这样自然形成的交叉领口,就叫做“交领”。
交领
汉服的领型有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左压右,称为右衽)
交领
除了交领外,还有圆领、直领、方领等领形,“交领右衽”为汉服最典型的领形。
褒衣广袖
汉服多为广袍大袖,礼服的袖子更为宽大。汉服的袖子又称“袂”,衣袂飘飘就是形容衣袖宽大飘逸。
唐衫裙(大袖)
“袖宽且长”是汉服礼服袖型的主要特点,但是汉服不都是大袖,汉服中的小袖、窄袖也很多见。历史上各朝代的经济文化和审美关注不同,其服饰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样式,汉唐时,皇室贵族的礼服大多是宽广大袖,宋明时期,常服褙子多用小袖。
宋褙子(小袖)
系带隐扣
汉服的穿着一般是用带子系住衣服,可以用同种布料制作系带,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布料作为系带,不同颜色的系带也为汉服增添色彩。
系带
大多数时候,汉服的穿着不是用扣子固定,但有用扣子的,用扣子一般也是把扣子隐藏起来,不显露在外面。
系带
汉服的三个基本特征,如果有哪里不对的,或者没有写上的,欢迎大家提出来,再修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