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属于哪个国家

人气:361 ℃/2023-07-06 02:24:32

国泰航空属于英国。国泰航空有限公司是太古集团成员,寰宇一家创始成员之一,以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其枢纽,旗下的子公司包括港龙航空及华民航空。国泰航空是香港第一所提供民航服务的航空公司。

国泰航空总部位于香港赤鱲角的国泰城,于1998年7月落成启用。国泰城占地3.3公顷,楼面面积超过121000平方米,是亚洲其中一个最大的企业总部。

国泰城设有楼高10层的办公室大厦、飞行培训中心及训练设施,包括模拟机舱及仿真飞行系统等,还设有楼高23层的酒店及饮食设施等,并建有一座仓库大楼。

国泰航空由1960年代起在其喷射机上使用白色、深绿色间条涂装,标志方面仅垂直尾翼上有“CATHAY”字样,机头贴有太古集团标志。

国泰航空属于哪个国家控制

起底英资控股的国泰航空,到底是怎样的一家航空公司?

5月21日国泰航空CX987上发生了歧视非英语旅客的恶性事件,被香港特首痛批破坏香港一向的尊重、有礼的文化和价值观,然而国泰航空工会在声明中却拐弯抹角说偷偷录音举报可耻。

这并不是偶发事件,此事一出网民都纷纷跟帖说出自身被国泰航空歧视的经历,大致歧视链是贴心服务英语旅客、无感粤语旅客、忽视普通话旅客。

甚至有自称国泰前空姐的网友指出国泰航空历来歧视内地乘客。

但国泰航空让人厌恶的不止语言歧视,2019年更有机长被控暴动罪、空服工会组织在香港机场“示威”、机长广播支持“游行”等黑历史。国泰航空为何一再纵容员工的错误价值观,它的背后是什么资本在支持着这扭曲的企业文化?

1、立业初衷:从中国飞跃太平洋去到美国

1945年,二战结束,大量援华抗日的外国友人选择留华继续从事中外贸易生意,美国人法瑞尔和澳洲人迪根创办了澳华公司,以上海为基地做起航空生意。

生意稍有起色的澳华公司遭到保护主义的打压,两人决定把公司从上海搬到香港,由于不想使用香港航空之类小区域性的名字,两人决定把公司命名为Cathay Pacific airways。

Cathay即契丹

Cathay,意为契丹,是中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古称,Pacific则是他们希望这家航空公司有天可以飞跃太平洋到达彼岸的美国,公司名字直译是中国太平洋航空,后定名为国泰航空,可见其是一间有理想抱负的公司。

外国把契丹当中国,是因为中国辽朝

2、英资入局,掌控国泰航空至今,太古集团是国泰航空大股东,中国航空是二股东

1948年,香港最主要的英资商行太古洋行收购了国泰航空45%的股份,自此以后一直都是国泰航空的最大股东。

有了英国财团的控股,国泰航空在香港发展如鱼得水,1949年港英政府将香港以南的所有航线都交给国泰航空经营,1958年国泰航空收购怡和洋行控股的香港航空,香港航空业出现了国泰航空一家独大的局面。

随着香港经济起飞,国泰航空业吃尽红利,一跃成为全球主要的航空服务企业。上世纪80年代,随着香港本土华资势力的崛起,国泰航空再次迎来了本土挑战者——包玉刚、霍英东等本土商人及华润、招商局等共同创立港龙航空。

然而,国泰航空的控股方太古集团主席彭励治(John Bremridge)出任港英政府财政司司长,推出了“一航线一公司”的政策,将所有利润高的航线都交给了国泰航空,这令其他航空公司难以生存。1990年港龙航空连年亏损被迫重组,国泰航空趁机入局,成为港龙航空的二股东,香港航空市场再次被国泰航空垄断。

彭励治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布,国泰航空为了获得中方支持,同意中国国际信托收购国泰航空12.5%的股份,国泰航空成为中外合资、英资控股的公司

后来,为了完全控股港龙航空,国泰与国航互换股份,国航以30%的占股成为国泰航空的二股东,国泰航空以16%的占股成为中国航空的二股东。

3、未能延续过往的辉煌,国泰多番激怒市场

在腾飞时期,国泰航空凭借着出色的头等舱服务,成为了市场上广受好评的贵价公司。进入新世纪,国泰航空机型老化,服务跟不上中东的航空公司,然而票价却仍然同比居高不下,尽管在香港受尽地方保护,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开始走弱。

2015年国泰航空错估油价走势,导致公司在2016年迎来巨额亏损,2016年国泰航空亏损5.14亿元,同比下滑109%,然而2016年却是航空市场整体发展颇为不错的一年,全球客运需求增长了6.3%。

为此国泰航空不得不大刀阔斧开展自救,开源节流双管齐下,2018年国泰航空再次实现盈利。

不作就不会死,但国泰航空偏要作。

2019年香港民间不断出现暴力事件,英资控股的国泰航空没能秉持中立的态度,一再纵容员工出去闹事,最后导致香港机场因罢工无法正常运作,多名机长被控暴动罪,外界都非常担心国泰航空员工情绪激动无法提供安全的飞行服务。

身穿国泰航空工服的女子和机场黑衣人笑谈

2020年疫情爆发,与国内航司拥有腹地市场不同,各国的入境禁令让国泰航空陷入了绝境,当年国泰航空巨亏216亿。

然而,年末又爆出国泰航空在2018年泄露940万旅客资料,被英国重罚50万英镑。

国泰航空陷入了最困难的境地,但西方关注的却是国航是否会增持国泰航空股份,英资是否会丧失对国泰航空的控制。

最后,香港特区政府出手,连同原有三大股东向国泰提供390亿港元资金,香港政府成为国泰第四大股东,太古集团以42%占股仍然是控股股东。

随后国泰航空进行业务瘦身,大量裁员。2022年下半年,国际出行回暖,国泰止亏。2023年新冠进入“乙类乙管”,民航业加速复苏,香港特区政府免费送出50万张机票吸引上百万游客访港。

正当一切转好的时候,国泰又再次出事。5月21日国泰空服用英语嘲笑不懂英语的旅客不配获得毛毯,事情一经爆出,国泰股价持续下跌,不少旅客表示歧视可耻,不会再乘坐国泰航空。

4、为什么国泰对内地旅客如此不友好?它背后是什么资本?

从收入构成来看,中国(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是国泰航空的重要客源,2022年收入占比达到67.5%,显然中国人才是国泰航空主要的服务对象,为何国泰航空对中国人却如此不友好?为什么每次出事都会道歉,为什么又屡犯不改?

我想这问题可能出自控股公司——一家处处要求香港政府保护本土航司,自己的总部却设在英国伦敦的太古集团。

太古集团前身是太古洋行,1816年在英国利物浦成立,1861年开展对华贸易业务,是近代中国影响力仅次于怡和洋行的商贸机构。背后控制太古集团的英国施怀雅家族已经富过了六代人,是个妥妥的隐形豪门,控制着国泰航空、太古地产、太古可口可乐等企业。

也许从太古来看,因为是英资企业,出于文化、民族、国家等方面的原因,行为举动、价值取向、利益选择偏向英方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不能忽略的是国泰航空是一家运营基地在中国香港的企业,而不是一间纯粹的英资企业

回顾国泰航空的多次风波,公司总会第一时间出来道歉,看似立场十分正确,但是对员工影响深远的工会却依旧能偏袒立场不变,多次与公司立场唱反调,阴阳怪气表达对港府的不支持,工会能如此硬气,我想这是离不开背后资本的支持。

如果国泰航空还是无法彻底整改企业文化,你还会选择国泰航空吗?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