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发展过程

人气:302 ℃/2023-07-21 04:02:18

元宵节最开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据资料与民俗传说中的说法,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唐朝时佛教大兴,于是元宵就有了燃灯的习俗。

元宵节的发展变化

元宵在早期形成的时候,一般只叫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代以后叫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叫做元宵。

元宵节的长短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的,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清朝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元宵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民间灯火璀璨,现代的元宵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元宵节的发展意义

元宵节的文化传承意义

元宵节之所以得以传承,是因为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团圆,和谐,追求自由,这些都是我们所向往,也是我们的美好期盼,每一个节日之所以可以得到传承就是里面包含了人民的祈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元宵节文化内涵丰厚,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当下民俗节日的世界之争愈演愈烈,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好好传承下去,才不会面临断层的危机。我们新一代人肩上背负的历史使命责任感是促使传统节日得以传承与发扬的动力。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非物质的文化精神。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