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月饼馅料里面会有果脯或者果仁,一般有猕猴桃干、蜜金桔、葡萄干、瓜子仁、松子仁、花生、核桃仁、腰果仁、糖桂花等。百果月饼主要是通过烘烤的方法制作而成的一种糕点食物。
制作百果月饼所需要的调料有猪油、糖粉、蜂蜜等。
百果月饼一般需要放置在低温、通风、干燥的环境储存。
百果月饼是一道传统的糕点,一般可分为苏式百果和广式百果。
花好月圆过中秋,传统月饼大比拼
又是一年中秋月,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习俗,月饼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
传统月饼主要分为三大类:京式月饼、苏式月饼、广式月饼,由于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喜好不同,各地月饼的做法、馅料也不太一样。
京式月饼北京人最爱吃的月饼,有自来红、自来白,它们是传统的京式月饼。馅料,老北京人最喜欢吃五仁馅儿的。
在北京的一家食品厂,技术部的谢道云师傅告诉我们,他们工厂每年会生产自来红、自来白、提浆三种月饼。
自来红
因为自来红的工艺特殊,所有工序都只能用手工完成。
熟面粉、桂花、绵白糖、冰糖、青红丝、西瓜子仁、核桃仁,再配上香油和转化糖浆,是调配自来红馅儿料的所有原料。将馅儿料揉成紧实的球,就可以了。
做饼皮要用中筋粉,用色拉油加上香油和面,加入适量的白糖,用开水调匀。和好的面团用保鲜膜包住,饧十多分钟。
25克的馅儿配上31克的皮。面剂子需要擀两次,卷成卷。面卷擀成饼皮,包上馅儿料。自来红就成型了。最后还要盖上圆圈章,扎两个小眼儿。
经过烤制后的自来红,白皮微微发红,上面的圆圈也变成了红色。
京式月饼还有一种叫翻毛月饼,这老北京翻毛月饼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在市面上始终见不到呢?经过多方打听,在北京丰台区的一间烘培教室里,我们终于见到了翻毛月饼的真面目。
翻毛月饼,其实是由苏式点心演变而来的一种京式月饼。馅儿料其实和自来红的差不多,但是饼皮的工艺比较复杂。
翻毛月饼
制作翻毛月饼的饼皮需要两大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用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做出油酥皮;第二个步骤是用低筋面粉加入酥油和猪油做成油酥。油酥皮搭配油酥,多次擀制,做成翻毛月饼的饼皮。最后包上五仁的馅儿料。
纯白色的翻毛月饼包好后,就可以放进烤箱烤制了。烤好的翻毛月饼,饼皮洁白酥脆,轻轻一碰,表皮就会一层层脱落。
苏式月饼除了京式月饼,苏式等月饼也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古菜谱收藏爱好者 许华东:
“在我收藏的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上,记载了一个叫刘方伯月饼的制作方式,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苏式月饼,书里面是这样说的,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我们江苏的苏式月饼,最早的名字不是苏州的苏,而是酥松的酥,后来在慢慢演变当中,把这个酥皮的酥变成了苏州的苏字。”
许华东认为,苏式月饼和其他月饼最大的不同,就是以酥为皮,和不用模具这两点,因为独特的制作工艺,造成了苏式月饼只能以纯手工制作,所以很难量产和标准化。
百果月饼
在江南地区,百果月饼是最传统的苏式月饼的种类之一。
金橘饼,红丝、绿丝、糖冬瓜、松子、葡萄干、南瓜子、核桃仁,这些食材就是百果月饼最传统的配方,把这些果仁按照比例放入盆里,加上白糖、香油、白酒,再加上猪油,充分搅拌均匀,用手团成球状,百果的馅就制作完成了。
和油面,使用的是低筋面粉、猪油和绵白糖,苏式月饼的饼皮要使用两种面,另外一种就是油酥面,这一步和面,只使用面粉和猪油。把油酥面揪成面剂子,包在第一步和好的油面里,擀成面片再团成卷状,最后擀成圆饼状。
下一步,用擀好的圆饼把馅料包在里面,在收口的地方用一张油纸贴住,用手敲成圆饼,苏式月饼就成型了。
做好的月饼烤制15分钟后,一锅热气腾腾的苏式月饼出炉了。
每一个月饼上面都盖有一个章,用来区分馅儿料。豆沙馅的苏式月饼上面,别出心裁的用一个八角盖章,也体现了月饼师傅们的独具匠心。
在无锡的阳山镇,可以找到无锡本地的农村月饼,当地人叫做麦饼。
