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有*********、*********类、*********类、合成******素类等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是被世界各国管控的第三代毒品,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因其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吸食后会引起各种恶性暴力案件犯罪。
毒品分为传统毒品、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最常见的主要是******药品类中的******类、******类和*********类。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策划药”、“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
新精神活性物质根据药理特性分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致幻剂、******类、挥发性溶剂、烟草。
第三代毒品毒害巨大 已出现上万起致死案例
禁毒,是一个从未过时的话题。
面对毒品这一世界性公害,珠海禁毒特推出“禁毒课堂”系列,为民众系统、完整地普及禁毒知识,帮助大家掌握认识、预防毒品危害的基本能力,增强防毒、拒毒意识,做到“全民禁毒,自觉禁毒,有效禁毒”。
新精神活性类物质
新精神活性类物质,也称“策划药”,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执法打击,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类似管制毒品的******、兴奋或致幻作用。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之后,新精神活性类物质是在全球流通的第三代毒品。
1. 氯 胺 酮
★常见形态:俗称****,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
★成瘾性:成瘾性强,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两到三次就会上瘾。在停用后会对一切失去兴趣,且吸食前后的情绪落差极易引起抑郁情绪。
▁▂▃ 毒 性 ▃▂▁
****滥用对人的专注力和记忆力损害严重,且能够持续到使用后数天。
吸食****会造成思维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改变,如幻觉、意识与行为障碍等。甚至改变性格,变得暴躁易怒、疑心偏执。
生理上,****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均会造成损伤,吸食剂量越大,毒副作用越显著。****容易造成泌尿系统和肾脏的直接损伤,有“拉K一时,尿布一世”的说法。
2.合 成 大 麻 素 类
★定义:合成******是一系列具有类似天然******素作用的人工合成物质。
★外观:该类制品多以香料、花瓣、烟草、电子烟油等形态出现,代表制品包括“小树枝”“香料” “香草烟”等。
▁▂▃ 毒 性 ▃▂▁
吸食合成******素能产生比天然******更为强烈的快感,这导致合成******素迅速蔓延,已成为新精神活性物质中涵盖物质种类最多、滥用也最为严重的家族。
由于此类物质常常被混合滥用,使得其成瘾性和危害性更难以判断,相关的研究也很有限。
一般认为,它们的成瘾性和戒断症状类似天然******,长期吸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精神错乱,同时也存在致癌的风险。
3.卡 西 酮 类
★常见形态:*********类物质已达上百种,常以“浴盐”“植物肥料”“除草剂”“研究性化学品”等名称伪装出售,多为粉末和片剂。
▁▂▃ 毒 性 ▃▂▁
吸食*********类物质会带来兴奋和致幻作用,伴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反应。
由于*********类物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中枢的能力较弱,滥用者往往会加大用量并持续吸食以获得预期的兴奋感,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大脑损伤。
目前已有许多吸食此类药物导致精神错乱、自残及暴力攻击他人的案例。
4.芬 太 尼 类
★定义:*********属于******类物质,*********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均为*********的衍生物,是人工合成的强效******性镇痛药,药理作用与******类似。
★管制情况:目前我国已列管卡*********、呋喃*********等23种,涵盖国际禁毒公约管制的全部*********类物质。
▁▂▃ 毒 性 ▃▂▁
此类物质药效较强,极少量的摄入即可对人体造成伤害乃至危及生命。据折算,1g*********相当于40g*********,1g其他*********类物质相当于1.25-66.8g*********。其中衍生物卡*********,其药效和毒性是*********的5000倍,约为2毫克就足以使一个成年人死亡。美国已出现上万起滥用*********类物质致死案例。
5.色 胺 类
★常见形态:是“零号胶囊”的主要成分,以胶囊、片剂、粉末、液体等多种形式出售。
★副作用:瞳孔放大、恶心、下颚禁闭、肌肉紧张过度、高血压、心脏过速等。
▁▂▃ 毒 性 ▃▂▁
色胺类物质吸食后能使人体产生强烈的幻觉。
吸食过量会产生幻听、行动迟缓,甚至丧失意志,严重者还会出现全身抽搐,急性心脏衰竭,导致死亡。
结束后的中毒反应有恐慌、害怕、畏惧、肌肉疼痛、失眠等,情形因个体差异严重程度不同。在使用过程中,滥用者常因为突发性的意识丧失导致身体受伤。
6.苯 乙 胺 类
▲吸附在邮票状小贴纸上的苯乙胺类毒品▲
★滥用症状:在低剂量摄入后,主要产生类似吸食苯******类药物的兴奋作用;在高剂量摄入后,则产生类似吸食*********二乙胺(LSD)和麦斯卡林的强烈致幻作用。
长期滥用该类物质导致精神错乱的案例也已有出现。
▁▂▃ 毒 性 ▃▂▁
该类物质具有兴奋能力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一次大量使用会导致心动过速、血压上升、肝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状,甚至可以引发抽搐、脑中风致死。长期滥用则会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使滥用者精神错乱,出现妄想和抑郁等症状。
7.植 物 类
植物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恰特草(Khat)、卡痛叶(Kratom)、鼠尾草(Salvia divinorum)。
★恰特草:
原产于非洲及阿拉伯半岛,主要活性成分为*********,具有兴奋和轻微致幻作用。由于*********的降解,恰特草一般以新鲜的植物出售,但也有卖干叶子的,和酒精提取物的。
恰特草具有成瘾性,长期嚼食会使人厌食,导 致营养不良,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卡痛叶:
原产于东南亚,主要活性成分为帽柱木碱和7-羟基帽柱木碱,具有类似******的******作用。
★鼠尾草:
原产于墨西哥,主要活性成分为二萜类物质,具有强烈致幻作用。鼠尾草一般以以种子或叶子出售,但也有卖液体提取物的。
新精神活性类物质相关答疑
截至2018年9月,我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达170种。比起前两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类物质为何有这么多种类?
新精神活性类物质是毒品制造者为规避法律管制,在原毒品基础上进一步修饰所得,新精神活性类物质与其“母药”化学结构虽然极其相似,但从化学概念讲却是不同的物质。
许多新精神活性类物质在制造之初是非列管物质,毒品制造者借此逃避法律的制裁。
为什么说新精神活性类物质强烈冲击了前两代毒品?
一方面,比起传统毒品和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类物质具有种类多样和快速更新的特点,能迅速占据市场,为缉毒侦办及法律管制带来更高的难度。
另一方面,吸食此类毒品的滥用者有时也难以把握自己购买毒品的实际种类和用量,极易发生吸食过量,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新精神活性类物质比起传统毒品与合成毒品而言,哪个危害更大?
当然是新精神活性类物质。由于新精神活性类物质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毒理作用比传统毒品更强烈,在吸食后会引起偏执、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等反应,由此诱发的恶性暴力案件犯罪屡有发生。研究发现,滥用该类物质导致的暴力犯罪案件是传统管制毒品的7倍。
而且,新精神活性类物质不仅种类繁多,外形也很多变,令人防不胜防,目前在市面上出现的伪装包括干花、跳跳糖、巧克力、曲奇饼干、饮料等,青少年容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接触到此类毒品!
对于毒品,我们始终只有一个态度:禁!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毒品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全方位的严重损害,自觉防范毒品、抵制毒品,不与摧毁人生的“恶魔”为伍!
信息来源 | 中国禁毒 健客网
编辑 | 珠海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