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伸进温水中,手部感觉较热但不烫,水温大概为40度。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至37度之间,40度如同触摸发烧者的额头温度。如果不确定最好用一根手指轻触一下水,避免被烫伤。
如果是30度的水温,人体手部会感觉水微温并有舒适感,如果水温过高,如50度水温,那么手感会比较烫,长时间放在水里身体可能会稍热有出汗感。
通常情况下,洗澡水温控制在35至40度左右,人体会比较舒适,不过由于夏冬温差原因,建议夏天洗澡水在37度,冬天在40度合适。
别再说水中没鱼,什么钓法都白扯,那是你根本就不会观察
网上颇有一些钓友,心态很奇怪,你写什么技巧性的文章,都会给你回一句,水里没有鱼你说这些都是废话;先不说这句话对作者的打击有多大,首先就问一句,你连鱼都找不到,你钓哪门子鱼?你以为钓鱼就是找个有水的地方扔把饵料,挂个蚯蚓就能钓上来了?
吐槽完毕,钓鱼钓鱼,首先要有鱼才能钓鱼,鱼都找不到,你抛竿抛的再准,饵料味型、状态配的再好,都是关着门自己玩的把戏;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钓鱼人,第一要学的必须是找鱼,其次才是打线组、抛竿、开饵、调漂,那么找鱼有哪些窍门呢?
窍门一,会看;这话怎么理解呢?水域内只要有鱼栖息、游曳、活动,那多少都是有痕迹的,比如鱼群在水底游曳时,会翻起底泥,导致水泡上浮,这就是鱼泡;鱼在半水到上水层游曳时,鱼尾拍击水的时候,会形成浪花,或者形不成浪花,但是会从击水处开始呈波浪状扩散,这就是鱼星和鱼花;
同时,水质清澈的水域,一眼见底,有没有鱼一目了然,浑水的水域,再观察一下鱼花、鱼星、鱼泡之类的,就能大致判断那片有鱼;同时结合水域水草分布的情况,比如芦苇等水下生长的水植,再综合观察一下,光是看这一个窍门,就能观察出不少有鱼出没的迹象,如果杠精问,什么都看不出来呢?那就是看这个窍门可能不管用了呗。
窍门二、会听;这个技巧其实比看还要简单,只要听力没有问题的,静下心来,仔细的聆听周围的动静,比如鱼拍击水的水花声、鱼啃食水草的进食声,鱼游过水草的动静声,这些都是静下心能仔细听到的,如果实在听不到,那么咱们还有第三招。
窍门三、会闻,其实这个和看和结合着来,效果会更好,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我们观察水域的近岸浅水,有没有小鱼出没,如果有,再闻闻水域周围的空气,会闻到若有若无的鱼腥味,鱼腥味越浓,小杂鱼在岸边越多,就说明水域附近的鱼群越多。
窍门四、会问,大多数钓友的性格都比较内敛,但是又比较热情的,只要开口问,态度好点,很少有钓友会爱理不理;到了陌生的水域,递根烟,打个招呼,咨询一二,既省时,又省事,特别热情的钓友甚至会给你分享他的饵料。
窍门五、会试,这个诀窍又如何操作呢?一要会试水温,操作方法很简单,把铅坠打到钓点,放上3~5秒,提竿,把铅坠放到手心,感觉到一般凉,手没有刺激感,那就说明水温大约在16~20度左右,如果手有冰凉的刺激感,那就是水温在15度以下;如果手里没什么感觉,那说明水温在22~26度左右,可能不精准,但是大致上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第二要试水底,可以不带钩的情况下,以钓点为圆心,半径60厘米~1米左右,前后左右多打几个方向就能判断出水底的地形地貌,比如是否高低不平,是否有淤泥底,乱石底等情况,如果水底一马平川,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钓点附近又没有水草,那藏鱼、留鱼的可能性也不是特别大,反之,水底凹凸不平,有淤泥底,如果挂上钩之后,试底的时候还能挂到一些枯枝、杂叶,那就说明水底地形复杂,如果附近还有水草丛生,那就有极大的可能藏鱼,结合看、闻、听,综合对照一下,水里有鱼没鱼,不说一目了然,至少七八成还是靠谱的。
最后再提一嘴,钓龄和经验没啥必然联系,有心的钓友,学着看着摸索着,不用多,1~2年钓龄也能成为经验很丰富的老钓友,光看、不练、不学、不摸索,别说1~2年,就算钓上20~30年鱼,那也是钓鱼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