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支那也被称之为中南半岛或者中印半岛,指的是亚洲东南部的半岛。中南半岛指的就是曾经的法国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包括现在的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三个国家。印度支那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平均气温是20度~27度,雨季旱季分明。
印度支那也被称之为中南半岛或者中印半岛,一般是指的亚洲东南部的一个半岛。那里东临南海,西边则是印度洋。它的具体位置是在中国以南的地方。而因为它位于印度以东,所以被称之为印度支那。现在一般普遍将其称之为中南半岛。
印度支那是曾经的法国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包括现在的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三个国家,一般将其简称为越老柬。而广义上的中南半岛,则主要指的是东南亚大陆。不仅包括这三个国家,也包括了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地区,以及新加坡,马六甲,槟城等地。
印度支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它的年平均气温是20度~27度。雨季和旱季十分的分明,那里都是农业国家,矿藏比较丰富,有钨,铬,煤等,还有橡胶,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在抗日战争的时期,支那成为了侮辱中国的词汇。后来将其改为了中南半岛,意思是中国以南的半岛。
谁得谁称霸-关于印太战略高地的二三事
中美印太战略争霸的地缘高地
那块叫中南半岛的地方
自从陆权地缘说进入到海权世界后,世界的关于地缘的重要性进入了深层的转移。比如;在中国古代的“天作崤函 ,俾屏京宝”崤函潼关,山海关等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方,现在已经显得无足轻重。而相当于中国的军事要塞在当今已经前移。太平洋相当于中原大地,台湾片区相当于崤函潼关,日韩片区相当于古海关要地。而整个中南半岛就相当古之荆楚巴蜀。而对这片要地的争夺,也很可能相当于当时秦汉时期的势态,中南半岛的得失对于任何一家有志于霸权的国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南半岛(China-Indochina Peninsula),又称印支半岛。北抵青藏高原,南达印尼以致南洋群岛,东西横贯印度洋-太平洋。面积207余万平方公里。七个国家,3亿多人口。由于天然的地理条件,农业和矿产极为丰富。在当今世界进入资源争夺和地缘争霸的时代以其横贯两洋四周的地理条件,尤其对中国和印度最为重要,其次对于有志于维护世界霸权的美国和西方亦然不可或缺,自从美国将印太战略变成为其制霸世界的根本战略后,中南半岛更是凸显了他的重要作用。
中南半岛在中美战略关系中来说,中南半岛既为战略后方又为战略前方。在中美对垒的大环境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带受制的时候,中国可以战略后撤大西南,中南半岛就是大后方最后固收的屏障,当年中日战争的时候,中南半岛一直充当了抗争的生命线,通过中南半岛转运外界的人力和物质。这在当时的有限地区战争中就显现出了中南半岛对于中国内地的战略维系。对于中国来说在印太战略封锁的条件下通过中南半岛打通印度洋是最捷径的一条生命通道。但是对于美国来说,通过中南半岛也是最捷径的包抄中国内地的通道。当年元宋战争的时候,蒙古人在江汉受阻的时候就是通过打通中南通道对南宋进行了大迂回的包抄,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大包围。所以,在战略上,尽早加快对中南半岛的经营,对攻守双方都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中南半岛对于中印未来的战略构成亦是至关重要的。未来在亚洲对于势力划分的话,在剔除日韩为美国一体之外,中印势必将会是战略的又一两极。其实中南半岛也称为印支半岛,从这个称谓上也可以看出这块地缘对于两国关系的缩影。在英国殖民期间,中南半岛的部分国家当时都说印度的一个省份。从文化上来说,当地主流信仰都是印传佛教的一支,南传佛教。当今印度的政治雄心一直是重返世界大国的宝座。而对其制约最大的非中国莫属。若把印度对于中印在青藏高原的对峙理解为生存战略,那么在其实力已经足以自守后,其对于中南半岛的经略是必然的!其一是封住中国西出印度洋和其争夺利益的担心,其二是利用其势力推动传统天然的文化圈防守住中南半岛不变成中华文化圈的地缘争夺。不要小看印度的战略雄心,唯一一个10亿级以上人口的国家和文明,不大可能相安无事!只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一个民族的选择,看是哪个民族最先适应未来社会的生产和发展!
中南半岛对于中欧来说,由于在殖民时期的影响,中南半岛受过较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半岛精英或多或少都受过西方欧洲的教育,很多的社会主流价值都是欧西文明。而切欧洲社会对于中南半岛的觊觎和野心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大多地方的基督教堂,和如昂山素季一般的受过老欧洲文化熏陶的政治中流砥柱不要太多。
中南半岛对于中日。虽然日本当今被美国驻守制约,但是不排除以后日本会解脱美国的制约,从新走上自主之路,而日本是在东亚传统文化圈中是最有能力对抗中国的一个国家,由于同源的文化,其甚至于在充分理解中华文明上有过之而不及!而其,日本对于大陆战略的执着和向往是十分强烈的!而其以日本民族的韧性,我们决不能轻视目前他们的低调和韬光养晦。可以说,未来对于东亚大陆华夏民族最有威胁的非日本莫属!从历史上蒙元入主中原,到满清入主中原的经验教训来看,他们的祖先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不断的从侵略-败退-侵略-败退-侵略-入主!在华夏民族强盛的时候,基本可以击退周边的民族侵略威胁,但是只要华夏民族在衰弱的时候,周边民族皆都有入主中原土地的天然心态!这是因为东亚最为富庶,地理条件最好的地方就在这块地方!而对于中南半岛的经略确是保证固收或者是进击这片富庶的战略地段。当年日本人苦心孤诣的经营缅甸,扶持昂山(昂山素季的父亲,缅甸国父)并取得巨大回报!而下近代日本通过经济手段在东南半岛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日本在东南半岛的苦心经营,近看有经济收益,远看具有重大的战略收益!只是由于其一贯的低调隐忍,其掩藏在地下的战略甚至被中美印这些明面争夺的玩家而忽略!
从南海到孟加拉湾,从马六甲海峡到南洋群岛,要是越过中南半岛奢谈印太战略的制高点,无疑是无知且狂妄的!至于印太战争的展开,如若一方得到中南半岛这个地方,另一方比然如:孤客穷军,仰人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东南半岛之重,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