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陆地总面积1106.6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48.69平方公里。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相邻,南临珠海万山群岛。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均寿命全球第一,人类发展指数全球第四。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香港的著名景点有:维多利亚港、香港迪士尼乐园、香港海洋公园、太平山顶、金紫荆广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
经济发达,拥有700多万人口的香港,为何没有发生过缺电的情况
说到电力,我们现在的生活在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小到家庭电器大到高铁汽车,其用途十分的广泛,是最为清洁的二次能源。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总的电力需求就越大,就拿我国的长三角地区举个例子,高速的经济,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是电网巨大的负荷。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居民家中的各种制冷设备都在满负荷的运作,加上本来就十分稠密的人口,更加加剧了长三角地区的电力短缺,于是我国就有了“西电东送”这个伟大的工程来解决这个困境。
而位于我国南海边的国际化大城市-香港,貌似我们从未在新闻上看到说香港因为某某原因限电的情况。香港的面积不过1000多平方公里(比我国内地的一个县的面积还小),而人口却达到了700多万,各种商务区密集的分布,美丽的夜景等需要大量的电能去供应使用。但是寸土寸金的香港是如何去解决如此巨大的电力需求,而从未出现过缺电的情况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港的电力发展和构成。
香港用电的历史从1890年就开始了(从1842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始,到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再到1898年租出去的新界,香港地区慢慢沦为殖民地,而西方带来的电力工业从此在这生根发芽)。在上世纪的初期,为了满足香港的电力供应,1890年,香港本土的第一家电力公司-香港电灯公司成立,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在短短一年后的1901年香港第二家电力公司-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成立。经过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这两家公司掌握这香港地区电力供应的命脉。
从供应地区上来说,中华电力主要供电区是九龙和新界以及大屿山、长洲和一些小的岛屿,占到了香港总面积的9成以上,覆盖的人口范围达到了75%。而香港电灯公司的业务范围最主要的就是剩下的“香港岛”和“南丫岛”等南部岛屿。这两家公司的互补构成了香港电力供应的全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电力缺口急剧上升。香港的两个电力公司一方面在本地大力修建火力发电来获取电能外(上世纪在本土偏僻的海角建成了黑角电站,青山电站,南丫岛电站,竹篙湾电站等电站,这些电站目前还在香港电网中占据重要的角色,未来还将继续扩能),另一方面积极的向外部购买电能,在1979年3月中华电力通过一条66千伏的输电线路(粉岭到深圳)同广东电网联网(可以双向输送,在香港电力富裕的时候还可以向广东方向输电),进一步的降低了香港缺电的风险(后续和内地还通过海底电缆的形式互联,在恶劣的台风天气都能保证电力的平稳供应)。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还在其东北方向的深圳龙岗区海湾附近和内地合资修建了“大亚湾核电站”,并且大亚湾核电站的70%的电力都是输送到香港地区的(如果电力缺口还存在的话,香港还会从广州从化的蓄能电站临时的调配电能供应其使用)。目前香港的25%的电力都是由内地的电网供应,剩下的75%都是通过他们自己的电站来发电供给。
截止到2018年底,香港的本地的用电最高用电的需求量达到了9000兆瓦以上。但是通过内部生产和外部购买的方案,香港电网的装机容量一般都保持在电力最高负荷的1.4倍左右,所以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缺电带来的停电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