在无锡当地有一句俗语:“八月半,糖馅麦饼镬里熯”。说的就是在中秋的时候,阳山的家家户户都有做麦饼的习惯。
麦饼
因为过去农村条件有限,所以麦饼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用的原材料也很简单。
在面粉里加适量的泡打粉,撒上芝麻,倒入菜籽油,再加一定比例的温水,和成光滑的面团。
麦饼常见的馅儿料有两种,一种是以猪油为主,将猪油、白糖、香葱,按比例搅拌成馅儿。另一种,将炒熟的芝麻打碎,按比例加入白糖搅拌。
把和好的面擀开,包上两种馅料,再擀成圆饼,在柴火烧的大锅里两面烙熟,香喷喷的麦饼出锅了。
麦饼主打老式做法,儿时味道,另外一种清水玫瑰苏式月饼月饼却因为馅料的新颖,而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清水玫瑰苏式月饼
苏式月饼的每一步制作,都是一代一代手把手传授下来的,经过制酥、包酥、包馅、成型、盖章、烘烤等步骤,清水玫瑰传统苏式月饼就做好了。
苏式月饼,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
广式月饼和苏式月饼一样,广式月饼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说到广式月饼,就不得不提有着“月饼之乡”美称的广东省吴川市。据说从南宋时,吴川人就开始制作月饼了,至今已经有800年的历史了。
广东吴川的月饼以大闻名,常常重达数斤,这种比人脸还大的月饼在这里算是小号的月饼,大的月饼就几乎如同车轮了。这些大饼作为团圆的象征,在两广一带十分流行。
五仁金腿月饼
吴川的五仁金腿大月饼,顾名思义,除了里面的五仁外,最让人垂涎的自然是里面的金腿了。金腿就是金华火腿,色泽鲜艳,切开后红白分明,咸香扑鼻,鲜美无比。但是吴川的金腿月饼里还必须要加入本地猪的后腿肉才可以。
梁伟兴,是传统吴川五仁金腿月饼第三代传承人。仅从作为原料之一的“晾肉”和“糖肉”的工序上,就能一窥这种广式月饼工艺的精妙与复杂。
吴川月饼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梁伟兴:
“要太阳晒,两天就干了,最后加点辣油,跟火腿一起煲几个钟头,然后用棰把它打成丝,一丝丝撕开,再放到月饼里面。”
现在最畅销的五仁金腿月饼,制作起来还是需要靠手工制作。揉面的步骤非常关键,用油、糖水和成的面团,每一块都需要非常有经验的揉面师傅,推揉5分钟。
五仁馅料的制作很像在打太极,果仁、油、金腿丝,在一群人的手里,左右上下翻动,热火朝天,这架势比搅拌机要均匀。
吴川大月饼之所以皮薄馅大,就是因为只有手工才能把大大的馅料用薄薄的面皮包裹住。
作为吴川月饼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梁伟兴已经将刷油之后的烘烤和密封包装,改进成了自动化流水线,脱好模具的月饼,自动进入长达33米的烤炉中,经过15分钟烘烤后,一个个金黄可人,香气扑鼻的大月饼就烤好了。
蛋黄莲蓉月饼
广式月饼中的蛋黄莲蓉月饼,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厨师 高飞:
“我们选用的是海鸭蛋,一切开,蛋黄是流油的,起沙的,才是最好的。”
高飞说,他们选用的是生长在红树林里的海鸭蛋,因为红树林里的小鱼、小虾比较丰富,这里生活的海鸭自然营养丰富,鸭蛋的质量就会略高一成。
有了上等的海鸭蛋,腌制海鸭蛋就成了最关键的工作。将粗盐和细盐按照1:1的比例调配在一起,然后加入稻草灰,稻草灰有天然的碱性,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腌制方法。
厨师 高飞:
“在26摄氏度以下的地方,存放大概45天到50天,这个时间段是让咸鸭蛋流油、起沙的最关键时间点。”
腌制过的咸鸭蛋,蛋清像水一样,蛋黄硬硬的,不仅颜色漂亮,光泽度也很好。
猪笼饼
猪笼饼是广东人在中秋节时,送给长者或小朋友的传统食品,因为做成小猪的形状而得名。
做成小猪形状的月饼,装进竹篾编的小笼子中,中秋节时用红线挂在孩子们的胸前、脖子上或小竹竿上,这就是旧时吴川中秋节的应节食品。
如今,代代传承的猪笼饼又被赋予了新的寓意。
月饼经销商 吴壁言:
“现在我们过中秋的时候,都要买三个猪笼饼回家,三,是广东人说的风生水起的意思。这个猪尾巴后面,有一块树叶,代表事业兴旺,风生水起。”
播出通知
9月30日19:28央视财经频道CCTV2《消费主张》播出《花好月圆过中秋 传统月饼大比拼》,次日16:29重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