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辣锅里面的油量会比较大,由于油的密度要小于水,所以油会浮在水面上起到一个密封作用,防止热量散失,从而使辣锅沸腾的更快。虽然清汤锅表面也有油,但量比较少根本达不到覆盖清汤的程度。
鸳鸯锅起源于重庆,因其可以享受到不同口味火锅,而备受大众的喜爱。
鸳鸯锅随着不断地推广,现以发展成可品尝多种口味的三分锅和四分锅。
火锅吃多容易上火,建议一周吃一次即可。
为什么鸳鸯锅两边不同时沸腾(科普沸腾现象)
海底捞鸳鸯锅
本文分为相态、蒸发现象、沸腾现象、辣锅先开四部分。
火锅自从诞生起就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无论你是不是一个资深吃货,火锅灵活的底料、蘸料、荤菜、素菜搭配总能适应你的味蕾。
通常来讲,等待的时间最难熬。就在等待开锅的过程中,大家都发现,鸳鸯锅里,辣椒油的一半总是先开锅。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沸腾现象,消除大家心中疑惑。
首先要说物质的相态。通俗来讲就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个在地球上很常见(放在宇宙中还有很常见的状态,本期姑且不讲)。
从微观角度来看,宏观所见的物体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不同类型微粒大量聚集构成,且微粒有无规则运动的趋向。
固体里面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强烈,强烈束缚下能够保持宏观外观稳定。液体内部的粒子之间作用稍弱,保证聚集的同时却不能维持形态,因而具有流动的特性。而气体形态下,粒子之间作用最弱,粒子可以自由自动,因而可塑性最强。
对于水来讲,固态为冰,液态为水,气态为水蒸气,作为组成构件的水分子在微观尺度具有无规则运动的特性。这种无规则运动能量的强弱对应着温度的高低。温度高,能量强,冲破束缚就是气态;温度低,能量弱,束缚牢固就是固态;液态介于两者之间。
与此同时外界压力是另一影响因素,当然这一因素只显著影响气态,即使高温条件下,加高压仍能让水蒸气凝聚液化(这也是高压锅和液化石油天然气的原理,本期暂且不讲)。这里我们以地球上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背景来谈。
对于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过程,包含了沸腾现象和蒸发现象。先说蒸发,液态水暴露在大气中,表面水分子在无规则运动驱使下,同时会脱离束缚而逃逸到大气当中(同时大气中的水分子也有机会进入水体的怀抱,通常大气中水分未饱和,水体总量以减少为主)。蒸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更加旺盛。同时外界气压对蒸发来说是个阻碍,气压越高,越阻碍蒸发。
再说沸腾。当水体内部温度逐渐升高,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也在加强,加强到水体内部水分子也都开始气化,这是对应的温度叫沸点。继续加热,大量产生的气泡同时涌向表面,也就开锅了。这就是沸腾。(这里还有个饱和蒸汽压的概念,和表面张力也有关,本期不讲)。
现在讲讲为什么辣锅先开。辣锅之所以辣,是因为加了辣椒油,辣椒油比水轻,覆盖在水面以上。同时辣椒油的沸点比水高,所以能一直保持在水面以上作为保护层。和清汤相比,同样的加热过程,清锅由于没有油层的覆盖,热量损失要大于辣锅,辣锅升温自然就领先清锅,所以也就先沸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