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的四要

人气:487 ℃/2023-07-12 22:51:11

一要拒绝诱惑、远离诈骗,对陌生电话或短信应不予理睬。二要当面咨询、沉着应对。电信诈骗是一种虚拟引诱,可到银行、公安机关当面咨询。三涉卡转账、要立即停止。陌生人需要银行卡号、密码时,应当猛然醒悟,停止操作。四要相互提示、共同预防。

电信诈骗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比如冒充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贷款等形式进行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的四要是指

警方提醒:“四要四不六一律”和“十二个凡是”要牢记!

都有哪些诈骗手段?

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是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电话、网络进行犯罪,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组织呈职业化、团体化发展,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绝。

特别是随着金融资金结算方式多样化、快捷化,诈骗对象选择呈精准化发展,群众防骗知识缺乏,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在高位运转。

警方提醒:

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务必谨记以下“四要四不六一律”:

“四要”是指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确认;

手机和电脑要安装安全软件;

QQ、微信要开启设备锁及账号保护,提高账户安全等级;

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四不”是指不要连接陌生WIFI;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

不要将支付密码与账号登录密码设为同一个;

不要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等“四大件”个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机里。

“六一律”是指接到陌生人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的,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中奖了”的,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电话转接某某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一律挂掉;

只要谈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凡是让点击链接的、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一律删掉;

微信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如果是熟人、朋友发来的,必须先电话核实。

识别电信网络诈骗

牢记“十二个凡是”

一、凡是“公检法”部门在电话中要求您配合调查并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二、凡是领导、亲属通过QQ、微信、短信要求您汇款或付款的,未经您电话核实的,一律不要轻信。

三、凡是在网络(QQ、微信)或短信上向您发送网址链接或付款二维码的,一律是诈骗。

四、凡是不认识的人需要您提供短信验证码的,一律是诈骗。

五、凡是网上兼职刷信誉赚取报酬的,一律是诈骗。

六、凡是引诱您在网上购买各类彩票的,一律是诈骗。

七、凡是引诱老人体验并购买保健品或收藏品的,一律是诈骗。

八、凡是“淘宝客服”“京东客服”“航空公司客服”等电话或短信告知您订单异常的,一律是诈骗。

九、凡是非正规银行发售的高息(超10%)理财产品,网络推销、手机下载APP购买的理财产品,一律是诈骗。

十、凡是陌生电话要求您猜测对方身份的,一律是诈骗。

十一、凡是陌生电话或短信告知您中奖、退税等,一律是诈骗。

十二、凡是电话或短信告知您,您家人被绑架或出车祸的,不要求您现场核实而汇款的,一律是诈骗。

公安机关还提醒

遭遇通讯网络诈骗时,应及时向就近派出所警察提供诈骗犯罪分子的电话号码、银行卡账号、QQ号、微信号等,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和紧急止付等工作。

发生手机被盗时,及时通知家人朋友防止受骗、及时挂失补电话卡、及时解除支付宝微信绑定、及时通知银行冻结账户。

9大类型

来源:防骗每日电讯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