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砚是哪四个

人气:459 ℃/2023-05-04 20:07:10

1、端砚:端砚石质优良,触感细腻,滑不拒墨,为“群砚之首”;2、歙砚:歙砚最早出现于唐朝开元年间,色泽如碧玉,品种较多,以青黑多金星为上品;3、澄泥砚:澄泥砚是用澄江泥土制成,朴实无华,经久耐用;4、洮砚:老坑石洮砚大多品质贵重,千金难求。

中国四大名砚指的是

1、端砚

端砚主要制作材料是端砚石,因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烂柯山西麓而端溪水一带而闻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端砚石质优良,极为细腻,具有滑不拒墨的效果,不管是用来书写还是绘画都极为实用,被誉为“群砚之首”。

2、歙砚

歙砚主要产自现今江西省婺源县龙尾山西麓武溪,在古时候又被称为龙尾砚,最早出现于唐朝开元年间,歙砚石质优良,色泽如碧玉,敲击后声如玉石,极为温润,其品种较多,大致分为眉纹、罗纹、金星纹等,以青黑多金星为上品。

3、澄泥砚

澄泥砚制作材料和其它的砚台不同,并非是用石材,而是使用澄江的泥土,也由此得名。澄泥砚的制作起源于唐代,到宋代的时候才开始兴盛,其质地坚硬,耐磨,容易发墨,虽然造型朴实无华,但是在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4、洮砚

洮砚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有名,且十分贵重,一些老坑洮砚多为皇室、文豪所使用。相较于其它的砚台,洮砚制作石材储量少,难采集,特级老坑石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采段,现在市面上的老坑石洮砚价值极高,多用来收藏。

中国四大名砚是哪四个排名

中国4大名砚你知道吗?一块石头也可以美得不可方物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 ,以笔蘸墨写字,笔、 墨、砚三者密不可分。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就已初见雏形。

端砚

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著。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

歙砚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名。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米芾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2004年9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歙县"中国歙砚之乡"荣誉称号。

洮砚

产于甘肃藏族自治州佑潭县,古称洮州,故名。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十多天不干涸。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唐代柳宗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洞天青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砚,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歙砚

全称歙州砚,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造型浑朴,浮雕、浅浮雕、半圆雕等手法是歙砚台的工艺风格和特点。

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米芾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


「来源于网络」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