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包括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绝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物质,意思是指在人类的意识之外,能够独立存在而且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无限多样的形态,无穷无尽的变化发展,不过归根结底都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是物质的外在表现。
列宁曾经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出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摄影、复写、反映”
“12.4” 国家宪法日知多少!
港口区人民法院 2022-12-03 16:55 发表于广西
国家宪法日
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 2022年12月4日 —
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时间为每年的12月4日。
国家宪法日
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
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今年的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离国家宪法日只剩一天了!
关于宪法的知识你到底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因此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作为全国法治宣传日。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宪法包括哪几个部分?
我国现行宪法共有5个部分。分别是: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宪法设立的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普及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有助于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有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宪法文化,强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扩大中国宪法的国际影响。
宪法的作用
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设定的轨道上有序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是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如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其他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宪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获得了宪法的保护。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获得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继承权、物质帮助权、劳动保护权、社会救助权、教育权)。
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和其他基本义务。
从出生到上学
再从结婚到退休
看看宪法和你的缘分!
END
来源 |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