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喝一口水大约为30—35毫升,在口渴的时候喝一大口可以达到50毫升或以上。每个人喝一口水的量不是一定的,但是还是要注意喝水的时候切忌太快太急,否则会导致呛水打嗝。
人体每天要消耗约2500毫升水分,从食物和其他地方摄入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所以还要再摄入1500毫升。
保证充足的水摄入量,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顺畅。
不要一次性摄入水量过多,因为过度饮水不仅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甚至还可能会引起水中毒。
心衰患者不要大量喝水
深圳大学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李海鹰
不少心衰患者经常觉得口渴,以为是自己体内缺水了,于是大量喝水,结果导致病情加重。这种口渴就是心衰带来的一种假象。
假设我们把心脏比作一台发动机,其体内容量就像是发动机拉的货,发动机功率低了,货物拉不动,就意味着体内容量过多,容易形成心衰。口渴作为一种个人感受,很难精准反映体内容量的状态,可能产生误导。此时如果喝水,令货物更多,造成发动机功率的降低,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如此,心脏这台发动机需要给身体各器官提供能量,一旦患上心衰,肺、肾、肝、消化道都会受损。
心衰患者液体管理的核心在于控制摄水量。正所谓“三分靠药物,七分靠管理”,管住自己的嘴就等于救了自己的命。慢性心衰患者可将液体摄入量控制在每天1500~2000毫升;急性心衰发作应更严格,尤其是肺淤血、体循环淤血明显者,无明显低血容量因素,宜将每天摄入液体量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要强调的是,总液体量≠饮水量,总液体量应包括所有经口进入的食物水分、饮用水以及静脉输液量,累计24小时。例如,水果、蔬菜等折算成重量的90%,粮食、鱼肉等折算成重量的80%,干果折算成重量的70%。病人喝水时,需少量分次,如每小时饮一口水(成人一口水大约30~50毫升),既可以保证饮水量,又能减轻心脏负担。一定要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进水,如一次性吃半个西瓜、大量饮用茶水等。患者日常可以使用量杯、电子秤等工具量化液体摄入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口渴感也会减轻。
再给大家推荐几个避免口渴的技巧:增加饮水频率,但每次均少量饮用;如果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饮水中增加柠檬、话梅等生津止渴的食物;尽量用鼻腔呼吸,避免张口呼吸;控制好血糖,避免高血糖引起口渴;低盐饮食,避免摄入含盐量过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