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是国家2级重点保护动物。石蛙标准名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木槐(川南)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该蛙分布区甚宽,其栖息地质量下降和捕捉过度,其种群数量减少。
石蛙成蛙生活于海拔600~1500m 近山溪的岩边,白昼多隐藏于石缝或石洞中,晚间蹲在岩石上或石块间,见电光后一般无逃逸现象,福建武夷山庙湾山溪较多。
根据现有资料,估计该蛙的繁殖季节在5~9月,白天蝌蚪隐藏在水内落叶下或石缝间,少数个体偶尔浮游在石块上,受惊扰立即逃往石下隐蔽,晚间游在溪底石上。
石蛙食性广,食量大,捕食对象有鞘翅目、直翅目以及其他昆虫,还捕食马陆、溪蟹、蜈蚣、小蛙等,能吞食体重9.2g的蟹以及体长为50mm左右的大黑甲。
大山小溪里稀有的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就是石蛙
石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卵、木槐(川南)等,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西部的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香港等地。
⽣活环境:⽯蛙常栖息于阴⼭清澈⽔坑旁或有⽯洞的瀑布附近,喜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源、阴凉的⼭岩⽯壁下⽳居,平时蛙常伏于⽯⽳洞⼝或将头露出⽔⾯进⾏呼吸觅⾷,若遇惊扰则迅速潜⼊⽯⽳中或⽯岩、⽯壁下或⽔中,有群居和夜间觅⾷的习性,夜间是活动的盛期,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拖对等⾏为。
⽯蛙喜⾷活动的动物,不⾷死的或不动的⾷物,在⾃然状态下,喜⾷蚯蚓、蛆⾍、蚱蜢、蚁类、泥鳅、河蟹、蝼蛄等活饵。
野生石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mdash;mdash;易危。若发现非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石蛙等野生动物的行为,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实现人工养殖,人工养殖的第三代石蛙是可以供大家食用的,石蛙不但味美鲜香肉还特别嫩滑,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在古代是皇宫的贡品,素有山珍的美名。
如果你家乡也有野生石蛙请记住,那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哦!爱护动物人人有责,让动物和我们人类和谐共处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喜欢文章的朋友点点关注,点点赞,我会不定期更新农村的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