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果之乡在宾川县。宾川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维度较低,光照充足,热量充沛,适宜多种水果生长,故被评为“中国水果之乡”。宾川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
云南水果之乡在宾川县。宾川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夏热冬温,季发达,降水充沛,同时宾川县维度较低,光照充足,热量充沛,适宜多种水果生长,近年来,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政府的支持下,水果产业已经成为宾川的主导产业,产出的水果远销全球,故而宾川县被评为“中国水果之乡”。
宾川县隶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全县居住着25个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下辖8镇2民族乡,总面积2563 km²,人口三十四万,多年来相继被评为“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水果之乡”等。
宾川县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境内河流径流量4.34亿立方米,林地面积66590.508公顷,还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鸡足山,依靠优渥的自然条件,宾川县大力发展水果种植,目前,第一产业已成为宾川县的主导产业。
云南有名的火龙果基地,千亩地日耗万元电费,但收益很可观
现在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来到了四月,冬天最后一丝寒冷的气息在逐渐褪去,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现在大部分农村的务工人员都已经回到了城市开始工作,我们正常的生活也在慢慢的回归。而对于农村的村民来说,他们已经忙了一个多月了,今年气温回升快,很多地方春耕早,而后面又遇到了"倒春寒",很多地方的农民也是在忙着给农作物覆膜保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忽冷忽热的自然环境做斗争。
现在很多地区的发展重心都放在了农村,优惠利农的政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他们成为了创业"新农民",用更成熟的技术,更科技的手段改变着传统农业生态,高质高产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云南有一处田地,专门种火龙果,而且晚上这里灯火通明,光电费就要1万元,但是老板一点也不心疼。他能赚多少?我们来看一看吧。
在云南保山市,怒江边的山麓地带,有一处很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面积非常大,有一千多亩地,种植着三种水果,不过其中最多的还是占比80%的火龙果了,这里火龙果有八百多亩,不过这里的火龙果和其他地方的或许有一些不同:火龙果树的上方搭建了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灯泡,白天看不出什么,但到了夜晚,几十万只灯泡一起打开,整个园区一片明亮。从天空中看就像是亮着光的地毯,非常好看。
也是因此,这片火龙果园成了当地的"网红"果园,很多游客都慕名晚上来参观这个果园,体验一下前所未有场景。很多人这时候会以为,难道这个果园的副业是要发展旅游吗?其实不是是,这里如果游客来拜访,拍照都是免费的,可以随意观看,并不是要发展旅游业。其中是另有原因的,就是为了给火龙果树补光。我们都知道植物的发育需要光照,这样植物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源源不断的发育积累,而晚上打光就是为了在缺乏自然光的时候,能给园里的火龙果补充光照,让它们在夜晚也可以保持一定的光合作用,从而能使果子结得更大更甜。
不过园子里的几名员工一开始都是持反对票的,因为装这种灯成本太高,除了要质量好,还要防水防漏电,这一片千亩地的果园,光装这种灯的成本一个灯泡15元,整个园区就要七八百万元,如果晚上全部打开,电费就要上万元。但是老板最后坚持打灯,他说打了灯以后一亩地基本上收入都会在一万多元以上,一千多亩地就是一千多万,头一年就能回一大部分本钱,再往后就是持续盈利了。
而且这个老板除了火龙果,还种了一百多亩柑橘,还有200亩的麒麟果,这种麒麟果长得就像是黄皮的火龙果,但是口感要比火龙果好的多,而他地里的麒麟果还没结果就已经被订光了,一个果子市场价几十元,非常的赚钱。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这位农村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敢于投入才有回报。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留言,告诉我们。(图文无直接关联,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