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最好不要放在手上玩。蜗牛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放在手上玩不利于卫生。蜗牛受到侵扰时,其头和足会缩回壳内,并分泌出粘液将壳口封住。当其外壳损害致残时,能分泌出一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蜗牛在爬行时留下的粘液能制约蜈蚣、蝎子。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昼伏夜出,害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较为敏感。
蜗牛喜欢钻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栖息、产卵、调节体内湿度和吸取部分养料,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
蜗牛杂食性和偏食性并存,喜潮湿怕水淹,主要以植物茎叶、花果及根为食,是农业害虫之一。
这种蜗牛带有可怕病菌,你的孩子却拿着它玩?
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喜欢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和小动物接触,也有不少家长,愿意把孩子和小动物一起玩的照片分享出来。不过,前段时间有两个朋友将孩子和小动物玩耍的照片分享出来之后,照片上的小动物却吓了我一跳,什么东西呢?蜗牛!
可能有人会觉得,蜗牛有什么可怕的?它行动迟缓,既不会咬人也没有毒,孩子们捏着它的壳,它会吓得缩进壳里,憨态可掬。不过,有没有家长让孩子和下面这种蜗牛玩过呢?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
这种蜗牛的个头可真不小,咱们平时见的蜗牛,可能只有一两厘米长,这个家伙的身长足足有七八厘米,有的甚至达到了二十厘米。我的朋友那天分享出来的照片上,他的孩子拿着的,就是这种蜗牛。这可把我吓得不轻,我赶紧联系他,让他快把那只蜗牛处理掉,然后带着孩子去洗手。
非洲大蜗牛
为什么我会如此紧张呢?原来,这种蜗牛和咱们平时见到的蜗牛有区别,它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动物,名字叫作“非洲大蜗牛”。顾名思义,它不是咱们中国的原产物,它的老家在非洲东部,但是到了今天,这个家伙的足迹已经遍布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
它的老家在非洲
为什么我要说这种蜗牛非常可怕,不让孩子接触呢?非洲大蜗牛是一些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病媒体,它会传播“鼠肺线虫”。“鼠肺线虫”这个名字听上去就让人不寒而栗,它会感染人类,有可能让人患上一种脑膜炎。与此同时,非洲大蜗牛还是传播不少疾病的元凶,比如结核病等等。
而且,非洲大蜗牛身上的寄生虫非常多,包括深奥猫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脊型管圆线虫、血吸虫等等。它们爬行过的蔬菜和水果都有可能残留病原,从而侵入人体,所以,非洲大蜗牛不能用手接触,更不能吃!
非洲大蜗牛
说起这种大个子蜗牛的习性,就更加让人毛骨悚然了。非洲大蜗牛最长可以达到二十厘米左右,它的食谱复杂,农作物、林木、花卉和蔬菜等等都是它的常规食物,有的时候,它饿了,还会吃纸张和同伴的尸体,甚至还能啃食和消化水泥!
雨季过后,非洲大蜗牛会大量繁殖,一只雌性的非洲大蜗牛每年可以产下1200枚卵。为了让后代的外壳发育成熟,蜗牛妈妈会大量进食石灰。
非洲大蜗牛的卵
非洲大蜗牛的寿命可以长达九年,一般是五到六年,这在腹足纲的动物中,寿命算是比较长的了。繁殖力强,适应性好,这让非洲大蜗牛在很多地区都能迅速繁衍。
除了可能给人传染疾病之外,实际上,非洲大蜗牛对于农业生产的破坏更加严重。在美国,非洲大蜗牛曾经给当地的农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印度,非洲大蜗牛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虫害。它不仅仅会让人得病,还会让植物得病,所以,它被称为”田园杀手“和”危害最大的蜗牛“。
危害不小的非洲大蜗牛
在我国,从2013年开始,陆续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全年平均气温较高的省份发现了非洲大蜗牛,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看到它的踪迹。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农药灭杀,在我国没有出现非洲大蜗牛爆发的情况,但是,在野外,时不时会有人发现它。家长们必须提高警惕,让孩子远离这种蜗牛。
咱们再来看一张图。
白玉蜗牛
是不是觉得它和非洲大蜗牛有点像呢?这种蜗牛叫作”白玉蜗牛“。其实,白玉蜗牛是非洲大蜗牛的一个亚种,它们之间有亲戚关系。不过,白玉蜗牛对人没有危害,既可以食用,还可以当作宠物来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