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没有一个固定的尺寸,根据不同乘坐者情况标准都不一样,除了儿童轮椅和加宽型轮椅,一般常规的轮椅总宽度为65cm。轮椅的分类有:一般轮椅、特制轮椅、电动轮椅、轮椅、折叠式轮椅、躺式轮椅。
轮椅顾名思义是装有轮子的椅子,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在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移动工具。
轮椅一般是由大小车轮、手轮圈、轮胎、刹车、椅座、靠背、脚托及腿托等构成的。
肢体障碍者的辅助工具
(一)拐杖
拐杖是下肢行动障碍者的助行工具。腋拐、肘拐和手杖是常见的下肢行动障碍者辅助工具。肢体障碍者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使用习惯选择使用某种拐杖。
腋拐:顾名思义,支撑在腋下的拐杖。相对于肘拐,腋拐的支撑更加平稳,下肢负重更小,但需要的上半身力量更多。腋拐通常适用于重度下肢障碍者以及下肢骨折病人的愈合前期。
肘拐:利用肘部支撑的拐杖。相对于腋拐,肘拐通常轻便易携带,更易于在生活中使用。肘拐通常适用于障碍程度较轻的下肢障碍者、或者是佩戴下肢支具3的障碍者, 以及下肢骨折病人的愈合后期和恢复期。
手杖:手杖通常适合腿脚轻度不便的老年人、轻度下肢障碍者使用。
手杖
(二)轮椅
轮椅是长期或暂时代步的辅助工具,也是所有助行辅具中被广泛认识和使用的一种。轮椅使用者主要包括:肢体障碍者、平衡功能障碍者、重要器官损伤障碍者、发育迟缓者乃至植物人。
一般的轮椅宽度约 66 厘米,长度约 107 厘米,座椅高度约 38-45 厘米,扶手高度约 70-75 厘米,手推把高度约 90 厘米,脚踏板高度约 20 厘米,大腿部高度约 65-70 厘米。
需要使用轮椅的情况有:步行能力丧失、步行效率不佳或步行不安全;心肺功能衰竭、骨骼肌肉系统受损或不稳定;使用者意识不清但有坐姿或运送移动的需求。
轮椅按照不同的需求,分为不同类型和功能,如普通的可折叠轮椅、可躺式轮椅、下部带有马桶的座厕式轮椅、电动轮椅、助站式轮椅、运动轮椅等。
轮椅
(三)助力车
助力车是下肢障碍者自主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助力车) 是最为常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下肢障碍者助力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标准和规定由各地政府制定。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助力车)
老年代步车(电动助力车)
(四)假肢
假肢,也称“义肢”,是供截肢者使用以代偿缺损肢体部分功能的人造肢体。
按照身体部位划分,假肢可分为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按照功能划分,上肢假肢可以分为装饰性假肢,功能性假肢(如铁钩手,就属于功能性假肢),以及装饰性和功能性兼顾的假肢。
装饰性肩关节离断假肢,其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指关节可以被动旋转张合, 从而达到美容、辅助生活自理和平衡的作用。
假肢
目前,功能性假肢主要分为利用身体自身力源控制的机械上肢假肢、利用人体剩余肢肌电信号或其他肌肉的肌电信号控制的肌电上肢假肢以及机械加肌电的混合型上肢假肢。
仿生肌电假手是通过手臂肌肉操纵的仿生机械手,五根手指都可独立运作,并且可以通过思维和肌肉来控制,任意做出打字、拨号码、用钥匙开锁等复杂动作。
仿生肌电假手
下肢假肢主要分为一体化结构假脚以及组件式关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假脚。一体化结构主要针对的是膝下踝上离断的截肢者,假脚的胫部与脚直接连在一起。组件式关节假肢则是利用机械或者电子元件保证关节的活动性和稳定性。
另外还有一体化结构假脚、踝关节和膝关节的组件式假脚。
除了上述满足日常生活使用的义肢,还有一些其他特殊功用的义肢。如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结合仿生学设计的运动型假肢。辅助器具的科技进步能很大程度的改善障碍者的社会参与情况,现已出现 3D 打印辅助器具的产品,不久的将来,肢体障碍者会更多的获得辅具支持。
下肢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