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求职登记表上的人群分类,一般填写应届生、在职人员、社会人员等,如果是社保登记表上的人群分类,一般填写退休或者未退休,如果是人事档案表上的人群分类,一般填写干部或者实习生等。
人群分类的对象主要以公共部门中的工作人员或者职位进行分类,按照人群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资历条件及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划分。不同类型的表根据实用情况不同,填写的人群分类也不太一样。
一般情况下,在职人员里面又可以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服务人员以及勤杂人员等,如果是在网上填写,可以具体查看有哪些分类,按照自己符合的选择填写上去即可,如果是在线下填写,没有与自己相对应的类别,也可以填写其他。
【答疑解惑】普通化妆品备案答疑解惑之分类编码篇(下)
为规范和指导化妆品分类工作,国家药监局制定了《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规定化妆品分类编码应当按照产品功效宣称、作用部位、产品剂型、使用人群、使用方法的分类目录,依次选择对应序号进行,如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必须配合使用或者包装容器不可拆分的独立配方的化妆品,应按一个产品进行分类编码。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的相关要求,小编梳理了产品备案审查中发现的分类编码常见问题,希望通过共性问题的讲解,进一步提高化妆品备案资料质量。本期为大家解读的是作用部位、使用人群、使用方法等方面内容。
三、作用部位分类填写问题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附表2中规定了10种及新功效作用部位,可结合使用方法中使用部位进行判断,小编发现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检查中作用部位分类常见的问题包括:
(一)作用部位填写不完整,如产品使用方法为“涂抹于面部,眼周及唇部肌肤”,作用部位仅填写了05面部06眼部,而未填写07口唇;
(二)作用部位填写错误,如产品使用方法为“涂抹于脸部及颈部”,作用部位填写为05面部、09全身皮肤,而非05面部、03躯干部位;又如产品标签宣称“滋养头皮和毛发”,作用部位填写01头发,而非04头部。
四、使用人群分类填写问题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目录》附表3中规定了3种及新功效使用人群,特别注意婴幼儿及儿童使用人群中功效宣称的限定,其中婴幼儿(0-3周岁,含3周岁)功效宣称仅限于清洁、保湿、护发、防晒、舒缓、爽身,儿童(3-12周岁,含12周岁)功效宣称仅限于清洁、卸妆、保湿、美容修饰、芳香、护发、防晒、修护、舒缓、爽身,超出限定的功效则为新功效产品。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检查中常见的使用人群分类问题包括:
(一)宣称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适用的产品,使用人群填写为03普通人群,而未填写C新功效;
(二)婴幼儿产品标签中宣称修护肌肤,使用人群填写为01婴幼儿,而未填写C新功效。
五、使用方法分类填写问题
《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规定了使用方法分为淋洗和驻留,当使用方法同时包含淋洗和驻留的,应按照驻留类化妆品选择对应序号,《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对淋洗类化妆品及驻留类化妆品进行了释义。小编发现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检查中常见的使用方法分类问题包括使用方法填写错误,如一款洁面乳,使用方法为涂抹于面部,按摩后用清水冲洗,填写的使用方法为02驻留,而非01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