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属于西安城区北郊。未央区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位于西安城区北郊,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市人民政府驻地。未央区总面积264平方千米,区境东至灞河,与灞桥区为邻。西依漆渠河,与咸阳市秦都区交界。西南部与雁塔区、长安区接壤。
未央区名源自境内大汉皇宫未央宫,意为“繁荣兴盛,不尽不衰”。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秦、汉、唐等11个王朝在未央建都,古遗迹数量为全国区县之最。
未央区的古迹遗址有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等三大遗址区。
「西安地理」西安曾设过阿房区,与未央、雁塔二区“瓜分”莲湖区
西安市各个区县的名字都蕴含着浓厚的历史韵味。曾几何时,西安市还有一个“阿房区”,这个叫法如今只出现在一些志书和老物件上,依旧记得它的人恐怕并不多。
阿房区的一份任命书 图片据网络
西安市最早以地望命名的辖区之一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的生动描写,使得这座宫殿闻名天下。阿房宫遗址在西安西郊阿房村一带,史载,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因嫌咸阳宫规模小,便驱使70万民工、刑徒再建朝宫,名为“阿房宫”。事实上,阿房宫未及建成始皇帝就呜呼哀哉了。项羽入关后,阿房宫遭到焚毁,仅留下一个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的土台,当地人称之为“始皇上天台”。台的南面还有一段面积约26万平方米的台地,人称“郦坞岭”,也属于阿房宫遗址范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房宫虽早已烟消云散,但时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安市的行政区划中却出现了一个“阿房区”。据《西安市志》记载:“1954年9月25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报内务部批准……将西安市原辖12个区……合并调整为9个区……(其中)阿房区,由原十二区和从长安县划来的郭杜区十一乡,三桥区四、五、六乡和三桥镇及斗门区四、五、六、七乡组成,区人民政府驻人民村(原解家村),辖西郊西至漆渠河地区。”由这段资料可知,阿房区早在西安市首次调整区划时就出现了,是当时以地望代替序数命名的西安市9个辖区之一。
曾与未央、雁塔二区“瓜分”莲湖区
阿房区在西安历史上曾风光一时。据《西安市志》记载,1960年在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西安市再次调整区划,当年5月20日曾宣布将莲湖、碑林、新城三区撤销,其原来管辖的区域划分如下:“莲湖区划归阿房区;碑林区划归雁塔区……新城区东郊划归灞桥区,其余划归未央区。”这段记载与史实有所出入,相较之下,《莲湖区志》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准确:“在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西安市人民委员会1960年4月20日报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同意,西安市调整区划,莲湖区建制撤销,北院门、青年路、城隍庙后街三个公社地区划归阿房区,建立阿房区莲湖人民公社,俗称大社,原三公社为分社。西关公社划归阿房区土门人民公社,改名安定门分社。北关、红庙坡公社划入未央区为大明宫人民公社两个分社,西大街公社划入雁塔区为南院门公社一个分社。5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这段记载与我当年的记忆相吻合,说明1960年莲湖区建制撤销后被阿房、未央、雁塔三区“瓜分”。
存在约11年后消失
阿房区虽然盛极一时,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它在几年后就迅速消失了。据《西安市志》和《莲湖区志》记载,1962年4月7日,经批准,恢复新城、莲湖建制,各区辖域恢复至1960年5月以前的界线,同时大社建制撤销,分社仍称人民公社。至此,北关、红庙坡、西大街、青年路、北院门、城隍庙后街等6个公社复归莲湖区所辖。时至1965年9月,阿房、灞桥、雁塔、未央区建制被一并撤销,辖区合并为一个,统称“郊区”。是时,阿房区所辖西关、土门、桃园和三桥等4个公社被划归给莲湖区,阿房区自此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即便后来其他几区又恢复建制,阿房区也未能重现。满打满算,这个曾经红火的阿房区一共存在了大约11年。
阿房区虽然消失了,但关于“阿房宫”的历史故事仍在流传。西安有不少以“阿房宫”命名的街区、村落、单位,例如西安第一家正规电影院——“阿房宫电影院(最初叫阿房宫大戏院)”,以及一度声名赫赫的“阿房宫游乐城”,就连西安至成都的高铁也有“阿房宫站”,由此可见阿房宫对后世影响深远。
□朱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