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为什么要拨灯芯

人气:151 ℃/2023-05-03 19:48:33

油灯之所以要拨灯芯,是因为灯油用的是煤油,而煤油是无法自燃的,需要用灯芯来增加油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这也是为什么灯芯烧完之后要重新拨动一下的原因,主要就是让其暴露在空气中,以便充分燃烧,起到照明的效果,一般煤油灯芯是用棉线制成的。

油灯拨灯芯的原因

油灯在电力发达的今天已经很少见到了,但是在过去,它是主要的照明工具。油灯在使用的时候,是需要灯芯才能点燃的,且在点油灯的时候需要事先拔一下灯芯,这样可以让火焰更为明亮,照明效果更佳,而在后续的照明过程中,也需要时不时拨动一下灯芯。

灯油的主要原料是煤油,而煤油挥发的比较慢,将灯芯放在里面可以增加油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但是要灯芯露出外面的部分快要烧完了,油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又会降低,这个时候灯光就会变得比较暗淡,甚至随时可能熄灭,而拨动灯芯,就能让煤油此重新充分和外界空气接触了。

为什么油灯需要灯芯

煤油的闪点在28-45℃,是高于一般环境的,若是直接点很难点燃,借助灯芯之后就能提高灯芯四周的温度,超过煤油的闪点,让其迅速被点燃,所以是往往没有的燃烧离不开灯芯,但是这需要让灯芯立在煤油里面,否则也难以燃烧起来。

油灯为什么要拨灯芯才亮?

“醉里挑灯看剑”的“挑灯”是什么意思?并不是拿着灯的意思

古诗词中,很多看似很容易理解的词语,但我们没有细究,就形成了误解。比如”醉里挑灯看剑“,很多人以为”挑灯“就是拿着灯的意思,这是想当然耳,实际不是这个意思。

“挑”字有两个读音,一读“tiāo”,是担的意思,一读“ tiǎo”,意为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挑灯”的“挑”,是后一个读音,意思是拨动灯芯。

为何要挑动灯芯呢?因为古人是用油灯照明,油灯的灯芯会烧焦,会烧短,这时灯就会变暗,于是就要将灯芯烧焦的部分剔除,将灯芯挑长一点,这样灯才会明亮。在古诗词中,“剔灯”“挑灯”都是使灯更加明亮,比如“剔尽寒灯梦不成”。同样,“剪灯”也是指剪掉蜡烛烧焦的芯,让蜡烛更加明亮。

挑灯这个词,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其实是饱含深意的。挑灯是因为油灯灯芯烧焦烧短,说明油灯已经燃了很久了,因此反映出作者深夜久坐的情形。在古诗词中,一个词语往往是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与情感的。

“醉里挑灯看剑”是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题中陈同甫即陈亮,他是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的挚友,也是一个词,词风接近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开篇写词人在醉中挑亮灯光,细看自己的宝剑,在梦中,又回到当年号角声不断的军营中。挑灯看剑,梦回军营,写出词人心念沙场,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醉”、“梦”二字,却又点出了词人的理想已经破灭。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汰侈》篇:“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炙(zhì):烤熟的肉。麾(huī)下,部下。麾是军中大旗。五十弦,指瑟,古瑟有五十弦,这里泛指军营中的乐器。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点兵:检阅军队。

这三句写梦中军营的场景。在军营中,将士们一起分食烤熟的牛肉,演奏着塞外的音乐,在秋日的战场上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卢:良马名,一种烈性快马。刘备的马也叫的卢。霹雳,本是疾雷声,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

这两句写战场情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飞快,弓弦像雷声一样响。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结,把事情做完。君王天下事:统一国家的大业,此处特指恢复中原事。

在战场为君王了结统一天下的事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盛名。

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的大部分,都是写词人的想象,他醉里看剑,梦回军营,想象着自己在战场上驰骋,在战场上统一国家,建功立业,为君王了却天下事,为自己赢生前身句。但最后一句猛然转折,前面的一切都只是想象,现实中,自己只是一个可怜的白发老人。

夏承焘(tāo)《唐宋词欣赏》中评:“这首词的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为一意。全首词到末了才来一个大转折,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