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长属于什么级别的干部?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乡长属于正科级干部。根据公务员法等规定,公务员领导职务有:国家级、省部级、厅司级、县处级、乡科级,每级又有正副之分;乡长属于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公务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 基层政权组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首长。由乡、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民族乡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的公民担任。每届任期前后不同,1950年规定为1年,1954年规定为2年,1958年成立 农村人民公社后,废此职。1982年恢复设立,每届任期3年。
主要职责:主持乡、民族乡人民政府的工作;在本乡、民族乡范围内,行使法律规定的职权;代表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向乡、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乡长有哪些职责?
1、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2、严格贯彻执行上级行政法规、命令、指示和决策等。认真落实本级党委的决议和决定。
3、关心和团结全乡广大干部职工,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群众,坚持经济建设,加速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4、定期和不定期的听取各单位的工作汇报,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5、主持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处理日常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自觉接受乡人大主席团和 人民代表的监督,采纳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重大事项须经党委班子决定后才执行。
6、外出公差和学习半个月以上,指定一名副乡长主持政府日常行政事务。
7、模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己,公正廉洁,起好表率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公务员机关:“一把手”和“二把手”的5大差距,你都懂吗
在公务员机关,“一把手”和“二把手”有5大差距,你是否都清楚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1.级别
“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差别,首先体现在级别上。一般情况下,“一把手”和“二把手”的行政级别都有差距。比如,在厅局级单位,“一把手”的级别是正厅级,而“二把手”只是副厅级。在县处级单位,县长作为“一把手”,行政级别是副处级,而副县长通常只是“副处级”。
当然,在一种情况下,会出现“一把手”和“二把手”级别相当的情况。比如,在乡镇党委班子中,党委书记作为“一把手”,级别是正科级。担任党委副书记的乡长,级别也是正科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虽然乡长是乡镇党委班子中的“二把手”,同时又是乡镇政府班子中的“一把手”。而且,虽然乡长和党委书记平级,但是,从乡长转任乡镇党委书记,通常会被认为是“提拔”。
2.收入
通常情况下,“一把手”的收入比“二把手”更高。为什么呢?原因刚刚我们已经说过了,“一把手”的行政级别,通常比“二把手”高。在中国,行政级别差一级,工资少则相差几百块,多则相差上千块。当然,“一把手”收入更高,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把手”的收入比“二把手”更低,在“二把手”面前,就没有什么优越感了。
3.专车待遇
全国各地的公务员队伍都普遍实行了公车改革,公务员人人都可以领取公车补贴。但是,作为“一把手”,他们可以选择不领取公车补贴,保持作为领导干部原有的专车待遇。专车待遇,对于“一把手”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单位会专门保证一辆车给“一把手”上下班使用,还会配专职驾驶员,驾驶员的工资福利和车辆加油保养等的全部费用,全部由财政支付。这种待遇,通常只有“一把手”有资格享受,“二把手”是没有资格的。
4.人事权
对于公务员机关而言,最重要的权力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觉得是人事权。而在任何公务员机关中,人事权都是掌握在“一把手”手中的。可以说,谁掌握了人事权,谁就是“一把手”。一个单位要不要提拔干部、调整干部,这种权力,通常是掌握在“一把手”手上的。相比之下,“二把手”虽然仅仅是“一人之下”,但是,在人事权方面,还得听“一把手”的。
5.决策
对于“一把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决策权。公务员机关开会议事,“一把手”通常最后发言,为什么?因为“一把手”才“说了算”。这种“说了算”的权力,也是很多人渴望成为“一把手”的真正原因。“一把手”说了算,“二把手”呢?有可能仅仅是“算说了”或“说了算了”。因此,“二把手”的成就感,当然不如“一把手”。 #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