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饺子的工具叫什么名字

人气:157 ℃/2023-05-04 03:14:33

捞饺子的工具叫做漏勺,也有地区用的是笊篱,这两种工具都可以用来捞饺子。不同地区的笊篱材质也不同,比如福建地区笊篱就是毛竹编成的,漏勺表面主要是镜面抛光工艺,它易清洗健康卫生,使用方便。

捞饺子的工具是

捞饺子一般采用的工具是漏勺。也有地方用笊篱捞饺子,笊篱有竹编的也有金属的。漏勺材质也很多样,但是漏勺要比笊篱小一些,而且不如笊篱好用。笊篱的形状像蜘蛛网一样,不仅可以捞饺子还可以捞面。

不同地区的笊篱材质也不同。福建农村的笊篱就是用毛竹编成的。笊篱的把手也是毛竹片制作的,大概有三尺长。福建地区一般用笊篱打捞番薯米和还没有完全蒸熟的大米饭。现在的笊篱大都是不锈钢制成的。

漏勺的表面是镜面抛光的工艺,还结合了磨砂工艺,手感很舒适不会打滑。它一般是不锈钢制作的,很好清洗,而且卫生健康,它的柄是空心的,不容易传热所以用起来比较方便,不会烫伤手。

捞饺子的工具叫什么

乡村记忆|柳编笊篱

「柳编·笊篱」

烟青色的黄昏,村庄里炊烟袅袅,与一日三餐最亲近的就是炊具了,笊篱是锅灶的芳邻,烟熏火燎的墙上,悬挂着它的一生。

记忆里,微黄的笊篱挂在一枚小小的铁钉上,柳质的筋骨和经络盘出碟子大小的圆掌,一尺多长的把儿和圆形凹盘紧紧相依,仿佛天上闪烁的北斗星,也像大版的勺子,沾染着时光的印记。

屏息凝神,仿佛能听见笊篱捞取着粗茶淡饭,蓄养着一家人的生活。

从有了老屋开始,从日子的源头开始,笊篱就是做饭烧菜用的得力炊具,家庭主妇的重要帮手,以捞取和过滤为天职,走过跟铁锅耳鬓厮磨的日子,走过跟碗盆磕磕碰碰的日子。无论做饭或烧菜,笊篱都不惧热烈与冰冷的历练,捞取水中之物,滤掉多余的汤和水,陶冶出食物本真的样子,守望着清贫而温暖的家。

孩子们最温暖的美食记忆,就是笊篱的出现。逢年过节、红白大事、过生日、生孩子,都需要一把笊篱来帮忙。

在众多的传统节日里,大多离不开饺子,当大锅里的水上下翻滚时,一盖垫排列整齐的饺子利落地滑到锅内。

轻搅慢转间,饺子便浮出了水面,点水压滚,盖锅煮皮儿,开锅煮馅儿。胖胖的饺子用筷子轻轻一按,饺子皮儿绵软而有弹性,便是熟了。此时,笊篱仿佛闪烁着渴望的清光,被一双勤劳、宽厚的手掌握在掌心,麻利地贴着锅边游向中间,抬头跃起时,凹盘里便盛满了白净饱满的饺子,倒进盘里后,再次跃进大锅,旋转、按压、打捞。一把笊篱在铁锅里游刃有余,让食物归位生香,平凡的日子便其乐融融,温馨满屋。

用笊篱也需要技巧,慢悠悠并不是不堪重负,用了一辈子笊篱的女人,自然知晓笊篱贴着锅边游走不容易碰破饺子;动作缓慢,捞取的饺子也不容易从笊篱中滑出去。

吃完饭后,清洗碗筷的时候,笊篱也需要洗个澡,否则时间长了,笊篱里污垢越积越多,就会长毛。

盆子里清水荡漾,笊篱的身子慢慢探进去,女人操起一把饭帚,仔细地来来回回刷洗,把水垢和附着物刷掉,脏水清出,冲洗两遍后,才被挂在墙上晾干,静等下一次再用。作为辅助炊具,一定要清洁到位,农家的日子可以粗糙,可以简省,但必须干净,这样的日子才过得靠谱,过得舒心。

笊篱不仅捞面条、捞饺子、捞青菜,干净利索,手起汤尽,还可以兼职捞麦子。负责捞麦子的笊篱稍大一些,也有的人家一物两用。对于七、八十年代生长在农村的人来说,淘洗麦子是一种无法抹去的记忆。

选一个晴好的天气,女人把准备淘洗的麦子,在簸箕里筛去细小的沙粒和土,簸去碎草屑。清水倒进大铁锅里,水要宽裕,盖过麦子为好,再把处理过的麦子倒进水里。

笊篱好似女人认养的孩子,非常听话,在水面轻荡几下,荡开尘埃,慢慢地搅动、淘洗。锅内旋转着水涡,使泥土散开、砂石下沉,让麦皮和萆瘦的麦子等杂物浮上水面,然后轻轻地漂捞干净。笊篱出动,就像江河里洒下了天罗地网,只要顺着同一个方向轻轻地转上几圈,再突杀一个回马枪,无论何种飘忽不定和隐藏的杂物,都会乖乖就擒,一网打尽。

然后,笊篱再伸出粗糙的舌头,将锅里的麦子卷进嘴里,一下一下旋转捞出干净的麦子,倒在滤网里滤水。

笊篱断不能直接将麦子顺着捞起,应是一旋一停,借助浮力让麦子随着水流进笊篱,这样,仅有的泥沙就被分离置于锅底了。有经验的妇女,左三圈、右三圈,捞起麦子搁在锅沿抖几抖,动作娴熟,富有韵律。感觉水少了的话,再加点水,继续搅动捞取。要是一连串的动作沉稳流畅,一气呵成,那么,女人绝对是一把过日子的好手。

淘洗完所有的麦子,太阳已经升起,用早已备好的干净棉布擦洗一遍,倒在早已铺好的席子或者塑料纸上晾晒。在过去那个年代,麦香的背后,也有笊篱的付出,它和众多农家用具一起演绎着生活的乐章,包罗万象人生。

一把有责任的笊篱,让我们饱暖终生。用得久了,在漫漫时光的修炼中,笊篱也就老了,灰褐色掩住了原来的淡白微黄,沟纹里流淌着陈年的光阴,边缘开裂或者磨坏,色暗架松,一副人老珠黄的模样,这时候就该去集市买把新的了。庄户人家,有把笊篱凝聚着食物的灵魂,日子才不慌,才有一份儿底气。

其实,笊篱还有竹编的,细竹篾在粗骨架上被编成蛛网状,把是木头的,使用的油光锃亮。手艺精湛之人编出的笊篱边缘平整,像一个带把的砂锅,接过后令人爱不释手。

随着技术的进步,不锈钢丝编的笊篱,光亮炫目,精神抖擞地有些挑衅,进家后承接起柳编笊篱的工作,让柳编笊篱备受冷落和打击。

再后来,灶屋里多了个铝制的大漏勺十分招摇,美观,精致,轻便,与笊篱一般大,布满黄豆似的眼儿,漏水效果也好,它们高贵的姿态,把柳编笊篱的平庸彰显无遗。

远去的光阴叠压着记忆的折痕,柳编笊篱被迫走出了烟熏火燎的炊事,以一颗古朴之心,站在岁月的路口,而它曾经为我们捞取古旧而温暖的时光,仍然在梦中晶亮闪烁。

那一把柳编笊篱,悬挂在记忆的壁垒之上,简陋、质朴,清晰如昨。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