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德是什么

人气:431 ℃/2023-07-23 01:58:31

个人品德,即个人的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品德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

个人品德既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也是个体作为主体对社会道德的认识、选择以及实践的结果。

品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第二身份证,虽然生活中以貌取人的还是有的,但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才是他真正的形象。

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其道德行为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

个人品德是什么和什么作用发挥的推动力量

大一思修 part3 | 期末考试

十六、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十七、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1.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十八、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十九、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3.个人品德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掌握道德素养的正确方法。

1.学思并重。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

2.省察克治。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对它们进行遏制和克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在自己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查反省,找出那些坏毛病、坏思想、坏念头并加以纠正。

3.慎独自律。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

4.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5.积善成德。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良好的品德。

二十、法律的含义(本质)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综上所述,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十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

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负责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工作。

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中央军委有权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法律遵守。

二十二、我国宪法的地位。

1.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3.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二十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十四、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

宪法相关法

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缔结条约程序,发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反分裂国家法》和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制定了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以及民族、宗教、信访、出版、社团登记方面的行政法规,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它通过规范国家刑罚权,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

我国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罚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