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镯手围可以通过周长、试戴、宽度等方法测量得出。周长法通过测量手最粗部位在最细状态时的周长,计算得出最合适的内径,试戴法通过试戴手镯找到最合适的内径,宽度法测量手掌宽度,根据尺码标准找到对应的手镯内径。
1、周长法
五指并拢,用软尺量出手的最粗部位,在最细状态下的周长,然后除以3.14,再加上1~2mm,就是适合自己手镯的内径了。例如测量出的长度是170mm,那么就是170/3.14+1~2=55~56mm。
2、试戴法
选戴手镯时,找到能戴入4个长手指,并至虎口处,感觉稍紧一些的手镯,测量这个手镯的内径,这个尺寸就是适合你的圈口,若果想要戴的松一点,就将圈口放大1~2mm,这样更方便取下来。
3、宽度法
直尺或者软尺量手掌宽处,除大拇指外的宽度,测量出的尺码根据相应数据选择合适内径的手镯。尺码标准为,手掌最宽处62~66mm,戴内径50~52mm的镯,66~70mm,戴内径52~54mm的镯,以此类推,82mm以上的戴60 mm以上的镯。
1根细线1把直尺,简单4步,轻松测出自己的手镯圈口大小
大家好,我是轩哥。
手镯一开始其实是指挥战争的敲打乐器,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装饰品,并且颇受人们的喜爱。
像汉唐时期的手镯多以金属材质为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手镯的制作材质也多变了起来。
到了清朝末期,受慈禧的审美影响,翡翠手镯成了当时的“时尚潮流”,引得各位贵族夫人们都争相购买,并一直流传至今。
而如今的翠友们在挑选翡翠手镯之时,多侧重于镯子的颜值、种水、瑕疵等方面,而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圈口!
抛开圈口大小不谈,光看翡翠手镯的品质,可谓是本末倒置!
因为手镯是需要贴手佩戴的物件,可调节性几乎为0,圈口对不上,品质再好也白搭!
因此轩哥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如何在家测量出自己的手镯圈口大小。
首先,大家得准备好一根细线和一把直尺,然后分4个步骤,得出最后的数值。
第1步:五指并拢
大拇指放到尾指的指根处并拢捏紧。
第2步:量周长
用细线量手围最宽部位的周长。
第3步:测数值
用直尺量出细线的数值。
第4步:换算
直尺测量出来的数值还得再除以3.14,才是适合自己的手镯内圈的大小。
大家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直接通过上方的尺码表进行快速换算得出最终结果。
(贵妃镯)
如果大家手中本身就有一款翡翠手镯,却不知尺寸的话,只需要拿一把直尺量下手镯内圈直径就可以了。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翠友手中的镯子是贵妃镯,那测量出来的圈口数值得减去1-2个圈口才是标准数值。
因为贵妃镯的内圈呈椭圆形,在同等圈口的前提下,会比圆镯更难佩戴,手骨较硬或微胖的翠友很有可能出现卡在中途戴不进去的情况。
因此翠友们在挑选贵妃镯时,尽量选择自己圈口略大一些的镯子。
以圆条手镯为例,戴55-56圈口的翠友是最多的,这个圈口也因此被称为黄金圈口;
而小于52的圈口,则是小众圈口,市场价值往往要比黄金圈口便宜不少。一是因为圈口,耗费的原材料少;二是因为能戴进去的翠友,有时候放个一年,折价卖都不一定能卖出来,全凭缘分。
大家可千万不要想着占小圈口这个便宜!想着硬戴进去就万事大吉!
镯子可不比珠链,可以调节内径。这以后但凡吃胖一点,镯子就会卡得紧紧的,最后还得劳烦消防队,实属得不偿失。
因此轩哥也不建议大家给小朋友佩戴童镯,毕竟小朋友的身体变化要远大于成年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今年合适的圈口,到明年可能就会因身体发育而卡得紧紧的,最后取都取不出来!
我是轩哥,关注我,专注每天分享翡翠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