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是哪七个

人气:142 ℃/2023-04-28 21:18:40

竹林七贤分别是嵇康、阮籍、阮成、山涛、向秀、王戎、刘伶。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们曾经在嵇康山阳的一个竹林聚会,饮酒作乐,虽然七个人的志向各不相同,但都喜好在山间饮酒作乐,且作品都讽刺当时的朝政。

竹林七贤分别是

竹林七贤分别是嵇康、阮籍、阮成、山涛、向秀、王戎、刘伶。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他们曾经在嵇康山阳(河南焦作修武县)的一个竹林饮酒作诗,快意人生,所以也因此被称之为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属于不同的阶层志向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喜爱在山间饮酒作诗。他们豪放洒脱令人羡慕。在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他们崇尚老庄之学,喜欢游玩自赏,纵酒高歌,每次聚会他们都会饮酒弹琴,吟诗。

竹林七贤他们的作品都讽刺社会的种种现象。竹林七贤中王戎和张涛都在朝为官,而阮籍和嵇康拒绝了入朝为官,其他几人做过官但都隐退。嵇康也是竹林七贤之首,卷入了司马氏和曹氏的争斗中,最后被司马昭杀害。

竹林七贤是哪七个人物注音版

古代诗人的并称及合称(一)——竹林七贤


各位师友好,天天古诗词之意象系列已告一段落。今天我们将开启新的系列,诗人的并称及合称,根据上期投票结果今天我们聊一聊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第一、竹林七贤名号的由来。

在一千多年前的魏晋时期,政治黑暗,战争不断,在战乱年代,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文学群体,他们喜欢饮酒作诗,他们因共同爱好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因一共七人,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的名称,最早出现见于《三国志·王粲传》附《秘康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籍兄了成、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此外《世说新语》中对竹林七贤也有详细记录:“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附赠记忆小顺口溜,方便记忆)

王戎上山(山涛)秀(向秀)了一把射箭术,射死两只鸡(嵇康、阮籍),手拎(刘伶)一只,嘴衔(阮咸)一只。


第二、竹林七贤为何被后人视作一体?

总体而言,七人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魏晋时期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长期隐居,陶醉于山水之乐,枕青石,卧松岗,或酣醉,或抚琴,************,放浪形骸。他们不光能歌善舞,还能弹琴赋诗、为文。他们从未刻意迎合过谁的喜好,只是潇洒做自己,纯靠气度、才华、学识、性情圈粉,在当时形成一股清新脱俗之风。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三,嵇康的部分作品赏析。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世称嵇中散。《史书》中称嵇康“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实在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在诗词乐赋上,嵇康也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

1.蝎盛则木朽,欲胜则身枯。《答向子期难养生论》

如果树木中的蠹虫变得多了,树木便要干枯,如果人的欲望如果太多,身体也会因此而垮掉。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别,往往不是智商和能力的差别,而是韧性和耐心的差别,是内心欲望抑制程度的差别。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时刻抑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有所收益。

2.不以爱之而苟善,不以恶之而苟非。《释私论》

不要因为自己喜爱,便无缘无故地称赞。也不要因为自己厌恶,便无缘无故地去批评。弄清真理,话应三思,看透世间世事洞明皆学问,看淡宠辱不惊的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人生路上,才会有那不期而遇的美丽惊喜!

3.日远迈兮思予心,恋所生兮泪流襟。《思亲》

离开的家庭时间越长,便越会思念自己的亲人。疫情之下,你有多久没回过老家了?天底下那些思念儿女,却不敢轻易表露情绪的父母们,你们的心里到底藏了多少痛?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以上是本人的拙见,论者如云,望行家不吝指正。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