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口罩一般累计使用时长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超过4小时就要及时更换。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口罩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卫生用品,它可以有效阻挡有害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佩戴口罩一定要规范。
一般情况下,日常我们佩戴的口罩多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这些口罩都是限次使用的,累计使用超过8小时就要更换。同时,如果是职业暴露人员,使用口罩的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如果口罩使用时间超过上限,就不能继续使用。
当然,我们大部分人日常都处于普通的环境当中,一般只是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如果一次性口罩的佩戴时间没有达到8小时,为了节约口罩可以第二次循环使用,只需将其悬挂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干即可,不可对口罩进行消毒,否则会失去防护作用。
口罩使用的注意事项
佩戴口罩除了及时更换之外,也要注意规范佩戴,口罩要紧贴面部,特别是鼻子的部分,要用力捏紧,口罩要将口、鼻、下颌完全包住。同时,要分清口罩的正反,如果将口罩带反,呼出的气体不能被有效吸收,反而让口罩潮湿,失去防护作用。
一个口罩可以戴几天,用过如何处理?
编审专家:
于晓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关于口罩的各种问题也引发了极大关注。大家都知道,戴口罩是阻止病毒传播,防止受到病毒感染的重要举措。由于口罩种类不同、使用人群不同、使用环境也不同,所以不能统一规定口罩使用多长时间。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建议最少4小时更换一次;如果口罩被分泌物打湿或弄脏,或出现破损,或者感觉呼吸阻力增加时,应立即更换。
那么口罩使用后应该如何处理呢? 使用过的口罩可能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不仅可能源于外界,通过吸气,吸附在口罩的外表面,也有可能因为使用者本身携带细菌、病毒,通过呼气,吸附在口罩的内表面。 人们对如何处理用过的口罩的方法不一,先来列举几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1.用开水烫口罩:高温烫洗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消毒方式,比如煮沸,特点是简单、易操作。但是使用开水烫口罩,肯定需要将口罩放置在容器或台面上,避免不了污染容器或台面;其次,单一靠开水烫,无法满足消毒所需的持续高温,时间也不够,可能仅能杀灭部分病原体。因此,不建议开水烫处理。
2.焚烧处理:焚烧虽然有高温消毒的效果,但是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还会造成火灾安全隐患,因此,不建议个人焚烧处理。
3.剪碎后扔掉:将废弃口罩剪碎虽然可以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回收利用,但并不能杀灭病毒,仍然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因此也不能剪碎处理。
那么用什么方式处理废弃口罩最为合理呢?针对目前已掌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以下几种处理方式比较稳妥。 当你处于医疗机构中,使用过的口罩都应直接投入专用的医疗废物黄色垃圾袋中。这些口罩作为医疗废物会由专业处理机构进行集中处置。 在平时,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人员,应在就诊或接受检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民众,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人,推荐先将用过的口罩丢至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或医用酒精,喷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 对于普通民众,如果没有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口罩在暂时不用时要折好保存。不建议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使用后可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也可把用过的口罩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单独放在塑料袋等密封袋里,再丢弃在封闭式垃圾桶内。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用过的口罩不要让别人接触,以免造成交叉感染;也不要将用过的口罩随随便便丢在包里、兜里,这样容易被污染;在处理完口罩后,请记得洗手,保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