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时间一般不少于15秒,但是其标准时间应该控制在30秒,这样洗手才可以保证手掌、手背、指缝、指尖等部位被清洗的更加干净。一般洗手步骤分为内、外、夹、弓、大、立、腕,同时一定要用流动的水清洗,避免手部二次污染。
一般洗手时间最好不少于15秒,这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把手掌、手背、指缝、指尖等难以清洗的部位清洗干净。如果是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来说的话,其实洗手的标准时间应该在30秒,最好可以达到30秒以上。
按照七步洗手法来说一般洗手的流程分为内、外、夹、弓、大、立、腕,同时这也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之前需要进行的手部清洗方式。按照步骤将手洗干净之后,可以避免手部的脏污和细菌传染,并且还可以保证进食安全。
清洗手部的时候要用肥皂或者杀菌洗手液,将手搓洗干净之后同时用流动的水进行清洗,这样才能有效的洗掉手上的细菌和灰尘。洗完手之后最好用毛巾或者纸巾擦干,不要用手接触其他的物品避免发生二次污染。
7步洗手法,15秒不能少
近来天气不错,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致病微生物繁殖速度也相应加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建议,我们应勤洗手、正确洗手,通过有效防止病毒传播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洗手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是的,我们手上的病菌用肉眼是无法看见的,它是病菌与口鼻之间的运输工具,正确洗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经手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手足口病、诺如、水痘、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因此小朋友们千万不能觉得小手不脏就不洗手,这样做只会增加病从手入的机率哦!
我们的手,跟随我们的活动轨迹,每天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有可能沾染上各种不同的细菌:
逛商场
去书店
去医院
取快递
嬉戏
打喷嚏
做家务
如果不及时洗手,可能会导致细菌直接携带进人的身体当中,从而引起并发症。洗手,是有效减少细菌、病毒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到底如何正确洗手?
7张图,带你读懂洗手的正确姿势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这一套洗手动作最好能坚持15秒以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规定的医护人员标准洗手的时间要求是不少于15秒),有可能有小朋友会问,15秒是多久呀?15秒,大约是唱一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当然,如果你的小手特别脏的话,也可以多唱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